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8 11:44:17
每經編輯 杜宇
據新華社4月17日消息,一個國際研究團隊16日宣布,其成員借助“蓋亞”空間探測器,在銀河系發(fā)現(xiàn)一個巨型黑洞,其質量接近太陽的33倍。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新一期國際《天文和天體物理學》周刊上。
參與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當天發(fā)表聲明說,研究團隊在整理分析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探測器獲取的新一批數(shù)據時,發(fā)現(xiàn)恒星級黑洞“蓋亞BH3”,并確定其質量接近太陽的33倍。
據歐航局介紹,“蓋亞BH3”目前處于休眠狀態(tài),與伴星形成一個大型雙星系統(tǒng),位于銀河系天鷹座,距離地球約1926光年。
“蓋亞BH3”是借助“蓋亞”探測器發(fā)現(xiàn)的銀河系中第三個黑洞。2022年6月,歐航局發(fā)布第三批銀河系探測數(shù)據,也是截至當時最詳盡的銀河系星系圖,提供了近20億顆恒星的數(shù)據。隨后不久,天文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銀河系存在恒星級休眠黑洞——“蓋亞BH1”和“蓋亞BH2”。
恒星級黑洞是一種大質量恒星引力塌縮后形成的黑洞。在兩顆恒星圍繞彼此旋轉組成的雙星系統(tǒng)中,一顆恒星變成黑洞后,將以其強大的引力“吸積”伴星的物質,在吞噬過程中發(fā)出大量X射線,給天文學家觀測黑洞提供了關鍵途徑。
黑洞在休眠狀態(tài)時極難被發(fā)現(xiàn),只能通過捕捉雙星系統(tǒng)中潛在大質量天體的引力引起的恒星微小不規(guī)則運動,反復校準和分析數(shù)據,才能驗證這類黑洞是否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此前天文學家主要通過觀測引力波,在極遙遠的星系發(fā)現(xiàn)過此類黑洞。該發(fā)現(xiàn)為研究大質量恒星如何演化和發(fā)展提供了新認知。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據央視新聞2024年2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日前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說,他們發(fā)現(xiàn)了迄今已知成長最快的黑洞,它每天吞噬掉的物質質量相當于一個太陽。
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024年2月20日發(fā)布的新聞公報,這項研究由該校與墨爾本大學、歐洲南方天文臺、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合作完成。這個黑洞的質量高達太陽的170億倍,距離地球超過120億光年。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fā)布的公報指出,這個黑洞所在的類星體代號為J0529-4351,不僅是迄今觀測到的最明亮類星體,也是迄今觀測到的最明亮天體。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類星體是活動星系核,由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所驅動。當黑洞周圍的氣體被吞噬時會形成漩渦狀吸積盤,巨大的引力勢在吸積盤上得以釋放,轉化為熱能和電磁輻射,使得類星體異常明亮。
據介紹,這個黑洞的吸積盤直徑達7光年,超過太陽系到其相鄰恒星系統(tǒng)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距離。
論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研究學院副教授克里斯蒂安·沃爾夫說,這個黑洞“令人難以置信的成長速度意味著光和熱的大量釋放”,因此它所在的類星體也成為“宇宙中迄今已知的最明亮物體”。
事實上,J0529-4351一直掩藏在“眾目睽睽之下”。之前,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型分析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探測器采集的相關數(shù)據時,錯將J0529-4351識別為一顆恒星,直到最近通過地面望遠鏡觀測才將其確定為類星體。
據央視新聞2023年11月10日消息,近日,美國科學家宣布,發(fā)現(xiàn)了迄今為止最遙遠的黑洞,距離地球約132億光年。這一科研成果本周在國際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fā)表。
結合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數(shù)據,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個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僅4.7億年的黑洞的跡象,這是利用X射線發(fā)現(xiàn)的最遙遠的黑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該黑洞位于一個名為UHZ1的星系中,距地球約132億光年,由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科學家阿科什·波格丹領導的團隊發(fā)現(xiàn)。黑洞形成時宇宙年齡只有現(xiàn)在的3%。
利用錢德拉探測器經過兩周多的觀測,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個星系中存在強烈的、過熱的、發(fā)射X射線的氣體,這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標志。
根據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過程中發(fā)出的X射線等特征,研究人員估計這個黑洞的質量在一千萬至一億倍太陽質量之間。研究人員說,證據表明,該黑洞一誕生就巨大無比,質量接近其所處星系所有恒星質量的總和。但在其附近的宇宙區(qū)域,星系中黑洞的質量往往比其中恒星的總質量小得多。
位于UHZ1星系前,距地球35億光年的一個星系起到引力透鏡作用,將UHZ1星系中的光線和X射線放大了大約4倍,使得韋布空間望遠鏡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得以捕捉到它們。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黑洞的特征支持了一些天文學家之前提出的相關理論,即在宇宙初期會因為巨大的星云坍縮而形成大型黑洞。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分析相關數(shù)據,以更深入地探索宇宙形成初期的奧秘。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據央視新聞,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助理研究員趙杉杉表示:黑洞是宇宙當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天體,我們都知道,不同的天體,它的引力的強弱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在地球上,如果想要離開地球的話,就要克服地球的引力。那我們的這個宇宙飛船,它的速度就要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飛出去,那如果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的話,我們要克服太陽的引力。太陽的引力比地球更強,所以我們的飛船要飛得更快才能飛出太陽系。天文學家們就想,會不會有一種天體,它的引力非常非常強,以至于你必須要達到光速,甚至達到光速也不能飛出去。這樣的天體存在嗎?曾經在10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根據他的理論,就預言是存在這樣的天體,后來人們管它叫作黑洞。它的引力是全宇宙當中最強的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強到光線也沒有辦法逃出去。
趙杉杉:黑洞它其實是比較晚才出現(xiàn)的這個名字,為什么呢?因為光沒有辦法跑出來,那它這個光跑不出來,所以它是黑的,那么叫黑洞。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說宇宙是黑暗的,黑洞也是黑暗的,那么你怎么可能可以從黑的里面看到一個黑的東西?我們看到的這個黑洞,它不是孤立在那的,它周圍是有繞著它旋轉的、非常熾熱的、繞著它高速旋轉的氣體,繞著它旋轉并且往里掉的氣體,組成吸積盤。還有一些氣體,被從它的兩極噴出來,叫作噴流。那這個噴流和吸積盤,它們都是發(fā)光的,盡管黑洞本身它不發(fā)光,但是它周圍的這些物質在發(fā)光。那么在這個發(fā)光的背景上看到一個黑的不發(fā)光的一個暗影,這樣子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黑洞的圖像了。
在愛因斯坦的概念里,就是引力越強的天體,它對時空彎曲的程度就越高。那比如說我們地球,就是只能把時空彎曲一小點,然后太陽可以把時空彎曲得更多。在黑洞中心,可以把時空彎曲的程度達到無窮的這樣一個天體,所以它對時空彎曲的能力是最強的。在彎曲的時空中,光線走的是一個曲線,所以我們看到的黑洞圖像,是黑洞對它周圍光線的扭曲所形成的一個非常神奇的一個環(huán)狀的圖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