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3 23:03:15
◎劍牌農化的IPO之路十分曲折。從2015年至今,公司已數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最近一次提交是在2023年3月,此次主動撤回上市申請,也意味著其IPO夢的再一次破裂。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月23日,因江蘇劍牌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劍牌農化”)及其保薦人撤回發(fā)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fā)行上市審核。
值得一提的是,劍牌農化的IPO之路十分曲折。從2015年至今,公司已數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最近一次提交是在2023年3月,此次主動撤回上市申請,也意味著其IPO夢的再一次破裂。
2023年5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曾發(fā)布《劍牌農化IPO:一家供應商“在家里辦公”,一家供應商被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
據最新的招股說明書,劍牌農化主要從事農藥原藥和農藥制劑以及農藥中間體等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功能包括殺菌、殺蟲、除草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等品類,主要應用于糧食、蔬菜、瓜果等農作物生產領域。
截至招股書(申報稿)出具日,劍牌農化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志勛、金曉云夫婦,二人合計持有公司81.23%的股份。
因此,劍牌農化也表示,若實控人通過其影響力對公司經營決策、人事、財務等方面進行不當控制,將使得公司各組織機構不能有效行使職責,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將對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產生不利影響,形成實控人不當控制風險。
回顧公司的IPO之旅,早在2015年底,劍牌農化就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申報材料,但此后,公司的IPO之路走得十分曲折。
2019年3月21日,位于鹽城市響水縣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fā)生爆炸事故,當月底,劍牌農化濱海廠區(qū)所在江蘇濱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沿海工業(yè)園停止供熱,包括劍牌農化濱海廠區(qū)在內的濱海園區(qū)內企業(yè)因此臨時停產。
受“響水爆炸事故”波及,2019年及2020年,劍牌農化的業(yè)績也受到影響。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劍牌農化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8.13億元、10.16億元、11.93億元和6.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612.50萬元、9312.67萬元、9654.84萬元和5880.11萬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雖然2019年—2021年公司凈利潤連續(xù)三年上漲,但離巔峰時期仍相去甚遠。2018年,劍牌農化的凈利潤高達1.94億元。
在闖關IPO的路上,劍牌農化還曾被出具警示函。
2020年4月21日,中國證監(jiān)會向公司出具了《行政監(jiān)管措施決定書》,指出公司在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存在大量紙質應收票據取得與背書存在異常、以相同票據向客戶退款并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未按加工單位單獨核算等問題。
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中國證監(jiān)會決定對劍牌農化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jiān)管措施。劍牌農化的保薦代表人也收到了警示函。
就相關情況,劍牌農化在最新版招股材料中進行了說明,并稱已完成整改。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自2015年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以來,劍牌農化的前五大供應商一直變動較大,下一年很難與上一年供應商產生重疊。
針對最近幾年的供應商變動,劍牌農化稱,主要由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濱海生產基地臨時停產,公司自產原藥、中間體生產量下滑,導致原材料需求結構較正常生產時差異較大,因此減少對原有主要供應商的采購。
2020年新增的前五大供應商,公司主要向其采購戊唑醇、嗪草酮等原藥以及環(huán)氧、戊酮、三嗪酮等中間體,以此彌補公司臨時停產等情況下的市場需求。公司2021年新增的前五大供應商、2022年1-6月新增的兩家主要供應商,均為前期已開展業(yè)務的供應商。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