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ESG觀察丨從五個方面入手,提升上市公司ESG信披質量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4 16:10:19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分析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發(fā)現存在至少五個方面的問題,影響了ESG信披質量,也影響上市公司ESG可持續(xù)能力的提升。

每經記者 付克友    每經編輯 文多    

當下,ESG(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關注,ESG信披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根據每經-中財大綠金院“ESG行動派”數據平臺,2023年截至6月底,A股上市公司中有1738家獨立披露了ESG/社會責任報告,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33.28%,披露企業(yè)數量較去年同期披露企業(yè)數量上漲了22.14%。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發(fā)布ESG相關報告,反映它們對ESG理念的重視,但ESG信披的質量,同樣值得關注。ESG信披質量是指上市公司在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完整性、準確性、一致性、及時性和可信度等。它反映上市公司對ESG議題的重視程度和管理水平,影響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監(jiān)管機構、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效果和信任關系。高質量的ESG信披,可以幫助上市公司展示其在ESG方面的表現和影響,提升其在資本市場的聲譽和吸引力。

由于目前缺乏統一的披露標準和指引,以及對ESG理念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同,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的質量和內容存在較大差異。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分析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發(fā)現存在至少五個方面的問題,影響了ESG信披質量,也影響上市公司ESG可持續(xù)能力的提升。

一是部分ESG相關報告缺乏關鍵議題的識別和分析。

ESG關鍵議題是指對上市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和利益相關方判斷有重大影響的ESG議題。識別和分析關鍵議題需要上市公司結合自身業(yè)務特點、行業(yè)背景、利益相關方期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然而,目前部分上市公司的ESG報告,沒有進行系統的關鍵議題識別和分析,而是簡單地依據某個標準或指引,進行勾選式或模板式的信息披露。

ESG相關報告缺乏關鍵議題的識別和分析,會導致內容不聚焦、不相關、不具有針對性,無法反映上市公司在ESG方面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機遇,也無法滿足利益相關方對上市公司ESG績效的核心關切。

比如,微芯生物(SH 688321)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比較完整,88頁的內容涵蓋了從環(huán)境、社會到公司治理的各個層面,但卻沒有歸納相關重要議題矩陣,缺乏往年數據對比。

一些上市公司已經開始重視關鍵議題的識別和分析。比如,康恩貝(SH 600572)在發(fā)布2022年ESG報告時設置了詳細的實質性議題分析,這使得該報告在結構上更為直觀,也方便外界第一時間抓住重點。不過遺憾的是,康恩貝未對其進行影響力分析與優(yōu)先級排序。

二是部分ESG相關報告缺乏負面信息和挑戰(zhàn)的披露。

負面信息和挑戰(zhàn)是指上市公司在ESG方面存在的不足、困難、爭議、風險等。披露負面信息和挑戰(zhàn),是展示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真實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標志,也是展示上市公司ESG管理誠信度和透明度的重要方式。

有些上市公司在編制ESG相關報告時,并沒有遵循相關的標準和指引,或者只強調自身在ESG方面的優(yōu)勢和成就,而忽視或隱瞞自身在ESG方面的問題和風險,做選擇性的披露。

ESG相關報告缺乏負面信息和挑戰(zhàn)的披露,會導致內容不完整、不平衡,無法反映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真實狀況和潛在風險,也無法贏得利益相關方的信任和認可。

有些公司的ESG相關報告篇幅極短,缺乏核心數據披露,更不要說負面信息了。比如,桃李面包(SH 603866)發(fā)布的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總共只有6頁。

也有上市公司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披露負面信息。比如,燕京啤酒(SZ000729)連續(xù)發(fā)布14年社會責任報告后,在今年發(fā)布的ESG報告中,披露了一些風險,數據平衡性有了更好的體現。

三是部分ESG相關報告缺乏目標設定和成效評估。

目標設定和成效評估是衡量上市公司ESG管理水平和績效的重要依據,也是展示上市公司ESG戰(zhàn)略和行動的有效方式。

然而,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編制ESG相關報告時,并沒有明確地設定和披露自身在ESG方面的中長期目標,或者只是提出了一些模糊或難以量化的目標,而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和進度安排。同時,也沒有對自身在ESG方面的措施和成效進行系統的評估和分析,或者只是羅列了一些數據和案例,而沒有提供相應的基準和對比。

ESG相關報告缺乏目標設定和成效評估,會導致內容不具體、不可量化、不可追溯,無法展示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果,也無法為上市公司提供ESG管理的反饋和改進機制。

比如,九牧王(SH 601566)在連續(xù)發(fā)布11份社會責任報告后,今年首次發(fā)布了ESG報告,但遺憾的是沒有厘清實質性議題,也缺乏三廢排放和碳排放數據,目標管理沒有明確細則。

四是部分ESG相關報告缺乏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溝通。

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溝通,是提高ESG相關報告質量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上市公司ESG理念的重要體現。

然而,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編制ESG相關報告時,并沒有充分地識別和回應利益相關方的期望和需求,或者只是形式化地進行了一些調查或咨詢,而沒有真正地將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和建議納入到ESG管理和信息披露中。

ESG相關報告缺乏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溝通,會導致內容不符合利益相關方期望,不滿足利益相關方需求,也不能促進利益相關方關系,無法提升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聲譽和影響力,也難以增強上市公司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互動和協作。

比如,永輝超市(SH 601933)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CSR報告),“責任采購”相關內容與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的表述幾乎完全一致,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利益相關方參與和溝通的結果;今世緣(SH 603369)2022年ESG報告的環(huán)保議題中,與其他上市公司公示“單位產值指標”不同,選擇披露“人均指標”,如人均能源消耗量、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等,其實不利于利益相關方的理解和溝通。

五是ESG相關報告還普遍缺乏第三方審計或評價。

第三方審計或評價是提高ESG相關報告可信度和透明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關注和認可的關鍵因素。

然而,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發(fā)布的ESG相關報告并沒有經過第三方審計或評價,或者只是簡單地引用了某些機構或平臺的評級結果,而沒有詳細說明評價方法和依據。

這樣的做法不利于公眾對上市公司ESG信息的核實和比較,也不利于上市公司對自身ESG管理水平的客觀反饋和改進。

不過,一些知名上市公司已經在重視這個問題。比如,中國平安(SH 601318)2022年可持續(xù)發(fā)展報告,附有權威機構出具的獨立鑒定報告,說明了鑒定的范圍、標準、方法和結論。

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是展示上市公司在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理念、目標、措施和成效的重要載體,也是吸引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關注和認可的重要途徑。目前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存在的這些問題,影響了ESG信披的質量和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ESG信披的價值和意義。

上市公司踐行ESG理念,需要從一份高質量的ESG報告開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ESG 上市公司 社會責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