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9 00:28:08
每經編輯 段煉
據中國基金報,8月18日,記者從多處了解到,多家私募機構收到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發(fā)出的《關于落實反制要求并完善相關機制的通知》, 通知要求私募機構要嚴格落實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采取的制裁措施 。
對于該通知對行業(yè)的影響,多位私募業(yè)內人士表示, 剛收到通知,一定會堅決配合執(zhí)行,但具體落實措施細則和影響還尚未可知 。
據央視新聞8月5日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執(zhí)意竄臺,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wěn)定。針對佩洛西惡劣挑釁行徑,中方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采取制裁措施 。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中基協:私募機構要嚴格落實
對佩洛西采取的制裁措施
據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中基協近日發(fā)出《關于落實反制要求并完善相關機制的通知》,通知要求私募機構要嚴格落實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采取的制裁措施。
上述通知的落款時間為8月17日。通知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jiān)督管理暫行辦法》等規(guī)定,從事私募基金業(yè)務,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規(guī)定我國境內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執(zhí)行國務院有關部門采取的反制措施。
通知要求,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yè)人員等應當嚴格落實上述要求,禁止同相關人員進行交易。同時,管理人應當在宣傳推介、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流程、機制,主動關注和嚴格落實《反外國制裁法》規(guī)定及具體反制措施。
據中國基金報,對于該通知對行業(yè)的影響,多位私募業(yè)內人士表示,剛收到通知,一定會堅決配合執(zhí)行,但具體落實措施細則和影響還尚未可知。
據環(huán)球網此前報道,中方的制裁目前沒有說明具體措施,這恰恰表明了制裁的范圍可能會很廣。完全可以預期的是,但凡佩洛西及其直系家屬在經商過程中,任何與中國相關聯的利益紐帶,發(fā)現一個就一定會被斬斷一個。佩洛西家族不僅現在的生意受損,將來所有在中國開拓市場的美國或第三方國家的商業(yè)公司,對佩洛西家族都會像躲瘟神一樣避著點走。中方的制裁決不會是象征性的。
據悉,去年6月1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
該法第三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 外國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以各種借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我國進行遏制、打壓,對我國公民、組織采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國內政的,我國有權采取相應反制措施 。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決定將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制定、決定、實施本法第三條規(guī)定的歧視性限制措施的個人、組織列入反制清單。
除根據該法規(guī)定列入反制清單的個人、組織以外, 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可以決定對列入反制清單個人的配偶和直系親屬、列入反制清單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由列入反制清單個人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組織以及由列入反制清單個人和組織實際控制或者參與設立、運營的組織采取反制措施 。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對上述個人、組織采取一種或多種措施。比如不予簽發(fā)簽證、不準入境、注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查封、扣押、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禁止或者限制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還有其他必要措施。
早在去年1月,我國決定對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等28人實施制裁,這些人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他們及其關聯企業(yè)、機構也已被限制與中國打交道、做生意。
起底佩洛西涉華資產
據央視新聞,美國媒體爆料稱,佩洛西竄訪臺灣的專機上多出了一位不在訪客名單上面的“幽靈人”——她的兒子小保羅·佩洛西!
