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 00:45:48
隨著寶馬7系在中國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降溫,寶馬不得不對其全球產能做出調整。日前,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安格表示:“德國方面已經降低產能。”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wèi)琰 發(fā)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wèi)琰 發(fā)自北京
隨著寶馬7系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市場的降溫,寶馬不得不對其全球產能做出調整。日前,寶馬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安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德國方面已經降低產能。”
BMW7系和X5都是寶馬大型車的代表車型。據記者調查,今年以來,寶馬7系和X5在中國市場表現一直不樂觀。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市場,前7月7系市場份額下滑近3個百分點,X5下滑近1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增速已經從今年一季度的35.4%一路下滑至10月份的16.8%,增幅減半。
由于市場份額下滑,庫存高企,部分經銷商甚至不再進貨。“這很可能是寶馬總部對產能做出調整的根本原因。”一位寶馬在華經銷商表示。
有分析認為,寶馬集團的這一策略是一把雙刃劍,在緩解經銷商庫存壓力的同時,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將受到影響,其全球豪華車冠軍寶座可能受到挑戰(zhàn)。
安格表示:“未來寶馬在華將發(fā)力兩個細分市場——SUV和緊湊級豪華車市場。”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寶馬2系旅行版和新一代X6即凸顯了寶馬未來的發(fā)力點。
寶馬調低大型車產能/
安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面對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放緩的態(tài)勢,我們及時與經銷商進行了溝通,德國方面馬上對大型車做了減產,特別是像寶馬X5和寶馬7系這樣的車型,以避免對經銷商產生庫存壓力。”
這并不是寶馬首次針對7系的在華產銷情況進行調整。為了維持價格體系的穩(wěn)定,去年底寶馬本計劃調低7系在華銷量目標。但是面對奔馳新S級車的上市,寶馬7系為保住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維持寶馬品牌旗艦車型的市場地位,最終7系在華的目標被逆勢調高。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在今年開始放緩,同時在反壟斷調查和平行進口業(yè)務獲得政策支持的疊加影響下,豪華車市場出現了嚴重的持幣待購現象,經銷商庫存直線飆升。三季度,寶馬不得不再次對7系的目標進行調整,下調幅度達到了50%。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fā)布的最新數據,10月豪華車市場增速下滑至16.8%,達到了今年的最低點。今年一季度,豪華車市場的增速為35.4%,二季度收窄至20%,三季度進一步收窄至19%。
在安格看來,未來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這一態(tài)勢仍將延續(xù)。他認為:“2015年中國豪華車市場的增幅會略高于10%。同時,中國豪華車市場較低兩位數的溫和增長態(tài)勢會一直延續(xù)到2020年。”
“雖然終端表現滑坡,但是廠家的銷量目標不變,這導致寶馬X5和7系等車型的庫存達到歷史高點。我們店7系的庫存已經達到6個月。”一位寶馬經銷商告訴記者,7系這樣百萬元級別的高端車型,巨大的庫存擠占了大量資金,導致經銷商資金鏈異常緊張,因此部分經銷商已經停止進貨,放棄銷售目標。這恐怕是寶馬集團調低7系和X5產能的重要原因。
發(fā)力SUV和小型車保增長/
隨著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放緩,寶馬在華的整體表現也開始降溫。來自寶馬集團的數據,今年1~5月寶馬在華月均銷量增幅超過20%,6月增速下滑到16.6%,首次回落至20%以內;8月增幅僅為7.8%,首次回落到個位數,9月增速繼續(xù)回落至3.7%,達到今年的最低點。隨后,寶馬宣布其10月在華銷量增幅超過20%。
作為寶馬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市場銷量增幅的收窄很可能影響到寶馬集團的全球銷量,導致寶馬全球豪華車第一的位置受到挑戰(zhàn)。
今年7月,奧迪憑借中國市場的增長,實現了14.4萬輛的全球銷售業(yè)績,當月寶馬的銷量為13.94萬輛,這是今年以來寶馬第三個月落后于奧迪。
為了繼續(xù)保持在中國市場高增長的態(tài)勢,寶馬開始發(fā)力SUV和緊湊級豪華車兩個細分市場。
安格表示,目前在中國上述兩個車型具有更為突出的市場潛力。因此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寶馬集團發(fā)布了2系旅行版車型,這款車型將于明年正式在中國開售,同時新一代X6也正式亮相車展。
安格透露,未來寶馬還將推出X7,目前以進口方式銷售的X3未來也將國產。同時,一款小于寶馬3系的全新入門級車型和一款兼?zhèn)鋵嵱眯院婉{駛性的緊湊級車型也將在華實現國產。
在今年寶馬在華推出超過10款新車的基礎上,“2015年寶馬在華依然有超過10款的新車型會推向市場,會進一步滿足細分市場的需求。”安格透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