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4-09-01 21:08:33
每經(jīng)記者 張壽林 每經(jīng)編輯 張益銘
8月30日,人民銀行(下文亦稱央行)官網(wǎng)“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業(yè)務公告”欄目最新公告,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相關要求,2024年8月人民銀行開展了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向部分公開市場業(yè)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并賣出長期限國債,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1000億元。
對此,《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采訪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他表示,此前央行表示,要豐富和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方式,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8月凈買入1000億元國債,不僅有助于豐富和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提供流動性支撐,而且通過“買短賣長”操作,增加相應期限國債交易活躍度,有助于調節(jié)長端利率水平。
中郵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梁偉超在接受《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告證實央行已經(jīng)在8月份進行國債買賣操作,但范圍限定為“部分”一級交易商,操作形式并非公開招標,大概率是小范圍定向操作,故央行并未通過公開買賣直接釋放利率信號,以免對利率形成強烈干預和擾動,也就更沒有市場前期擔憂的“利率控制”。
8月央行開展了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向部分公開市場業(yè)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并賣出長期限國債,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1000億元。 視覺中國圖
“買短賣長”操作模式向市場釋放何種信號?
梁偉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買短賣長”的操作模式,意味著央行對于利率曲線“向上傾斜”的訴求較強,也通過買賣同時操作的模式,減少了對流動性的擾動。
8月全月凈買入1000億元,從流動性角度來看,梁偉超指出,即投放10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在不降準的背景下,客觀上起到補充中長期流動性的效果。但考慮到8月MLF操作縮量1000億元左右,當月中長期流動性的補充依然偏少,銀行負債端壓力仍舊偏大。
綜合來看,梁偉超說,若后續(xù)國債買賣操作更多以上述模式進行,其影響將更多集中在間接調控收益率水平和形態(tài),以及調節(jié)流動性上,而非直接影響債券價格。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溫彬分析,這是央行7月宣布“借入賣出國債”后首次開展買賣國債操作。
溫彬認為,央行8月開展的國債買賣是貨幣政策工具箱的補充和貨幣政策框架的完善,也是在經(jīng)濟修復時期貨幣與財政政策的配合,屬于常規(guī)貨幣政策范疇,并非在貨幣政策空間不足下的量化寬松。
溫彬說,若往后每月末央行均公布當月在公開市場買賣,或將產(chǎn)生一定的貨幣政策信號作用,增加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實現(xiàn)更好的預期管理。
溫彬進一步提出,8月央行凈買入國債的操作,表明了央行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預示著后續(xù)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狀態(tài)。另外,也會給市場傳遞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管控信號,8月央行“買短賣長”,表明了央行對長端利率的風險管控態(tài)度,長端債市利率大幅向下突破可能性較低,短端產(chǎn)品或因其流動性較好以及非銀機構的配置需求更受青睞。
把國債買賣納入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寬松
回顧國債買賣推進過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此前公開指出,逐步將二級市場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fā)展,債券市場的規(guī)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過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投放基礎貨幣的條件逐漸成熟。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人民銀行與財政部加強溝通,共同研究推動落實。這個過程整體是漸進式的,國債發(fā)行節(jié)奏、期限結構、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優(yōu)化。
潘功勝強調,應當看到,把國債買賣納入貨幣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寬松,而是將其定位于基礎貨幣投放渠道和流動性管理工具,既有買也有賣,與其他工具綜合搭配,共同營造適宜的流動性環(huán)境。
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2024年第二季)進一步明確指出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其中提到,人民銀行認真研究并推動落實具體方案,根據(jù)債券市場情況靈活安排配套措施。
今年以來,國債收益率持續(xù)較快下行,6月下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逼近2.2%關口,創(chuàng)20年來新低,已明顯偏離合理中樞水平,不斷累積金融風險。
7月1日,人民銀行發(fā)布公告宣布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必要時將擇機在公開市場賣出,平衡債市供求,校正和阻斷金融市場風險的累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