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盤龍藥業(yè),被新冠藥概念“帶飛”?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5 18:52:29

除了短暫涉足過新冠藥便無下文的瑞聯(lián)新材,陜西還有一家主打新冠藥概念的公司盤龍藥業(yè),根據以往公告看起來是要動真格的。

只不過,公司在持續(xù)高調宣傳新冠藥物專利情況下,其研發(fā)費用常年保持在3%以下,并且該藥物仍停留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專利“變現”為藥物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實際上,這是公司專利“變現率”低的一個縮影。

每經記者 張靜    實習生 夏子博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新冠藥概念股”最近又火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短暫涉足過新冠藥便無下文的瑞聯(lián)新材,陜西還有一家主打新冠藥概念的公司盤龍藥業(yè),根據以往公告看起來是要動真格的。

只不過,公司在持續(xù)高調宣傳新冠藥物專利情況下,其研發(fā)費用常年保持在3%以下,并且該藥物仍停留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專利“變現”為藥物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實際上,這是公司專利“變現率”低的一個縮影。

記者注意到,公司雖然在專利研究上沒有掉隊,但反應在“變現”上的藥物生產批文號在上市6年間僅2018年增加了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能保持業(yè)績增長六年自有其一套“玩法”。其背后依靠的一路上漲的銷售費用和旗下“明星產品”盤龍七片市占率的不斷提高。

另外,隨著新生產線建成,“嘗到甜頭”的盤龍藥業(yè)似乎仍打算繼續(xù)用銷售驅動來解決這暴漲五倍的產能。

高銷售低研發(fā)

隨著年報發(fā)布,毫無意外這是盤龍藥業(yè)營利雙增的第六年了。

根據年報,盤龍藥業(yè)2022年營業(yè)收入約9.74億元,同比增加9.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1億元,同比增加8.58%;每10股派2元。

這多虧了公司的“明星產品”盤龍七片。

根據年報,公司主導品種盤龍七片為全國獨家專利、醫(yī)保甲類品種,曾入選中藥保護品種,具有顯著抗炎鎮(zhèn)痛、改善骨代謝、促進局部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免疫力,治療作用全面,還延伸出了盤龍七藥酒等產品。根據此前2023年4月17日問詢函,報告期內盤龍七片銷售收入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4.26%、51.64%、44.06%及 44.66%。

另外,2022 年 H1 在我國城市及縣級公立醫(yī)院骨骼肌肉系統(tǒng)風濕性疾病領域中成藥市場中,盤龍七片目前已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 6.89%。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2022年報

同時,憑借著在骨關節(jié)領域的優(yōu)勢,公司中成藥制造業(yè)務可是說是“吸金機器”,毛利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20年—2022年分別為86.02%、89.76%、87.80%。

但是,超高的中成藥制造業(yè)務毛利率反映在公司凈利率上卻不明顯,公司的凈利率常年低于14%,2020—2022年分別為12.10%、10.65%、10.59%,已連續(xù)兩年下跌。

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沒有毛利率看起來那么誘人,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公司制定“一體兩翼”發(fā)展戰(zhàn)略,專注醫(yī)藥商貿及文化建設,毛利率較低的醫(yī)藥商業(yè)營收占比已連續(xù)五年上升,由2018年的21.57%到2022年的39.97%已然上漲近20%,拉低了公司綜合毛利率。

另外記者注意到,即使在銷售費用普遍高企的中醫(yī)藥企業(yè)中盤龍藥業(yè)的銷售費用仍可稱得上“夸張”。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3.63億元,同比增長8.87%,占到營業(yè)成本的42.7%。2017年至2021年,盤龍藥業(yè)銷售費用分別為1.70億元、2.38億元、2.81億元、2.63億元、3.33億元,基本一路保持增長。

其中,2022年盤龍藥業(yè)的市場推廣費高達3.24億元,較上年上漲9%,公司935名員工中568名為銷售人員,換算一下,公司銷售人員人均使用推廣費高達570萬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的研發(fā)費用。2022年公司研發(fā)費用為0.18億元,僅占到營業(yè)成本的2.1%,銷售費用是研發(fā)費用的20倍。盡管公司在年報中表示計劃每年按營業(yè)收入3%左右的比例投入,但對于一家醫(yī)藥企業(yè)來說,想要實現藥物創(chuàng)新似乎投入并不夠。

