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9 15:38:40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12月19日發(fā)布研報稱:給予公用事推薦(維持)評級。
電力:新型電力系統(tǒng)亟需增加調節(jié)能力,現階段火電仍需發(fā)揮壓艙石作用: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裝機大幅增加,電力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不足,對電力安全穩(wěn)定供應帶來較大影響。為增加調節(jié)能力并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的新型電力系統(tǒng),國家及多地出臺政策支持新建火電、火電靈活性改造、新能源配儲以及新建獨立儲能等。短期來看,火電投資已有提速趨勢,現階段仍需發(fā)揮壓艙石的作用,由主體性電源向調節(jié)性電源有序轉變。預計2022-2024年煤電新增裝機140GW,十四五期間火電靈活性改造200GW;中長期來看,隨著新型電力系統(tǒng)建設不斷完善,消納能力提升支持新能源長期增長空間。
火電:保供能力仍然重要,火電裝機及靈活性改造有望加速。進入十四五,特別是2022年以來電力供需形勢趨緊,火電保供作用凸顯。今年以來,山東、甘肅已指定容量電價補償政策;國家能源局也明確提出,各地結合電力市場發(fā)展情況和實際需要,探索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償機制;《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工作方案》發(fā)布,結合了2022年合同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調整后更加明確合理,也更具有執(zhí)行力。我們預計容量電價出臺以及長協煤價下降有望改善火電盈利能力,推動新增裝機以及靈活性改造加速。
新能源:風電招標持續(xù)高景氣,新增裝機有望重回高增長:雖然今年以來新增裝機增速放緩,但從前瞻指標招標量來看,前三季度國內招標量已達76.3GW,同比增長82.1%,10月招標量4.89GW。隨著疫情緩解、產業(yè)鏈持續(xù)降本,以及大基地、海風項目持續(xù)推進,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預計2023-2025年國內年均新增裝機60-70GW。光伏集中式+分布式并舉,新增裝機有望持續(xù)高增長。前三季度我國集中式光伏新增172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533萬千瓦,分布式占據前三季度新增裝機的2/3。根據光伏協會預測,2022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85-100GW,同比增長55%-82%;2023-2025年新增裝機呈遞增趨勢。
燃氣:經濟復蘇疊加價格下行,近期天然氣需求有望企穩(wěn)回升:今年以來燃氣消費下滑主要受到經濟下行及燃氣價格高漲等因素的影響。隨著疫情防控有所放開,以及二十大后續(xù)穩(wěn)增長政策發(fā)力,有利于市場需求恢復和經濟循環(huán)暢通。此外,國內國際氣價較年內高點已大幅回落,近期燃氣需求有望企穩(wěn)回升。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全國火電轉型新能源龍頭國電電力(600795.SH)、華能國際(600011.SH),全國綠電龍頭三峽能源(600905.SH)、龍源電力(001289.SZ),燃氣龍頭九豐能源(605090.SH)、新奧股份(600803.SH)。
風險提示:裝機規(guī)模不及預期;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新項目造價上升;煤炭價格持續(xù)高位;上網電價下調;行業(yè)競爭加劇的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梅西,封王!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