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在線業(yè)務連續(xù)兩年下滑 閱文能否借《熱辣滾燙》《與鳳行》及短劇蓄力2024?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9 17:09:42

◎2023年閱文集團實現營收70.1億元,同比下降8%;歸母凈利潤8億元,同比增長32.3%。毛利率較上一年的52.8%下降至48.1%,毛利也同比減少16.3%。在18日晚的業(yè)績交流會上,閱文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侯曉楠介紹了公司于短劇、AI等熱門方向的情況。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文多    

作為網絡文學(以下簡稱網文)行業(yè)的領軍企業(yè),閱文集團(HK00772,股價25.3港元,市值258.9億港元)今年春節(jié)檔通過票房超34億元的《熱辣滾燙》賺足了市場眼球,其財務情況一直是業(yè)界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熱辣滾燙》票房超34.5億元 圖片來源:燈塔專業(yè)版

3月18日,閱文集團發(fā)布2023年全年業(yè)績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閱文集團實現營收70.1億元,同比下降8%;歸母凈利潤8億元,同比增長32.3%,對應歸母凈利率達11.5%,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但毛利率較上一年的52.8%下降至48.1%,毛利也同比減少16.3%。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2023年,我們持續(xù)建設橫跨各個內容形態(tài)的IP全生命周期開發(fā)體系,同時以最新的AI技術為創(chuàng)作者賦能,持續(xù)夯實內容生態(tài)。”閱文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表示,公司也在探索短劇等新興內容形態(tài)。同時,在18日晚的業(yè)績交流會上,侯曉楠還針對市場關心的AI等熱門問題進行了解答。

在線閱讀收入連續(xù)兩年下滑

在公司各業(yè)務板塊中,閱文集團的在線閱讀板塊2023年的收入繼續(xù)下滑。業(yè)績報告顯示,2023年閱文集團56.3%收入來自在線閱讀,該板塊營收為39.48億元,同比減少9.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閱文集團在線業(yè)務自2022年起便告別了此前的連續(xù)增長,至2023年,其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也進一步降低。數據顯示,閱文集團在線業(yè)務在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48.4億元(按2021年年報數據)、53.1億元、43.6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6.8%、61.2%、57.2%。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對于在線業(yè)務收入的減少,閱文集團稱其中的原因包括:在騰訊產品渠道,“將更多內容通過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核心付費閱讀產品進行分發(fā),從而導致了廣告收入的減少”;在第三方平臺,“中止了與某些第三方分銷合作伙伴的合作”。

記者注意到,“騰訊產品渠道”和“第三方平臺”收入的減少影響了閱文集團在線業(yè)務的整體營收,二者的收入分別同比減少42.2%、33.6%。不過,通過聚焦生產高品質內容以及反盜版、改善核心產品的運營等舉措,閱文集團的核心自有產品“起點讀書”的收入創(chuàng)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約40%。

網文公司需要不斷提升內容創(chuàng)作生態(tài)的質量和活力,才能持續(xù)吸引讀者。業(yè)績報告顯示,2023年閱文集團新增作家38萬名,新作品數量超過67萬本,新增字數高達390億字。其中,新一代年輕作家正成為閱文集團網文創(chuàng)作的主力軍,2023年閱文集團新增作家中60%為00后。

“作品總收入超過10萬元的新人作家數量同比增長60%;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新書中,新人作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業(yè)績報告顯示,00后作家的作品均訂過萬的數量同比增長達到230%。

圖片來源:閱文集團

越來越多的人為網文付費。2023年閱文集團平臺月均活躍用戶2.1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從2022年底的790萬升至870萬,同比增長10.1%;但自每名付費用戶的平均每月收入則從37.8元降至32.5元。

短劇流水過千萬 “用AI提升IP多品類開發(fā)的效率和產能”

閱文集團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板塊為“版權運營及其他業(yè)務”。業(yè)績報告顯示,2023年閱文集團的版權運營及其他業(yè)務營收為30.64億元,同比下降約6.1%。

其中,版權運營收入同比減少5.9%至29.74億元,閱文集團稱,該收入的減少主要是由于新麗傳媒的收入減少所致,其2023年上線的影視劇總數少于2022年。“撇除新麗傳媒的影響,版權運營收入同比增長超10%,主要受版權授權、自營游戲及動畫收入增加所推動。”

那么2024年,閱文集團是否有更多影視作品將推向市場?“除了《熱辣滾燙》外,我們今年預計還將播出6—7部作品。”侯曉楠在3月18日晚的財報交流會上表示,當天新上線電視劇《與鳳行》,此外備受期待的《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掃毒風暴》以及《異人之下》《海關戰(zhàn)線》等電視劇、電影預計都會在今年與觀眾見面。

據平臺檢測,新上線的《與鳳行》目前市占率第一 圖片來源:燈塔專業(yè)版

閱文集團還通過捕捉到的短劇風口,迅速為公司創(chuàng)收。目前,已經有數部短劇流水過千萬。

影視劇之外,閱文集團的IP授權也將以多模態(tài)化的形式推向市場,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營收。對此,侯曉楠透露,閱文集團授權的《斗羅大陸》《斗破蒼穹》《贅婿》《全職高手》等多個IP改編游戲均在2023年拿到了版號,“其中部分項目有望今年上線,上線后我們會得到流水分成。”

此外,AI也是閱文集團的一大發(fā)力點。“從ChatGPT到Sora,我們對AI趨勢非常關注。”侯曉楠認為,對AI的投入將賦能閱文集團內容生態(tài)的長期發(fā)展。

據侯曉楠介紹,在輔助創(chuàng)作方面,閱文集團2023年向行業(yè)推出的首個網文大模型“閱文妙筆”和基于此模型的應用產品“作家助手妙筆版”已面向全部簽約作家開放。目前,作家助手中AI功能的周使用率已達30%。與此同時,AI在網文出海方面的助力十分顯著。“翻譯效率提升近百倍,翻譯成本降低超九成。”侯曉楠表示,公司將繼續(xù)優(yōu)化AI模型,助力海外市場拓展。

“在IP開發(fā)方面,我們正在全面探索有聲、漫畫、動畫、衍生等多模態(tài)的品類的開發(fā)流程中的AI應用,抓住AI進入IP工作流程的技術機遇,提升IP多品類開發(fā)的效率和產能,讓更多好作品獲得改編機會,縮短IP從視覺化到商業(yè)化的路徑。”侯曉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加速為正在更新的網文制作漫畫、衍生等視覺形象,也為后續(xù)的動畫、游戲等開發(fā)建立更好的視覺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閱文集團 2023年 短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