但是,實際上公司在專利研究上并沒有掉隊,研發(fā)上的“忽視”更多反應在了藥物“落地”方面。

根據年報,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 57 項專利,較上年增長14項,其中授權發(fā)明專利增長6項至28項,授權外觀設計專利增長8項至29項,

而體現藥物“落地”層面的生產批文號公司在上市6年間僅2018年增加了一個。具體來看,2017年年報顯示,盤龍藥業(yè)生產的藥品共涉及9個劑型、73個藥品生產批準文號和3個保健品品種。截至2022年報,公司當前生產范圍為 19 個劑型、74 個藥品生產批準文號,1 個保健食品和 1 個保健用品。

新冠藥進度緩慢

事實上,盡管公司研發(fā)資金常年保持了3%以下,生產批文6年僅增加一個,但是卻沒有錯過這場醫(yī)藥股的上漲,在此期間大出了一把風頭。

2022年3月,公司在回答匿名投資者問題時表示,公司計劃與陜西省中醫(yī)研究院,將新冠期間陜西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特批的醫(yī)院制劑“清瘟護肺顆粒”用于預防治療新冠經典名方,通過本次可轉債募投項目院內制劑集中配置平臺進行聯(lián)合開發(fā)。

不僅如此,第二個更為重磅的消息在幾天后披露。公司表示,“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開發(fā)”項目中所合成的3CL蛋白酶抑制劑與PROTACs目前已申請中、美、日等國專利,初步構建了抗新冠病毒藥物專利池,目前仍在臨床前研究階段。

中醫(yī)藥在疫情防控治療中發(fā)揮越來越大作用的情況下,這個“恰逢其時”的“重磅炸彈”瞬間點燃了股市,公司從2022年3月16日開始了數板路,至4月6日出現連續(xù)12個漲停板,其中7個是一字板,股價從3月15日的26.96元/股一路走高至4月6日的74.67元/股,短時間迅速暴漲2.77倍。

然而,這趟潮水來得快,去得也快。公司在一個月內股價迅速又從高點76元/股迅速殺跌至35元/股附近,股價腰斬。

在此期間,公司發(fā)布公告稱,公司監(jiān)事何俊先生之子何侃先生于2022年3月2日買入了公司股票300股,并于2022年3月28日賣出了公司股票300股,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親屬不得在窗口期買賣公司股票的相關規(guī)定,并且構成短線交易行為。截至公告披露日,何侃先生已將本次短線交易所得收益 10797元全部上交公司。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新冠藥物研發(fā)進度也有些緩慢。

根據公司2022年報及2023年1月11日在問答中的回復,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項目歷經一年仍處在臨床前研究階段。

根據醫(yī)藥從業(yè)人員表示,臨床前研究屬基礎研究有很大不確定性,完成體內體外的臨床前研究后方可進入一期到四期的臨床研究,離藥物上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疫情影響的淡去,新冠藥物價值已不斷走低。

公司對此的回應是,雖然目前全球范圍的新冠疫情管控基本放開,但是新型冠狀病毒并未消失,且不斷出現新的變異毒株,對于大量特殊人群仍需要有效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因此公司與陜西科技大學梁承遠博士團隊共同研發(fā)的“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開發(fā)”項目有一定的市場價值。

可以看出,公司對于新冠藥物并不打算輕易放手,并且新冠藥物的研發(fā)確實仍在為公司帶來好處。

最近,隨著最近第二輪疫情的消息傳出,帶火了一眾“新冠藥概念股”,盤龍藥業(yè)昨天4月24日漲停,而新冠疫情究竟是否會造成長期影響也極大程度關乎著盤龍藥業(yè)本次有關新冠藥物的“豪賭”命運。

五倍產能如何消化

2017年公司IPO上市時曾募集凈額1.84億元用于建設生產線、研發(fā)中心和營銷網絡等擴建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但根據2021年公告,三個項目由于西渝高鐵線路及新冠疫情影響均有不同程度延期。

