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歷經8年上市輔導,有機構苦等7年后讓出股權 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小小科技沖刺北交所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07 20:16:55

2024年12月中旬,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小小科技)完成長達8年的上市輔導,正式沖刺北交所上市。公司主營汽車精密零部件,包括主轉轂、輸入轂等,應用于變速箱、發(fā)動機等領域。實際控制人為許道益、許茂源父子。小小科技的核心客戶為博格華納,2021年至2023年,博格華納均貢獻了超過70%的營收。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梁梟    

歷經8年上市輔導以及兩次在新三板掛牌之后,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小科技)正式沖刺北交所上市。

為何小小科技的上市之路如此曲折?小小科技實際控制人為許道益、許茂源,兩人系父子關系。根據公開資料,小小科技及實際控制人與股東之間曾有多項對賭協(xié)議。在漫長的投資過程中,有機構曾經苦等7年后轉讓股權。

從產業(yè)鏈上來看,小小科技對于上游大客戶有一定的依賴性,特別是第一大客戶博格華納(博格華納集團及其附屬企業(yè)),2021年至2023年均為公司貢獻了超七成營收。2022年和2023年,小小科技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應收賬款周轉率也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上市目標由創(chuàng)業(yè)板改為北交所

小小科技主營產品為主轉轂、輸入轂、齒輪環(huán)、傳動軸、電機軸等汽車精密零部件,產品應用于變速箱、分動箱、發(fā)動機及驅動電機等汽車核心部件領域。

公司主要產品在汽車中的實際應用分布圖

圖片來源: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截圖

早在2016年3月,小小科技就在新三板掛牌。2021年3月,小小科技主動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當時,公司公告中稱,這是“根據公司業(yè)務發(fā)展及長期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的需要,結合當前市場環(huán)境及公司經營管理的需求”。2021年4月,公司終止掛牌。

小小科技的野心不止于新三板。2016年12月,即剛剛在新三板掛牌不久,公司就與國元證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xié)議。此次上市輔導歷經28期,長達8年,至2024年12月中旬,國元證券終于向安徽證監(jiān)局提交了小小科技的上市輔導完成報告。

1月7日,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歷時8年長達28期的上市輔導并不常見。上市輔導的內容是讓企業(yè)了解作為上市企業(yè)應掌握的基本信息,超長期持續(xù)輔導一般都是企業(yè)自身因為監(jiān)管政策限制無法提交上市申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及實際控制人與多位股東之間都曾簽署對賭協(xié)議。2024年12月中旬公告的小小科技上市輔導完成報告顯示,小小科技歷史上存在“特殊投資條款”協(xié)議,其中涉及績溪工投的已履行完畢,涉及蕪湖瑞建、黃山安元、毅達基金、火花創(chuàng)投等12家機構或者個人的“特殊投資條款”或協(xié)議已解除終止。

值得一提的是,蕪湖瑞建(全稱“蕪湖瑞建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于2011年入股小小科技,但時隔7年之后,即2018年將其持有的小小科技233.33萬股股份轉讓給了宣城正海[全稱“宣城正海資本創(chuàng)業(yè)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公司對外披露的轉讓原因是,蕪湖瑞建因投資時間較長,未達到預期收益,擬轉出股權。

如今的小小科技,仍然在曲折中推進公司的上市進程:2024年7月,小小科技二次在新三板掛牌。至2024年10月,小小科技宣布改變上市目標板塊,即從創(chuàng)業(yè)板改道北交所。

小小科技的二次新三板掛牌可能與北交所上市有關。1月7日上午,記者撥打北交所客服電話了解到,企業(yè)要想在北交所上市,需要滿足北交所上市的必要條件,即先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同時也是創(chuàng)新層公司。

核心產品平均價格連續(xù)下滑

2016年,小小科技開始與國元證券簽約進行上市輔導時,其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7638.95萬元和9871.58萬元,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僅為392.06萬元、535.02萬元。

時隔多年,小小科技的業(yè)務規(guī)模有了較大增長。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小小科技營收分別為49151.17萬元、46482.12萬元、63237.05萬元和29102.81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117.14萬元、2929.40萬元、9535.39萬元和4551.73萬元。

雖然小小科技營收規(guī)模已經實現數倍增長,但公司業(yè)績仍存在一定波動:2022年公司營收小幅下滑5.43%,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滑42.75%。

這與小小科技核心產品變速箱零部件的收入下滑有關。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變速箱零部件產品收入占當期主營收入的比例均超過75%,相關收入分別為38487.08萬元、35420.23萬元、49454.06萬元和22228.81萬元。

2022年,小小科技變速箱零部件收入同比下滑7.97%。具體來看,銷量和單價分別為1603.16萬件和22.09元/件,同比分別下滑了3.56%和4.58%。對此,公司招股書中解釋稱,國內公共衛(wèi)生事件對汽車供應鏈造成短期性沖擊以及新項目處于量產爬坡階段,銷量有所下降;單價下降主要系受產品結構影響,單價較低的導磁管等產品銷量占比提升所致。

事實上,截至2024年上半年,小小科技變速箱零部件的價格仍處在下滑通道,2024年上半年為19.09元/件,同比大幅下滑8.57%。相比2021年的23.15元/件,下滑幅度達到17.54%。

這種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小小科技的營收增長顯現疲態(tài):公司實現營收43833.18萬元,同比下降2.15%;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642.20萬元,同比增長2.3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377.28萬元,同比增長0.20%。

應收賬款周轉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根據披露,小小科技的主要客戶包括博格華納、泉峰汽車(603982.SH,股價7.57元,市值20.62億元)、蜂巢傳動(蜂巢傳動及其附屬企業(yè))等眾多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其中,博格華納系公司第一大客戶。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來自博格華納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3.77%、74.45%、72.26%和69.80%。

小小科技招股書中提示了“客戶集中度較高及對第一大客戶依賴的風險”。公司表示,博格華納作為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在公司所處的汽車傳動系統(tǒng)精密零部件領域尤其是DCT(雙離合系統(tǒng)變速箱)變速箱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公司2010年成功進入博格華納合格供應商體系,多年來一直與博格華納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同時,小小科技也坦承,如果未來公司不能繼續(xù)保持自身優(yōu)勢,或者第一大客戶博格華納未來出現經營困難或停止與公司的合作關系,將會對公司的經營狀況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對上游客戶有一定的依賴性情況下,小小科技的回款也受到影響。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末,小小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4822.76萬元、16427.14萬元、24151.33萬元和17089.31萬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1.90%、41.89%、55.77%和40.27%,占比較高。

如果和營收相比,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小小科技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占營收比例分別為31.75%、37.22%、40.25%和62.04%,這一比例逐步提高,2024年上半年甚至超過了六成。

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中馬傳動(603767.SH,股價10.77元,市值33.24億元)等5家同行業(yè)可比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平均為27.66%和28.35%。也就是說,小小科技應收賬款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高出同行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以上。

這種情況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小小科技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85次、2.83次、2.96次和1.34次,相比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的平均應收賬款周轉率4.22次、3.85次、3.88次和1.83次,小小科技也更低一些。

就此次擬在北交所上市的相關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2025年1月7日致電小小科技并發(fā)送采訪郵件,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小小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76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