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6 20:26:59
每經編輯 段煉 蓋源源
目前,俄烏沖突仍在持續(xù),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5日早上,俄軍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摧毀了烏克蘭軍方的指揮所,并向尼古拉耶夫兩所主要大學發(fā)射了至少10枚導彈。
此外,俄羅斯國防部16日發(fā)布公告稱,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視察了在烏克蘭執(zhí)行特別軍事行動任務的俄軍“南部”和“中央”部隊集團。
俄國防部消息稱,紹伊古聽取了關于當前戰(zhàn)場局勢以及俄軍戰(zhàn)斗任務進展的報告。紹伊古要求部隊在各個方向進一步加強行動。
據央視新聞,根據俄羅斯社會意見基金會7月15日公布的民意調查數據,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獲得了79%俄羅斯民眾的信任。
據介紹,有79%的俄羅斯人表示信任總統(tǒng),13%的人表示不信任總統(tǒng),剩下的受訪者則表示難以回答。另外在調查中有81%的人認為普京在總統(tǒng)職位上的工作表現(xiàn)“相當好”。
據央視新聞,塔斯社報道,一架安-2輕型飛機當地時間7月15日夜間在俄羅斯南部庫班地區(qū)墜毀,一名駕駛員和一名乘客死亡。報道稱飛機撞到輸電線塔后墜落,初步判斷應為駕駛員操作失誤造成了事故。
據央視新聞援引烏克蘭獨立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16日4時左右,位于烏克蘭南部的尼古拉耶夫傳出爆炸聲。隨后在5時許,同樣位于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也傳出爆炸聲。爆炸還引發(fā)大火。
目前烏克蘭官方還沒有通報詳細情況。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烏克蘭尼古拉耶夫軍政管理局負責人稱,俄軍15日向尼古拉耶夫兩所主要大學發(fā)射了至少10枚導彈。有俄羅斯軍事媒體稱,導彈擊中的大學被烏克蘭國民警衛(wèi)隊占據。此外,有烏軍官員稱,烏軍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打擊了俄軍彈藥庫和補給線。
烏防長:烏方保證不使用海馬斯
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當地時間15日,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通報,俄軍繼續(xù)打擊多處烏軍設施。其中,俄軍14日利用?;翱趶健毖埠綄棿驌袅宋挥跒蹩颂m中部城市文尼察的一處烏軍建筑。當時烏克蘭軍官正同外國武器供應方的代表就武器供應問題舉行會議。不過通報并未說明在場外國人的具體身份。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1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消息稱,首批M270型多管火箭炮系統(tǒng)已運抵烏克蘭,但他沒有說明部署前線的時間以及這批武器由哪個國家提供。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此外,烏克蘭國防部發(fā)言人同一天表示,借助美國等西方國家提供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等武器,烏方在近幾周內打擊了多處俄方軍事后勤設施及補給線等。
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5日,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烏方已保證不使用“海馬斯”火箭炮系統(tǒng)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這是烏克蘭從美國獲取這一裝備的前提條件。
據烏克蘭UNIAH通訊社當地時間15日報道,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說,他此前并非表示將向南部地區(qū)發(fā)起進攻,他的表態(tài)被誤解了。列茲尼科夫強調,他沒有說烏克蘭要組建一支百萬大軍,英語不是他的母語,列茲尼科夫對記者誤會了他的表態(tài)感到抱歉。
早些時候列茲尼科夫在接受《泰晤士報》采訪時說,烏克蘭總統(tǒng)已經命令武裝部隊總司令制定奪回烏南部地區(qū)的作戰(zhàn)計劃。
俄羅斯國防部15日公布戰(zhàn)報說,俄軍對烏方指揮所進行了打擊。烏軍則表示打擊了俄軍彈藥庫和補給線。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最新戰(zhàn)報,俄軍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摧毀了烏克蘭軍方的指揮所。
頓涅茨克當地武裝14日稱,已與俄軍共同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qū)索列達爾附近的兩個定居點。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14日發(fā)布安全警告稱,烏克蘭各地安全局勢繼續(xù)充滿不可預測性,敦促美國公民不要前往烏克蘭,烏克蘭境內的美國人則應立即離開。
15日,俄新社援引盧甘斯克武裝力量相關人士的話稱,俄軍與盧甘斯克武裝力量以及頓涅茨克武裝力量,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qū)烏軍從索列達爾和謝韋爾斯克兩地撤退的幾乎所有路線。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盧甘斯克武裝稱,烏軍仍能從謝韋爾斯克撤離,不過只能是以小組形式向索列達爾方向撤離。同一天,塔斯社援引頓涅茨克武裝力量相關人士的表態(tài)報道稱,烏克蘭軍方仍在謝韋爾斯克部分地區(qū)進行防御,頓涅茨克武裝力量正在對城市東部區(qū)域進行清理。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據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15日通報稱,為了完全控制頓涅茨克地區(qū),俄軍增強了在該地區(qū)炮擊轟炸的頻率。烏軍稱,俄軍當天發(fā)動攻擊試圖控制從利西昌斯克到巴赫穆特的公路,并對索列達爾以東的兩處村莊實施突襲行動,不過俄軍當天的行動未獲成功,被烏軍擊退。
歐盟委員會15日公布新一輪對俄羅斯制裁方案,包括禁止從俄進口黃金、加強軍民兩用及高端技術出口管控等措施,但未涉及備受關注的天然氣領域。
根據歐盟委員會當天發(fā)布的新聞公告,這份被稱之為“維持與調整”的制裁方案旨在維持和加強歐盟對俄實施的六輪制裁措施的有效性。最新制裁方案提議,將當前的對俄制裁措施延長六個月,直至2023年1月,之后再進行審查。
該制裁方案還指出,歐盟對俄制裁不以任何方式針對第三方與俄羅斯之間的農產品貿易。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對俄制裁已接近極限,本次新一輪制裁提議不論是在措施還是力度方面均有限,因此更多應被視為是補充性制裁措施。與此前出臺的六輪制裁方案不同,歐盟方面也未將其稱之為“第七輪制裁方案”。
根據歐盟規(guī)定,歐盟委員會的提議需經27個成員國一致批準通過才能正式生效,預計各國代表將在下周就此提議進行討論。
編輯|段煉 杜恒峰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