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6 01:17:21
正在搶奪豪車市場份額的二線品牌,仍希望通過個性化的品牌打造,加速擴張銷量。以英菲尼迪為例,一季度中國市場銷量為7898輛,同比增長28.3%,市場占有率由2013年上半年的0.5%上升到今年3月的2.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fā)自北京
一季度中國汽車市場增速逐步放緩,其中豪華車市場的表現(xiàn)更為明顯。
作為豪華車市場領軍者的奧迪品牌,3月中國市場銷量4.84萬輛,同比微增1.5%。而寶馬集團(含MINI品牌)3月在中國市場銷量增長8.1%,為一季度的銷量增幅最高點。“銷量增長放緩的同時,經銷商壓力正在積聚。”一位德系豪華車品牌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2月開始庫存增加,3月已達庫存峰值。
正在搶奪豪車市場份額的二線品牌,仍希望通過個性化的品牌打造,加速擴張銷量。以英菲尼迪為例,一季度中國市場銷量為7898輛,同比增長28.3%,市場占有率由2013年上半年的0.5%上升到今年3月的2.2%。
分析認為,豪華車市場今年銷量增幅有望繼續(xù)領跑中國汽車市場,但增幅回落成為必然。緊湊級和小排量車型是豪華車企業(yè)增加銷量的最關鍵因素。
德系格局現(xiàn)微妙變化
在德系豪華車陣營中,寶馬與奧迪的競爭較為膠著。今年一季度,奧迪在中國市場銷售13.3萬輛汽車;寶馬集團在中國銷售11.5萬輛汽車(含BMW和MINI品牌),與奧迪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奧迪A6L銷量共計3.87萬輛,同比下滑4.4%;同期寶馬5系Li銷售3.88萬輛,同比增長13.7%,以微小的優(yōu)勢超過了奧迪A6L,問鼎一季度C級車的銷量冠軍。
盡管在A6L這款主銷車型上被寶馬超越,但奧迪在一季度仍取得增長,重要拉動因素是奧迪A3在緊湊級豪華車市場的增長。數(shù)據(jù)顯示,A3兩廂車與三廂車一季度合計銷量為1.41萬輛,在奧迪中國市場整體銷量中占比超過10%。
而寶馬X1是拉動寶馬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一季度,X1銷量1.05萬輛,同比提升4.7%。奔馳新C級車拉動效應在今年一度體現(xiàn)明顯,數(shù)據(jù)顯示,奔馳C級車銷量達到1.82萬輛,與寶馬3系和奧迪A4L的銷量差距已明顯縮小。“此前,到店顧客是在奧迪和寶馬之間糾結,但現(xiàn)在奔馳C級車成了重要選擇。”一位奧迪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
分析認為,德系三強的競爭格局正在產生微妙變化。“壓力大增是必然,但由于奧迪產品線更為齊全,短期內的領先優(yōu)勢仍舊明顯。”
第二陣營競爭加劇
豪華車市場擴容給第二陣營車企帶來機會。由于市場尚未定型,變數(shù)大成為這一領域的關鍵特征。自2011年持續(xù)高速增長的捷豹路虎,可能首次出現(xiàn)季度銷量下滑的情況。盡管尚未公布3月銷量,今年前兩個月,捷豹路虎累計銷量16328輛,同比下滑12.3%。
同時,位列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五位的沃爾沃,受到XC90換代影響,一季度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0.6%,為1.74萬輛。但其國產車型S60L市場銷量大幅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S60L銷量5156輛,同比增長103.6%。
對于已開始國產的豪華車企業(yè),國產車型的市場表現(xiàn)尤為重要。2015年對于捷豹路虎而言,國產極光的表現(xiàn)存在較大變數(shù),也是影響捷豹路虎中國走勢的關鍵所在。英菲尼迪整合優(yōu)勢就十分明顯,國產車型的成功成為該品牌在中國快速擴張的關鍵因素。
東風英菲尼迪總經理戴雷博士表示,“得益于本土化戰(zhàn)略的持續(xù)深入、國產車型的上市、產品線的不斷豐富以及營銷活動的創(chuàng)新,英菲尼迪一季度銷量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
一位汽車市場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于此前兩年的導入,短期內豪華車市場格局基本成型,增加銷量、爭奪市場份額是今年重點。緊湊車型和小排量車型帶來的價格下探,是豪華車企業(yè)增加銷量的最關鍵因素。
上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隨著新晉品牌的進入,豪華車價格區(qū)間已下移,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各個細分市場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車型多通過小排量車型擴張予以應對。比如,今年二季度奧迪A6L將推出1.8T車型擴展用戶群。
在整體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豪華車市場利潤將進一步被擠壓,因此,今年廠商和經銷商的關系仍是豪華車市場最不確定的因素。“目前,全系虧損銷售已成經銷商常態(tài),廠商關系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一位德系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