據報道,佩洛西的兒子卷入了一場聯邦調查局正在調查的丑聞中。
雖然佩洛西急忙否認自己在濫用公款為家族謀利,但兒子的商業(yè)活動對象與此次行程的完美吻合似乎說明了一切……
據新京報,投資基金是佩洛西家族在華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投資多與Matthews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nagement(后文簡稱“Matthews”)這一咨詢公司和佩洛西的密友威廉·漢布雷希特密切相關。
綜合佩洛西的傳記、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文件以及近十幾年來的媒體報道,漢布雷希特與佩洛西在上世紀70年代相識,此后兩個家庭過往甚密,其子小保羅·佩洛西則在2009年到2012年期間在由漢布雷希特控制的WR Hambrecht + Co.就職。
漢布雷希特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從事對華投資業(yè)務,是佩洛西和民主黨的“金主”之一,也是佩洛西丈夫保羅·佩洛西的投資伙伴。過去十幾年來,佩洛西多次邀請漢布雷希特參與美國國會的經濟會議和論壇活動,稱其為國會兩黨的重要“智囊”。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文件以及美國金融科技公司Wallmine披露的信息,2007年起,保羅·佩洛西成為Matthews的董事。漢布雷希特則早在1998年就通過其家族信托Hambrecht 1980 Revocable Trust持有該公司10%到25%之間的股份,漢布雷希特與City National Corporation、保羅·馬修斯、馬克·沃爾德·海德利一起,成為Matthews的四大實際控制人。
此后的十幾年來,保羅·佩洛西與Matthews一直有利益關系。根據最近的佩洛西財務公開報告,保羅·佩洛西2021年依然收著來自Matthews的分紅。
根據公開信息分析,Matthews通過其附屬公司和子公司投資以及直接投資的方式,在華投資了上百億美元。據銘基亞洲的官網信息,該公司是Matthews的附屬公司,其投資行為受Matthews全權指導。該公司運營著包括中國紅利基金、中國小企業(yè)基金、亞洲股息基金、太平洋老虎基金等十余支基金,我國國內的科技、能源、房地產、互聯網等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是這些基金的重點投資對象。
截至2022年7月31日,銘基亞洲管理著172億美元的資產。而Matthews的全資控股子公司,銘基環(huán)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則負責這些基金的“顧問和機構聯絡”。
The China Fund是在我國境內運營的一家外資投資公司,根據其官網信息,Matthews對其進行全權投資指導。截至2022年7月21日,該公司運營著近1.6億美元的資產,主要投資我國的通信、醫(yī)療、房地產等行業(yè)的企業(yè)。
此外,根據公開的數據,Matthews還在國內直接投資了我國交通基建、醫(yī)療器械、生物制藥等行業(yè)的多家上市企業(yè)。
有意思的是,8月5日外交部宣布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制裁之后,8月7日,銘基亞洲發(fā)布了一篇聲明,表示近期媒體對該公司進行了“不實報道”。該聲明回避了多年以來的保羅·佩洛西和威廉·漢布雷希特與Matthews及其旗下投資的關系,著重強調了佩洛西夫婦與其子公司和附屬公司沒有直接關系,例如銘基環(huán)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不是由佩洛西夫婦“設立”、兩人也不是銘基亞洲的“股東”,銘基亞洲和銘基環(huán)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運營管理另有其人等。
與佩洛西家族在華業(yè)務相關的企業(yè)還有環(huán)球禮賓大使公司,該公司由佩洛西另一位朋友文森特·沃爾芬頓設立,該公司為在世界各地旅行的富人來中國旅行提供豪華轎車服務,自2008年起就在中國運營了。根據最近的財務公開信息,截至2021年,佩洛西家族仍持有該公司的資產。
國會山股神?
據第一財經報道,根據“2022全球億萬富豪榜”, 保羅·佩洛西的身家約為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億元)。
保羅·佩洛西與南希·佩洛西在大學期間相識,結婚后兩人從美國首都華盛頓搬到加州,育有5個子女。
南希·佩洛西也是國會山最富有的議員之一。根據國會每年公布的財務數據,2010年,佩洛西夫婦的資產就已經超過1億美元。在2020年之后,她的資產開始快速飆升。
據環(huán)球時報,《紐約郵報》報道,自2007年以來, 佩洛西一家僅通過投資臉書等5家大型科技公司就獲得560萬到3040萬美元的收益 。專門追蹤競選資金和游說數據的華盛頓非營利組織“公開秘密”披露, 佩洛西的財富從2004年的4100萬美元增加到現在的近1.15億美元 。
值得關注的是,據環(huán)球網7月17日援引美國??怂剐侣劸W、美國《紐約郵報》16日的報道,在美國國會就一份包括芯片制造業(yè)補貼的法案投票前,有美媒發(fā)現,根據南希·佩洛西辦公室發(fā)布的一份文件,佩洛西的丈夫保羅前幾周就已購買了美國芯片企業(yè)英偉達100萬至500萬美元的股票。
《紐約郵報》稱,這份財務文件顯示,保羅·佩洛西于6月17日購入了2萬股英偉達公司股票,價值100萬至500萬美元。同時報道注意到,他還出售了在美國蘋果公司和Visa公司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佩洛西及其家人的投資行為此前也引發(fā)爭議。“今日俄羅斯”(RT)新聞網去年10月報道,美國投資客從政界人士的股票交易中發(fā)現了新的“財富密碼”: 根據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公布的交易記錄,其家人所進行的證券投資大都穩(wěn)賺不賠 。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京報、中國基金報、澎湃新聞、環(huán)球網、環(huán)球時報、第一財經、公開資料等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