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8 21:47:20
4月27日,第六屆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李稻葵表示,提升消費熱度,首先要把激勵搞好,期待今年五一和十一黃金周期間,財政部門能給消費者發(fā)放消費券。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27日,第六屆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聯(lián)合舉辦。
“為什么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超預期,普通人卻感覺不明顯?”近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就上述問題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出口和高技術產業(yè)的投資,消費和房地產拖了后腿,讓老百姓的“體感”有所下降。
如何快速提升消費熱度,讓老百姓更深切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在研討會現(xiàn)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李稻葵提問。
李稻葵表示,提升消費熱度,首先要把激勵搞好,期待今年五一和十一黃金周期間,財政部門能給消費者發(fā)放消費券。中央財政要靠前發(fā)力,給每一位購物的消費者10%消費補貼,商家給予10%補貼,一共是20%的補貼。“當然,前提是給購物的消費者,不買東西就拿不到補貼。”
“我們調研發(fā)現(xiàn),發(fā)放消費券能夠拉動1:4的消費。”李稻葵表示,中央財政拿出1元錢補貼消費,消費者“種草”多年的商品,就愿意掏4元錢來購買。而且這部分稅收大部分是流轉稅,這樣國家就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但卻刺激了消費。
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1%,環(huán)比增長0.26%。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22082億元,同比下降9.5%。其中,住宅投資16585億元,下降10.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