這也受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在最新一輪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審核問詢中,深交所要求公司列示首發(fā)及可轉債募集資金使用最新進展情況,說明可轉債募投項目進展緩慢的原因,與預期進度是否存在重大差異;發(fā)行人貨幣資金余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相關資金是否已作出使用安排;結合上述情況說明本次募集資金的必要性及補充流動資金規(guī)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根據公司2023年4月21日發(fā)表的報告中稱,盡管公司截止期末已在生產線擴建項目超額投資達到1.21億元,但項目建成時間一再延期,原計劃于 2019 年 6 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直到2022年底項目方才完工并投入使用,整整晚了三年半,并且截止報告期內仍未產生收益。

另外兩個項目則更為落后。根據報告,研發(fā)中心根據報告已基本完工,營銷網絡則被公司終止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并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官網

記者注意到,本次新建生產線項目建成后產能將得到大幅提升,投產后公司產能規(guī)模將會由原先的10億提高到50億。

但是如何消化這暴漲的產能成了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此,公司給出的答案是加大銷售。公司此前在問答中表示,新生產線建成后,公司將加大市場營銷,以銷定產,以產促銷,根據市場需求,最大化利用設備使用率,使整個生產線滿負荷運行。

具體來看,公司表示面對新生產線投產后的產能優(yōu)勢轉換,一是計劃在現有渠道的基礎上做穩(wěn)定升級,加大對空白市場的挖掘建設開發(fā);二是豐富完善產品管線及營銷渠道,增加連鎖藥店的開發(fā)力度;三是在院內制劑項目上集中發(fā)力,將“陜西獲批的院內制劑配置中心”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四是隨著藥品注冊制度從“捆綁制”向“上市許可證持有人制度”轉型,我們也積極拓展受托生產業(yè)務。通過以上幾個方面最終達到新項目產能利用率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3月24日回答國家開展中成藥帶量采購問題時曾表示公司主導品種沒有納入集采,而這勢必會對公司消化產能造成一些影響。

雖然翻了五倍的業(yè)績想象空間確實很誘人,但實際上公司2022年營收也還不到10億,能否將這擴張5倍的產能轉化為公司實打實的業(yè)績仍有待后續(xù)觀察。

