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專欄

每經網首頁 > 專欄 > 正文

馬光遠:房價與GDP增幅掛鉤荒唐政策須立刻叫停

2011-03-29 01:35:10

馬光遠(經濟學家)

    距離“國八條”規(guī)定的全國各個城市公布房價控制目標的大限不足一周的時間,截至3月28日,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只有40多個城市公布了房價調控目標,且大多為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只有上海率先公布,北廣深等熱點城市依舊按兵不動。已公布的城市,大多將房價漲幅與GDP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掛鉤,這意味著各大城市今年房價漲幅普遍將在10%左右,與民眾的期待大相徑庭。

    按照“國八條”的要求,2011年各城市地方政府要根據“當地經濟發(fā)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來制定當地的房價控制指標。而目前各地出臺的房價控制目標,要么將“經濟發(fā)展目標”簡化為“GDP增速”,要么罔顧房價與居民支付能力之間的關系,按照自身的需求來隨意選擇房價目標的標準,從而一窩蜂地出現了將房價控制目標大多界定在漲10%左右的荒謬政策。這與其說是房價控制目標,不如說是鼓勵房價上漲的政策。以房價上漲較快2010年為例,當年房價最終漲幅為9.9%,將房價控制目標定在10%左右,意味著這些城市的房價在今年不僅不會合理回歸,反而要比過去年的漲幅更大。

    許多城市將房價控制目標直接和“GDP增速”掛鉤,完全曲解了“國八條”的政策內涵?!皣藯l”提出的三大指標要綜合考慮,絕不是讓各地把房價與GDP增速掛鉤,也不是直接和居民收入增速掛鉤。

    這幾年,因為某些開發(fā)商無知,叫囂什么“居民收入增長多少,房價就應該漲多少”。這顯然是沒有學過微觀經濟學里的“收入彈性”這個基本概念而得出的荒唐結論。以上海為例,根據2010年的統計數據,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000元左右,增長10%只增長了3200元,而上海2010年平均每套房的價格為260萬元,增長10%意味著增加26萬元,這26萬元相當于一個上海居民8年不吃不喝的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長10%與房價增長10%完全是兩個概念。

    再以“經濟發(fā)展目標”為例,“國八條”將經濟發(fā)展目標作為衡量當地房價控制目標的標準之一,其本來要義是以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來衡量房價是否合理,而絕不是將這個指標等同于“GDP增速”。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完全等同于房價的增速,則意味著這個國家肯定面臨泡沫經濟崩潰的邊緣,那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在“國八條”規(guī)定的各個城市公布房價控制目標的大限到來之前,一方面,絕大多數的城市依舊觀望;另一方面,已經出臺房價控制目標的城市卻拿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控制目標,說穿了,這是在“土地財政依賴癥”的綜合作用下,內心根本就不想對房價真正進行調控,和政策博弈的心態(tài)極為明顯。

    多年來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踐證明,如果沒有嚴肅、嚴厲和真正動真格的政策問責機制,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基本都是陽奉陰違,最終使得調控不了了之。既損害了政策的公信力,又對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樣的歷史輪回已經讓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聲譽接近底部。如果不嚴肅問責,史上最嚴的“國八條”恐怕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但對于正處于“十二五”開局之年的中國而言,本次房地產調控只可勝,不可敗,已經沒有任何退路。

    筆者強烈呼吁,國務院須立刻叫停各大城市正在上演的這出“房價控制目標與GDP直接掛鉤”的滑稽大戲,如果聽任這場鬧劇繼續(xù),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這關系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公信力和聲譽,多年來房地產調控之所以能夠堅持,和民眾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信任政策有極大的關系。如果最后出臺的政策、控制房價的指標完全成為支持房價暴漲的工具,則是對政策權威的極大挑戰(zhàn)。如果對此不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果斷叫停,并強令各地制定與民眾支付能力以及物價上漲水平掛鉤的房地產控制目標,則意味著本輪房地產調控又被某些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所“綁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公信力將蕩然無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