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人民日報:中國超額兌現(xiàn)入世開放市場承諾

人民日報 2012-09-08 11:15:31

王受文近日表示,近年來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在降低關稅、取消配額等多方面超過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作出的承諾。

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受文近日表示,近年來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在降低關稅、取消配額等多方面超過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作出的承諾。專家認為,這既是我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積極履行義務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開放市場是雙贏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降低關稅取消配額履行承諾

據(jù)王受文透露,截至2012年,中國已將737個稅號的產品進口關稅降至承諾水平以下,取消超過800個品種產品的進口許可。除糧食、食糖、羊毛、棉花(19595,40.00,0.20%)等少數(shù)產品外,中國已取消對其他所有進口產品的配額限制。目前,中國對來自最不發(fā)達國家進口產品實行零關稅待遇正在穩(wěn)步推進。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關稅總水平已由15.3%降至9.8%,其中工業(yè)產品關稅水平降至8.9%,遠低于發(fā)展中國家46.6%的平均關稅水平。自1978年至今,中國進口總額增長160倍,占世界貨物進口比重由不到1%提高到9.5%。中國還成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實際利用外資的規(guī)模已經由2001年的469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60億美元,增幅達147%。

開放市場有利中國發(fā)展

“我國市場開放超額兌現(xiàn)加入世貿承諾,這與近年來國家經濟發(fā)展繁榮相關。當初我們進行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簽訂協(xié)議時,也許并沒有想到后來十多年中國經濟會如此高速地增長。像我們這樣的經濟大國,國內外兩種市場都很需要,因此,加大開放力度是必然選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本報記者說。

世界分享了中國經濟騰飛帶來的巨大機會,而中國也在不斷開放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取了支撐自身發(fā)展的能量。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顯著改善;進入全球《財富》500強的中國企業(yè),也從2001年的12家增加到2011年的61家。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并非我國國際地位提升后應對“大國責任論”的被動之舉,而是屬于深層次上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體系并逐步拓展我國利益的內在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蔣先玲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企業(y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不斷增多,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也得到顯著提高,證券業(yè)、保險業(yè)、銀行業(yè)等都對外資放開了,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中國促進世界經濟開放度

“中國市場的開放對于世界開放經濟體系來說至關重要。由于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高,中國的開放程度顯著影響了世界經濟的開放程度。”梅新育說,“開放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一方面,日益強大的中國對外部市場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的強勁發(fā)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源泉,越來越多的國家經濟景氣要依靠中國。”他舉例說,德國2008年GDP是負增長,2009年卻奇跡般地實現(xiàn)反彈,德國媒體自稱這是得益于中國的經濟景氣,增大了從德國的進口,對拉動德國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蔣先玲說:“事實上,我們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已經很大了,但在深度上還應推進,不單單是把外資引進來,還要明確各項政策細節(jié),切實降低外資進入有關項目的門檻,以便充分發(fā)揮外資在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推動作用。”她同時指出,由于中國金融體系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仍然較弱,相關制度還不完善,金融市場的開放應適度謹慎,步子不能過快,以免外部金融風險很容易地傳遞進來。

梅新育指出,未來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必將不斷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殊時期、特殊部門不可以出于核心利益的考慮而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我們希望在中國持續(xù)開放的同時,貿易伙伴也對我們更加開放。”梅新育強調。

王受文表示,下一步中國將優(yōu)化進口結構,穩(wěn)定引導大宗商品進口,擴大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能源原材料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他還呼吁發(fā)達國家進一步放寬技術對華出口管制,切實發(fā)揮其出口優(yōu)勢,實現(xiàn)貿易平衡。

責編 楊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受文近日表示,近年來中國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在降低關稅、取消配額等多方面超過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作出的承諾。專家認為,這既是我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積極履行義務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開放市場是雙贏的舉措,中國擴大開放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降低關稅取消配額履行承諾 據(jù)王受文透露,截至2012年,中國已將737個稅號的產品進口關稅降至承諾水平以下,取消超過800個品種產品的進口許可。除糧食、食糖、羊毛、棉花(19595,40.00,0.20%)等少數(shù)產品外,中國已取消對其他所有進口產品的配額限制。目前,中國對來自最不發(fā)達國家進口產品實行零關稅待遇正在穩(wěn)步推進。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關稅總水平已由15.3%降至9.8%,其中工業(yè)產品關稅水平降至8.9%,遠低于發(fā)展中國家46.6%的平均關稅水平。自1978年至今,中國進口總額增長160倍,占世界貨物進口比重由不到1%提高到9.5%。中國還成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實際利用外資的規(guī)模已經由2001年的469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60億美元,增幅達147%。 開放市場有利中國發(fā)展 “我國市場開放超額兌現(xiàn)加入世貿承諾,這與近年來國家經濟發(fā)展繁榮相關。當初我們進行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簽訂協(xié)議時,也許并沒有想到后來十多年中國經濟會如此高速地增長。像我們這樣的經濟大國,國內外兩種市場都很需要,因此,加大開放力度是必然選擇?!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本報記者說。 世界分享了中國經濟騰飛帶來的巨大機會,而中國也在不斷開放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取了支撐自身發(fā)展的能量。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顯著改善;進入全球《財富》500強的中國企業(yè),也從2001年的12家增加到2011年的61家。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并非我國國際地位提升后應對“大國責任論”的被動之舉,而是屬于深層次上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體系并逐步拓展我國利益的內在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院長蔣先玲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企業(y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不斷增多,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也得到顯著提高,證券業(yè)、保險業(yè)、銀行業(yè)等都對外資放開了,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中國促進世界經濟開放度 “中國市場的開放對于世界開放經濟體系來說至關重要。由于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高,中國的開放程度顯著影響了世界經濟的開放程度。”梅新育說,“開放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一方面,日益強大的中國對外部市場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的強勁發(fā)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源泉,越來越多的國家經濟景氣要依靠中國。”他舉例說,德國2008年GDP是負增長,2009年卻奇跡般地實現(xiàn)反彈,德國媒體自稱這是得益于中國的經濟景氣,增大了從德國的進口,對拉動德國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蔣先玲說:“事實上,我們金融市場開放的廣度已經很大了,但在深度上還應推進,不單單是把外資引進來,還要明確各項政策細節(jié),切實降低外資進入有關項目的門檻,以便充分發(fā)揮外資在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推動作用。”她同時指出,由于中國金融體系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仍然較弱,相關制度還不完善,金融市場的開放應適度謹慎,步子不能過快,以免外部金融風險很容易地傳遞進來。 梅新育指出,未來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必將不斷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殊時期、特殊部門不可以出于核心利益的考慮而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拔覀兿M谥袊掷m(xù)開放的同時,貿易伙伴也對我們更加開放。”梅新育強調。 王受文表示,下一步中國將優(yōu)化進口結構,穩(wěn)定引導大宗商品進口,擴大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能源原材料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他還呼吁發(fā)達國家進一步放寬技術對華出口管制,切實發(fā)揮其出口優(yōu)勢,實現(xiàn)貿易平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