就以上問題,記者致電盤龍藥業(yè)董秘辦希望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對方電話始終處于無法接通狀態(tài)。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藥概念股”最近又火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短暫涉足過新冠藥便無下文的瑞聯(lián)新材,陜西還有一家主打新冠藥概念的公司盤龍藥業(yè),根據以往公告看起來是要動真格的。 只不過,公司在持續(xù)高調宣傳新冠藥物專利情況下,其研發(fā)費用常年保持在3%以下,并且該藥物仍停留在臨床前研究階段,專利“變現”為藥物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實際上,這是公司專利“變現率”低的一個縮影。 記者注意到,公司雖然在專利研究上沒有掉隊,但反應在“變現”上的藥物生產批文號在上市6年間僅2018年增加了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能保持業(yè)績增長六年自有其一套“玩法”。其背后依靠的一路上漲的銷售費用和旗下“明星產品”盤龍七片市占率的不斷提高。 另外,隨著新生產線建成,“嘗到甜頭”的盤龍藥業(yè)似乎仍打算繼續(xù)用銷售驅動來解決這暴漲五倍的產能。 高銷售低研發(fā) 隨著年報發(fā)布,毫無意外這是盤龍藥業(yè)營利雙增的第六年了。 根據年報,盤龍藥業(yè)2022年營業(yè)收入約9.74億元,同比增加9.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1億元,同比增加8.58%;每10股派2元。 這多虧了公司的“明星產品”盤龍七片。 根據年報,公司主導品種盤龍七片為全國獨家專利、醫(yī)保甲類品種,曾入選中藥保護品種,具有顯著抗炎鎮(zhèn)痛、改善骨代謝、促進局部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免疫力,治療作用全面,還延伸出了盤龍七藥酒等產品。根據此前2023年4月17日問詢函,報告期內盤龍七片銷售收入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26%、51.64%、44.06%及44.66%。 另外,2022年H1在我國城市及縣級公立醫(yī)院骨骼肌肉系統(tǒng)風濕性疾病領域中成藥市場中,盤龍七片目前已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6.89%。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2022年報 同時,憑借著在骨關節(jié)領域的優(yōu)勢,公司中成藥制造業(yè)務可是說是“吸金機器”,毛利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20年—2022年分別為86.02%、89.76%、87.80%。 但是,超高的中成藥制造業(yè)務毛利率反映在公司凈利率上卻不明顯,公司的凈利率常年低于14%,2020—2022年分別為12.10%、10.65%、10.59%,已連續(xù)兩年下跌。 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沒有毛利率看起來那么誘人,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其一,公司制定“一體兩翼”發(fā)展戰(zhàn)略,專注醫(yī)藥商貿及文化建設,毛利率較低的醫(yī)藥商業(yè)營收占比已連續(xù)五年上升,由2018年的21.57%到2022年的39.97%已然上漲近20%,拉低了公司綜合毛利率。 另外記者注意到,即使在銷售費用普遍高企的中醫(yī)藥企業(yè)中盤龍藥業(yè)的銷售費用仍可稱得上“夸張”。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3.63億元,同比增長8.87%,占到營業(yè)成本的42.7%。2017年至2021年,盤龍藥業(yè)銷售費用分別為1.70億元、2.38億元、2.81億元、2.63億元、3.33億元,基本一路保持增長。 其中,2022年盤龍藥業(yè)的市場推廣費高達3.24億元,較上年上漲9%,公司935名員工中568名為銷售人員,換算一下,公司銷售人員人均使用推廣費高達570萬元。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的研發(fā)費用。2022年公司研發(fā)費用為0.18億元,僅占到營業(yè)成本的2.1%,銷售費用是研發(fā)費用的20倍。盡管公司在年報中表示計劃每年按營業(yè)收入3%左右的比例投入,但對于一家醫(yī)藥企業(yè)來說,想要實現藥物創(chuàng)新似乎投入并不夠。 但是,實際上公司在專利研究上并沒有掉隊,研發(fā)上的“忽視”更多反應在了藥物“落地”方面。 根據年報,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57項專利,較上年增長14項,其中授權發(fā)明專利增長6項至28項,授權外觀設計專利增長8項至29項, 而體現藥物“落地”層面的生產批文號公司在上市6年間僅2018年增加了一個。具體來看,2017年年報顯示,盤龍藥業(yè)生產的藥品共涉及9個劑型、73個藥品生產批準文號和3個保健品品種。截至2022年報,公司當前生產范圍為19個劑型、74個藥品生產批準文號,1個保健食品和1個保健用品。 新冠藥進度緩慢 事實上,盡管公司研發(fā)資金常年保持了3%以下,生產批文6年僅增加一個,但是卻沒有錯過這場醫(yī)藥股的上漲,在此期間大出了一把風頭。 2022年3月,公司在回答匿名投資者問題時表示,公司計劃與陜西省中醫(yī)研究院,將新冠期間陜西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特批的醫(yī)院制劑“清瘟護肺顆?!庇糜陬A防治療新冠經典名方,通過本次可轉債募投項目院內制劑集中配置平臺進行聯(lián)合開發(fā)。 不僅如此,第二個更為重磅的消息在幾天后披露。