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對話丁寧:大運會是讓世界認識成都最好的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31 20:11:57

“青年人應該更多地去看世界,在這樣的平臺上相互了解、加強交流,這正是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意義?!?/p>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實習記者 劉旭強    每經編輯 劉艷美

丁寧現場接受采訪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劉旭強 攝

7月31日,成都大運會乒乓球男、女團體4強名單出爐,中國隊不負眾望大獲全勝,在兩個項目中3-0輕松晉級。

而前一日,在成都FISU世界學術大會上,乒乓球奧運冠軍、大運會乒乓球項目中國代表隊副領隊丁寧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寄語青年隊員們,“面對國際大賽考驗,要擺正心態(tài)、專注賽場,打好每一場比賽”,“青年人應該更多地去看世界,在這樣的平臺上相互了解、加強交流,這正是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意義”。

“體育是彼此共同的熱愛,眾人因愛而聚”

“爭金奪銀肯定是我們參賽的主要目標,但也希望隊員們能享受比賽的過程。”丁寧眼中,大運會這類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不同于單項賽事,青年參與其中的經歷彌足珍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丁寧坦言,雖然她以運動員身份參與過眾多國際賽事,但沒參加過大運會賽事仍是她的遺憾。如今,她能以副領隊身份重返賽場,非常奇妙。“雖然身份有所轉換,但能回到很熟悉的場地里面,也見到了很多熟悉的隊員、工作人員,還是很親切的。”

回歸賽場,丁寧還見到了更多曾同臺競技的國際友人。體育是彼此共同的熱愛,眾人因愛而聚,并自然而然地貼近和交流。丁寧表示,比賽競爭只是體育一個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大家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青年人應該更多地去看世界,在這樣的平臺上相互了解、加強交流,這正是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意義。”

在比賽之外,7月28日晚,作為大運會開幕式31位火炬手之一壓軸登場,也讓丁寧深受感動。

“當我們拿著火炬往場內走的時候,整個通道兩側,所有的同學們都在給我們擊掌,為我們歡呼。那一刻,我內心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接著,火炬手們也都相互擊掌鼓勵,期待能夠把最后點燃火炬的過程完美呈現出來。

那晚,包括丁寧在內的31名火炬手共同點燃了太陽神鳥點火盤,引發(fā)空中12道火焰金芒閃射,直至點燃200米以外的火炬塔。“那是在我心里面美好的記憶。”丁寧回憶道。

“大運會是讓世界認識成都最好的機會”

在丁寧看來,大運會在成都舉行,是讓世界認識成都最好的機會。她提到,成都是非常包容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美食,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的角色。“相信這些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從成都回去后,下次還要帶著家人和朋友再來,不為比賽,而是一起領略成都的風光和文化。”

大運會賽事火熱進行中,同期舉行的還有成都FISU世界學術大會,來自世界各地的53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健康讓生命更明媚”專題進行交流討論,帶來學術盛宴。

就此,丁寧提到,體育和科學是密不可分的兩塊,兩者的融合有利于取得更高的體育水平。以她為例,“我屬于相持性的打法,需要提高耐力、精力和持久力,來支撐長時間的戰(zhàn)斗。科研人員會根據我的打法,研究制定針對性的體能和康復訓練,幫助我實現更好的競技狀態(tài)。”

相對而言,乒乓球項目技巧性更強一點,需要的是專項訓練。而籃球、足球、田徑、游泳等體能大項,對于體育科學的需求則更高、更精準。

她指出,隨著體育觀念的變化,當下,體育科學愈發(fā)成為競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專業(yè)運動團隊追求更科學的訓練方式,訓練重點從原先的技術轉變?yōu)轶w能。丁寧解釋,“如果運動員的身體狀態(tài)能突破,那么他的技術能力就可能再次突破。但如果受身體狀態(tài)和傷病困擾,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技戰(zhàn)術水平的下滑。”

丁寧認為,這一次學術大會的召開,能夠讓體育界人士在短時間涉獵到眾多前沿的科學訓練方式,學習專家、院士的研究成果,從而促進學界和業(yè)界交流了解、相互融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 體育 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