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GDP增長與改革“摩擦”考量平衡藝術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31 00:32:47

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首度“破七”,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在保增長與改革之間存在“摩擦”,若改革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因此,保持經濟穩(wěn)定是改革前提。那么,該如何尋求這個平衡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首度“破七”,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中央明確“十三五”期間堅持深化改革,并以經濟改革為重點。

在保增長與改革之間存在“摩擦”。若改革出現問題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因此,保持經濟穩(wěn)定是改革前提。

那么,該如何尋求這個平衡點?為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huán)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

從政府調控到全面改革

NBD:您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李佐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包含兩個基本方面:一方面是生產要素投入,如勞動、資本、土地等資源投入;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由制度變革、結構優(yōu)化以及要素升級“三大發(fā)動機”決定。

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幾乎囊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產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yè)改革、財稅制度改革、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生態(tài)制度改革等。可以說,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相當于從“政府調控側”轉向“全面改革側”。

NBD:供給側改革有何重要意義?

李佐軍:強調供給側改革的意義就是尋找經濟發(fā)展新動力,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以及出口)中,需求邊的動力逐漸減小,所以需要在供給側尋找發(fā)展動力。

供給側改革的實質,就是要形成新主體,即要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正確發(fā)揮政府的作用;培育新動力,即通過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長動力,通過全面創(chuàng)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實現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展新產業(yè),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順應經濟規(guī)律、市場規(guī)律,避免資源浪費,及時化解經濟泡沫,另一方面要大力發(fā)展新產業(yè)、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等。

改革短期或影響經濟增長

NBD:目前,經濟發(fā)展處于減速換擋期,在此背景下推進的供給側改革會影響GDP增速嗎?

李佐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穩(wěn)增長之間既有統(tǒng)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培育經濟發(fā)展新動力,強調中長期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短期不一定有非常明顯的效果。但從中長期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穩(wěn)增長是一致的。

GDP的短期增長不可能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有些改革還會對短期增長造成沖擊。相比之下,GDP增長短期靠投資、需求拉動比較明顯。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需求管理政策可以撫平經濟周期波動,防止經濟過快下滑。

但如果過于強調需求管理,為了穩(wěn)增長而穩(wěn)增長,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和后遺癥,因此需要在改革和宏觀經濟穩(wěn)定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NBD:您認為在經濟下行和改革需求交織之下,如何才能找到經濟發(fā)展與改革的平衡點?

李佐軍:改革主要是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經濟穩(wěn)定主要是通過需求管理,其實改革和宏觀經濟穩(wěn)定之間的平衡就是平衡供給側與需求管理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要通過需求管理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另一方面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長期的、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動力,二者要達到某種平衡,這種平衡更像是一門藝術,要根據不同狀況有所調整,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差。

要強調的是,很多人認為,強調供給側的改革意味著不要需求側管理,意味著對過去經濟政策進行根本性的重大調整,這類觀點有失偏頗。從經濟學基本原理看,供過于求會導致產能過剩,供不應求會導致市場短缺,供求均衡才是較理想的狀態(tài)。

國務院明確強調,要釋放新消費,創(chuàng)造新供給,從而形成新動力?,F在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味著要更多強調市場的作用,但并非不要政府作用,意味著要把眼光放長遠,要深化改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學會掌握平衡,不能過度倚重供給側而忽視需求側,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改革需“啃硬骨頭”

NBD:對于當前推進的以供給側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宏觀經濟層面的改革,您有怎樣的預期和建議?

李佐軍:當前來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解決好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解決人口和勞動力問題,優(yōu)化人口結構,以及勞動力就業(yè)率、素質和積極性提高的問題;二是要提高資金投入效率,優(yōu)化投資結構,避免資金錯誤配置;三是要對土地和資源進行優(yōu)化配置,提高土地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四是要激發(fā)企業(yè)家的精神,調動企業(yè)的積極性;五是要優(yōu)化政府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進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轉變。

促進經濟發(fā)展有四組基本動力:需求邊動力(投資、消費、出口)、要素投入動力(勞動力、資本等)、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動力(制度變革、結構優(yōu)化、要素升級)以及中國特色動力(以增長為導向的價格制度、土地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等)。其中的制度變革就是改革。

我對改革的預期,就是按照“十三五”規(guī)劃,到2020年在一些重要的改革領域和環(huán)節(jié)取得決定性成果,基本使各項制度更加成熟,國家治理體制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建議加快改革步伐,優(yōu)化改革方式,調動各個主體改革積極性,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改革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NBD:在“十三五”或更長一段時期內,您認為還需要推進哪些關鍵領域的改革?

李佐軍:當前來看,中國經濟面臨著一些兩難選擇,主要表現在:穩(wěn)增長與調結構、調結構與控風險、控制風險與釋放風險、穩(wěn)增長與保環(huán)境、擴大出口與留住資金、靠政府還是靠市場、短期刺激與長期驅動等方面。

改革是為了消除發(fā)展障礙,理順各個主體的責權利關系,目前需要推進的改革主要有五個方面:國有企業(yè)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以及司法制度改革。當然,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很關鍵,現在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綜合來看,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現在需要有更大的勇氣、魄力和智慧來“啃硬骨頭”。要對過去的改革進行認真總結和梳理,對未來改革的環(huán)境進行深入分析,對改革釋放新紅利的路徑進行準確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改革道路上走得更穩(wěn)。

精彩觀點

現在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味著要更多強調市場的作用,并非不要政府作用,意味著要把眼光放長遠,要深化改革。

如果過于強調需求管理,為了穩(wěn)增長而穩(wěn)增長,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和后遺癥,因此需要在改革和宏觀經濟穩(wěn)定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不能過度倚重供給側而忽視需求側,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GDP增長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