公司表示,“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開發(fā)”項目中所合成的3CL蛋白酶抑制劑與PROTACs目前已申請中、美、日等國專利,初步構建了抗新冠病毒藥物專利池,目前仍在臨床前研究階段。 中醫(yī)藥在疫情防控治療中發(fā)揮越來越大作用的情況下,這個“恰逢其時”的“重磅炸彈”瞬間點燃了股市,公司從2022年3月16日開始了數板路,至4月6日出現連續(xù)12個漲停板,其中7個是一字板,股價從3月15日的26.96元/股一路走高至4月6日的74.67元/股,短時間迅速暴漲2.77倍。 然而,這趟潮水來得快,去得也快。公司在一個月內股價迅速又從高點76元/股迅速殺跌至35元/股附近,股價腰斬。 在此期間,公司發(fā)布公告稱,公司監(jiān)事何俊先生之子何侃先生于2022年3月2日買入了公司股票300股,并于2022年3月28日賣出了公司股票300股,違反了上市公司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親屬不得在窗口期買賣公司股票的相關規(guī)定,并且構成短線交易行為。截至公告披露日,何侃先生已將本次短線交易所得收益10797元全部上交公司。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新冠藥物研發(fā)進度也有些緩慢。 根據公司2022年報及2023年1月11日在問答中的回復,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項目歷經一年仍處在臨床前研究階段。 根據醫(yī)藥從業(yè)人員表示,臨床前研究屬基礎研究有很大不確定性,完成體內體外的臨床前研究后方可進入一期到四期的臨床研究,離藥物上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疫情影響的淡去,新冠藥物價值已不斷走低。 公司對此的回應是,雖然目前全球范圍的新冠疫情管控基本放開,但是新型冠狀病毒并未消失,且不斷出現新的變異毒株,對于大量特殊人群仍需要有效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因此公司與陜西科技大學梁承遠博士團隊共同研發(fā)的“冠狀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開發(fā)”項目有一定的市場價值。 可以看出,公司對于新冠藥物并不打算輕易放手,并且新冠藥物的研發(fā)確實仍在為公司帶來好處。 最近,隨著最近第二輪疫情的消息傳出,帶火了一眾“新冠藥概念股”,盤龍藥業(yè)昨天4月24日漲停,而新冠疫情究竟是否會造成長期影響也極大程度關乎著盤龍藥業(yè)本次有關新冠藥物的“豪賭”命運。 五倍產能如何消化 2017年公司IPO上市時曾募集凈額1.84億元用于建設生產線、研發(fā)中心和營銷網絡等擴建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但根據2021年公告,三個項目由于西渝高鐵線路及新冠疫情影響均有不同程度延期。 這也受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在最新一輪特定對象發(fā)行股票審核問詢中,深交所要求公司列示首發(fā)及可轉債募集資金使用最新進展情況,說明可轉債募投項目進展緩慢的原因,與預期進度是否存在重大差異;發(fā)行人貨幣資金余額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相關資金是否已作出使用安排;結合上述情況說明本次募集資金的必要性及補充流動資金規(guī)模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根據公司2023年4月21日發(fā)表的報告中稱,盡管公司截止期末已在生產線擴建項目超額投資達到1.21億元,但項目建成時間一再延期,原計劃于2019年6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直到2022年底項目方才完工并投入使用,整整晚了三年半,并且截止報告期內仍未產生收益。 另外兩個項目則更為落后。根據報告,研發(fā)中心根據報告已基本完工,營銷網絡則被公司終止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并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yè)官網 記者注意到,本次新建生產線項目建成后產能將得到大幅提升,投產后公司產能規(guī)模將會由原先的10億提高到50億。 但是如何消化這暴漲的產能成了市場最為關心的問題。 對此,公司給出的答案是加大銷售。公司此前在問答中表示,新生產線建成后,公司將加大市場營銷,以銷定產,以產促銷,根據市場需求,最大化利用設備使用率,使整個生產線滿負荷運行。 具體來看,公司表示面對新生產線投產后的產能優(yōu)勢轉換,一是計劃在現有渠道的基礎上做穩(wěn)定升級,加大對空白市場的挖掘建設開發(fā);二是豐富完善產品管線及營銷渠道,增加連鎖藥店的開發(fā)力度;三是在院內制劑項目上集中發(fā)力,將“陜西獲批的院內制劑配置中心”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四是隨著藥品注冊制度從“捆綁制”向“上市許可證持有人制度”轉型,我們也積極拓展受托生產業(yè)務。通過以上幾個方面最終達到新項目產能利用率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3月24日回答國家開展中成藥帶量采購問題時曾表示公司主導品種沒有納入集采,而這勢必會對公司消化產能造成一些影響。 雖然翻了五倍的業(yè)績想象空間確實很誘人,但實際上公司2022年營收也還不到10億,能否將這擴張5倍的產能轉化為公司實打實的業(yè)績仍有待后續(xù)觀察。 就以上問題,記者致電盤龍藥業(yè)董秘辦希望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對方電話始終處于無法接通狀態(tài)。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