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5 01:39:01
房地產價格上漲成為導致企業(yè)成本增加的關鍵因素,中國經濟迫切地要求“去房地產化”。
尹中立(社科院金融專家)
7月18日,運動服裝巨頭阿迪達斯宣布:“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資源的策略考慮,阿迪達斯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關閉在華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廠。”該工廠位于蘇州工業(yè)園。
導致阿迪達斯撤離的原因是中國工人的工資快速提升,希望把生產線遷往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類似的案例已經出現多起,如耐克于2009年3月關閉在華唯一位于江蘇太倉的鞋類工廠,1400名工人被迫遣散,工廠遷至越南生產;內地內衣上市企業(yè)黛麗斯2011年表示,打算將部分高成本生產線遷離中國,擴張在泰國的生產,并在柬埔寨投資新廠房;日資大型零售集團UNY在中國的服裝生產比重,由現在的74%下調至2013年的65%,而泰國的生產比重將會提高,今年將在孟加拉國生產等。
導致企業(yè)成本迅速增加的關鍵因素,是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房價的快速上漲,推動土地價格及租金上漲,更重要的是,房價上漲倒逼工資上漲。在中國東部很多城市,即使地方政府給予土地價格的優(yōu)惠,工廠建起來了,工人也難以在城市生存和扎根。筆者早在2004年就呼吁,要防止土地價格的上漲影響制造業(yè)的競爭力,如今,這個擔憂不幸成為現實。
從區(qū)域來看,東南沿海地區(qū)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先行區(qū)域,長三角和珠三角更是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大本營。在高成本面前,這些地區(qū)所受的打擊也更大。
除了成本上升之外,房價持續(xù)上漲的另外一個副作用是分流產業(yè)資本,導致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的動力下降。自2003年以來,由于房地產價格的持續(xù)上漲,使得擁有房產或土地的企業(yè)及個人的財富迅速增長,大量資本向房地產行業(yè)聚集。以2011年為例,房地產投資為6.2萬億元,占GDP的比例達到14%,該比例超過1989年的日本,也超過2007年的西班牙(1989年的日本房地產泡沫達到巔峰,2007年是西班牙的房地產高點);2011年的新房銷售額達到6.1萬億元,占當年新增居民儲蓄的60%;當年新增加的信貸中,按揭貸款和房地產開發(fā)貸款占20%,若加上信托貸款,則房地產融資占融資總量的比例至少在40%左右。房地產業(yè)成為第一吸金產業(yè)。當房地產開發(fā)成為最賺錢的活動時,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熱衷于搞房地產開發(fā),科技進步、自主創(chuàng)新等被拋到遺忘的角落,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成為一句空話。
中國經濟要想在未來的幾十年有所作為,一定要“去房地產化”,這是世界各國經濟發(fā)展的經驗總結。日本之所以在二戰(zhàn)后迅速崛起,得益于制造業(yè)的后來居上,但上世紀80年代后搞起了“泡沫經濟”,在房地產泡沫破滅后,日本經濟陷入了持續(xù)20年的衰退,至今看不到曙光。歐洲各國在歐元出現后,出現了明顯分化的走勢,除德國以外,其他各國的房價都出現大幅度上漲,最典型的是西班牙和希臘,隨后,這些國家都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德國在歐債危機中屹立不倒,最關鍵的原因是它的房地產價格連續(xù)幾十年不漲,確保了德國制造業(yè)的強大優(yōu)勢一直存在。
無疑,中國經濟要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我們應該有壯士斷臂的決心,否則,在這一輪全球經濟格局大調整中,中國經濟將會敗下陣來。
從現實情況看,到目前為止,各地方政府還沒有找到感覺,大家還沒有找到新的增長點來替代房地產業(yè)。從南京市等地出臺的刺激內需措施中可見一斑。盡管7月19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fā)緊急通知,要求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放松,而且要求地方政府及時收回 “小動作”,但23日南京市還是出臺了刺激房地產的政策,大有頂風作案之嫌疑,雖然南京市有關方面認為是媒體的“誤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