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9 22:23:39
如今,汽車產業(yè)正在朝“智能化”加速行駛。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到2030年,我國銷售新車聯網比率將達到100%,聯網汽車銷售規(guī)模將達到3800萬輛。
對智能汽車來說,聯網只是第一步,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系統(tǒng)才是汽車邁向“智能化”的核心所在。而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等汽車電子產品是自動駕駛的關鍵零部件,其市場規(guī)模也在持續(xù)增長。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預測,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guī)模將在2023年達到3550億美元,2018年-202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高達8.4%。
面對這個不斷擴大的“蛋糕”,國內有不少廠商選擇了主動出擊。早在2015年,歐菲光(002456,SZ)就進軍了智能汽車領域,目前已形成包括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在內的豐富產品矩陣。
2021年,歐菲光智能汽車類產品實現營收10.25億元,同比增長32.02%??梢钥吹?,“汽車智能化”浪潮正在為歐菲光打開長期增長的空間。
智能化浪潮之下,汽車電子需求提升
汽車電子,是安裝在汽車中的電子元器件和電子設備的總稱。
在汽車“智能化”升級的驅動之下,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據賽迪智庫數據,上世紀70年代,乘用車汽車電子成本在整車成本中占比僅有3%,但2015年這一比例已經提高到了40%左右,預計2025年將達到60%。
成本占比的提升,意味著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據中汽協預計,到2022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1399億元,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9783億元。
具體來看,自動駕駛成為了汽車邁向“智能化”的重要方向。據了解,自動駕駛分為L1-L5五個等級,級別越高則自動化水平越高,其中L1是輔助駕駛,L2是半自動駕駛,L3是高度自動駕駛,L4是超高度自動駕駛,L5是全自動駕駛。
浙商證券一份研報表示,預計2025年與2030年,L2/L3新車占比將分別達到50%與70%,2030年L4占比將達到20%。
ICV Tank也預測稱,2026年L2和L3級別乘用車銷量將達到5711萬輛和172萬輛,五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6%和115%。
對汽車來說,想實現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就需要更多的傳感器來幫它實現對周圍環(huán)境的實時感知,獲得周圍物體的輪廓和距離,這樣才能實現自動躲避障礙、自動導航等功能。
因此,不斷提升的自動駕駛滲透率和自動駕駛等級,將催生對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強勁需求。據華安證券測算,L1級別需要攝像頭1~4顆、毫米波雷達1顆、超聲波雷達4顆,L2級別需要攝像頭3~8顆、毫米波雷達5顆、超聲波雷達12顆,L3級別不僅需要攝像頭8~12顆、毫米波雷達5~8顆、超聲波雷達12顆,還需要激光雷達1~3顆。
歐菲光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yōu)勢,深度布局了智能駕駛、車身電子和智能座艙,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逐步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搭建多元化的產品矩陣,將讓歐菲光受益于行業(yè)發(fā)展的紅利。
汽車電子“接力跑”,布局構筑“護城河”
據了解,目前消費電子已經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期。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3.548億部,同比增長5.7%。
智能汽車行業(yè)卻依然有廣闊的增長空間,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智能化的主要載體,銷量仍在迅猛增長。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達到20%。
在這種背景下,歐菲光對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實際上是一種“接力跑”,讓公司擁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2015年開始,歐菲光進軍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成為了國內整車廠商的“Tier1”(車廠一級供應商,即產品直接供應整車廠的零部件供應商)。
2018年,歐菲光收購了富士天津鏡頭工廠,強化了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目前,歐菲光已經取得超過20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并在進行國外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
憑借及時的布局,歐菲光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比如公司的短距毫米波雷達產品,能實現近場、低速檢測,各項指標處于業(yè)內領先水平,在探測范圍、速度、角度等方面也超越了超聲波傳感器,能讓汽車準確判斷周圍環(huán)境、減少擦碰等情況。在車身電子、智能座艙等領域,歐菲光也有更高性價比或技術領先的業(yè)務優(yōu)勢。
除了汽車領域,歐菲光還憑借優(yōu)勢的光學技術和生產制造自動化能力,布局了智能家居、VR/AR、掃地機器人、運動相機、工業(yè)及醫(yī)療相關產品等領域的光學鏡頭、影像模組、光機模組和整機組裝等環(huán)節(jié)。
這種多元化的業(yè)務布局,或將為歐菲光的長期增長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文/安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