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01:17: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海艷 發(fā)自上海
每經記者 楊海艷 發(fā)自上海
“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江淮在2009和2010年的市場表現非常好,所以當時定下了較高的目標。根據市場情況變化,我們將對目標進行中期修訂,其中此前(公司‘十二五’)計劃的150萬輛整車銷量將下降至100萬輛,規(guī)模銷售額仍為1000億元。”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技術中心產品規(guī)劃部部長張心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今年3月,江淮同悅車身銹蝕事件被曝光后,江淮轎車的銷量受此影響顯現下滑趨勢。反思這一事件,江淮汽車副總經理嚴剛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能及時了解顧客的訴求,是導致上述危機事件的重要原因,而更改變這一現象的途徑則是“最大限度地集結資源”。因此,日前江淮乘用車宣布將瑞風、和悅和星銳三大品牌營銷公司進行整合。
“原有的三個營銷公司中,部長級以上的100多人,將整合縮編為25人左右,其他人員全部派駐到各個省,負責規(guī)劃、營銷、服務等具體職能。”嚴剛表示。
2015年銷量目標下調
2010年末,江淮汽車“十二五”規(guī)劃發(fā)布,計劃到2015年實現整車銷售150萬輛,其中海外市場占20%。當時江淮集團規(guī)劃出商用車、乘用車、零部件和國際化業(yè)務四個板塊。在商用車方面,將輕卡為定位為核心業(yè)務,目標是到“十二五”末成為世界前三;重卡為戰(zhàn)略業(yè)務,要保持國內前六的市場地位;乘用車領域,目標是“進入自主品牌第一陣營”。
據江淮汽車人士透露,在此次調低2015年銷量目標后,其核心以及戰(zhàn)略業(yè)務等定位并未發(fā)生太大變化。從數據上看,目前江淮商用車板塊領域的重卡和輕卡業(yè)務,仍然保持良好的發(fā)展勢頭。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車重卡銷量達到1.76萬輛,同比增長27.6%,行業(yè)排名第6;江淮輕卡上半年銷量達12.33萬輛,同比增長8.23%,位居行業(yè)第二。
“從目前來看,江淮的乘用車特別是轎車,是目前的短板。”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數據顯示,2012年江淮乘用車銷量約20萬輛;今年上半年,江淮乘用車在國內銷量11.34萬輛,同比增長25%,在國內自主品牌中排名第7位。
對于這一局面,分析認為,江淮集團應重點改變其在乘用車領域的被動局面。
乘用車營銷體系變陣
8月9日,江淮和悅A30下線,同日安徽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分公司也宣告組建。嚴剛對此整合坦言,“分散資源,運營三大營銷公司并不合理”。
而在嚴剛看來,對同悅事件的反思也直接促成了江淮乘用車營銷架構的調整。據嚴剛介紹,在對此前轎車、多功能車以及多功能商用車三大營銷公司進行整合后,未來江淮乘用車營銷公司的人馬將分布于國內的各個?。ㄊ?、自治區(qū)),劃分為規(guī)劃控制部、銷售執(zhí)行部和服務支持部三個業(yè)務模塊。
淡化大區(qū)制后,江淮乘用車將進一步對終端營銷層面 “放權”。據悉,省級營銷總監(jiān)將有充分的決策權,根據當地的網絡建設情況、經濟環(huán)境等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網絡發(fā)展和營銷計劃。
嚴剛預計,營銷體系調整后,未來江淮經銷商平均單店年銷量將達到550輛。
乘用車品牌力待強化
“對江淮來說,乘用車特別是轎車確實是我們的短板?!眹绖偺谷槐硎荆瑸閺浹a乘用車短板,江淮在去年年底樹立瑞風、和悅兩大子品牌后,開始進一步對雙品牌的產品進行豐富和充實。
“未來我們進一步確立MPV的核心業(yè)務地位,做優(yōu)SUV并做精轎車業(yè)務。”張心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江淮的乘用車板塊中,以MPV聞名江湖的瑞風品牌,一直是其重要的利潤支撐。但是隨著競爭加劇,江淮在MPV市場也面臨極大挑戰(zhàn)。數據顯示,2012年江淮瑞風銷量為5.4萬輛,在MPV市場上排名第4位;今年上半年,瑞風的銷量同比增長7.2%,達到2.87萬輛,但市場排名已經滑落到第6位。
“江淮還將會對現有的MPV產品線進行上下延伸,覆蓋8萬~25萬元的價格區(qū)間?!睆埿膽驯硎尽0匆?guī)劃,江淮將在瑞風M5、和悅RS外,進一步推出小型MPV瑞風M3;在中高端領域,將推出瑞風M7,與別克GL8等合資車型正面競爭。
此外,在SUV車型瑞鷹停產后,江淮仍會在瑞風和和悅兩個品牌下豐富SUV車型。
在轎車領域,產品重點在于A級和A0級車型,但隨著合資品牌的不斷下探,自主品牌正遭遇壓力,江淮要在此細分市場分得一杯羹,也并不容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