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8 15:40:40
每經編輯 黃勝
波士頓動力Atlas,正式進入電動機器人時代!
近日,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宣布,其研發(fā)多年的全電動Atlas人形機器人即將推向商業(yè)市場,標志著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重大突破。這款新型Atlas機器人將取代之前的液壓驅動版本,以其卓越的靈活性和力量,為工業(yè)應用、物流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據(jù)悉,Atlas最初被設計為一個搜救機器人,執(zhí)行一些比較危險的任務。波士頓動力聲稱最新的Atlas是為了現(xiàn)實世界的應用而設計的,并稱Atlas是世界上最活力的人形機器人。
周三發(fā)布的一段視頻顯示,新的Atlas機器人在設計上與以往版本截然不同,擁有更輕巧的機械骨架和更平滑的動作,如可以從地面自行站立,頭部可以180度旋轉,其靈活性確實無與倫比。
且電動Atlas機器人比前身更具科技感,外觀更輕便、簡潔,頭部設計為功能性圓形屏幕,沒有人臉特征。
新視頻放出后,短短十幾小時內,就已經有一百多萬觀看。視頻一開始,Atlas平靜地躺在地上,看起來應該是仰面朝天。
接下來,讓人驚掉下巴的一幕發(fā)生了:
他的雙腿以不可思議的角度向后翻折了起來,然后像表演雜技一般雙腳著地,把整個身子頂了起來。
當他完全站起來時,應該是背對著我們的,但是緊接著,他的頭就像貓頭鷹一般原地旋轉了180度,整個軀干也跟著轉了過來。
站起來后,他走向我們,向大家驕傲展示著它的頭部——一個裝飾有環(huán)形燈的圓形屏幕。
隨后,Atlas淡定地把頭和軀干再次旋轉180度,然后離開,只留給我們一個瀟灑的背影,深藏功與名。
看完視頻,大家紛紛驚呼:恐怖片,這是恐怖片吧?連馬斯克也都來湊熱鬧。
羅伯特·普萊特,波士頓動力公司的CEO,自1994年起擔任工程副總裁,2019年升任CEO。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成功從研發(fā)階段轉型,推出了Spot、Stretch等產品,并即將推出備受期待的Atlas。普萊特在接受采訪時,深入解析了Atlas的起源、愿景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為何耗費了如此長時間才推出Atlas?普萊特解釋說,公司希望確保制造出的人形產品能夠處理多樣化的任務,包括在工業(yè)中搬運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重型物體。為此,波士頓動力進行了大量前期工作,深入了解實際應用場景,以確保機器人在工業(yè)中的有效應用。
Atlas的設計理念是成為一個多用途的機器人。普萊特認為,很少有單一重復任務會需要這些復雜的機器人,因此Atlas需要專注于一類用例,并真正使它們對最終客戶有用。從Spot和Stretch中學到的教訓是,關鍵是要真正了解機器人對客戶的價值,并將其納入開發(fā)周期。
普萊特還提到,新的Atlas將采用電動馬達,而非傳統(tǒng)的液壓驅動。電動Atlas設計了一套更新的、非常緊湊的執(zhí)行器,使其在大多數(shù)關節(jié)上比人類,甚至是精英運動員更強壯,并且具有超出任何人所能做的運動范圍。這一技術變革,使得電動Atlas在力量和響應性上都超越了液壓版本。
Atlas的頭部設計也頗具特色。舊的Atlas沒有有關節(jié)的頭部,而新的Atlas頭部可以進行指示意圖,并且有集成的燈可以向用戶傳達信息。普萊特表示,他們刻意避免讓Atlas的頭部過于像人類,以減少威脅感,而是采用了一種友好的設計,以傳達機器人的意圖。
波士頓動力公司在商業(yè)化Spot上的經驗,對Atlas的商業(yè)化也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普萊特指出,讓一個產品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些有趣的技術,還必須有一個真正的用例,以及圍繞該用例的真正生產力。此外,成本問題也是一個重要考量,以合理的成本建造并銷售產品,是實現(xiàn)商業(yè)成功的關鍵。
展望未來,波士頓動力公司計劃在現(xiàn)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 HMG)的工廠進行新Atlas的技術驗證測試,最早可能在明年開始。HMG對這項事業(yè)非常興奮,他們希望改變制造方式,并且認為Atlas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普萊特表示,他相信其他機器人技術人員對新Atlas最興奮的將是其強大的力量和敏捷性,以及這些特性被集成在一個相對較小且輕便的設計中。他認為,波士頓動力公司剛剛提高了行業(yè)的標準,這最終對整個行業(yè)都是有益的。其他公司將會盡可能快地追趕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動整個行業(yè)向前發(fā)展。
隨著全新全電動Atlas的推出,波士頓動力公司再次證明了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導地位。Atlas的商業(yè)化,不僅將為工業(yè)自動化帶來新的機遇,也將為機器人技術的未來發(fā)展開辟新的道路。我們期待看到Atlas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xiàn),以及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資料、新智元公眾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