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8 15:26:14
每經編輯 孫志成 易啟江
疫情以來,大多數發(fā)達國家的新生兒出生數量大幅下降。如在2020年,美國的生育率達到了歷史最低,法國在當年出生的人口數量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最少的。
但世界上有一個角落例外,就是北歐國家,這些國家的人不但在疫情期間繼續(xù)生孩子,甚至還迎來嬰兒潮。
據《國家地理雜志》的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芬蘭的出生人數增長7%,丹麥和挪威的出生人數分別增長3%和5%,瑞典增加1%。最努力的是冰島,2021年第二季出生人數比正常情況高16.5%,為了迎接明年更高的出生率,現在冰島還在設法提高產科病房的容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681566
冰島“嬰兒潮”擠爆產房
據第一財經,2021年夏天,冰島大量嬰兒出生,醫(yī)護人員嚴重不足。冰島不得不從德國、波蘭,甚至遠到澳大利亞招募助產士,不過人手還是不夠用用,最終只能將已經退休甚至70多歲高齡的助產士召回應急。不過每個月都有那么幾次,因為產科的病床數嚴重不足,醫(yī)生只能將急需生產的婦女推進急診室分娩。
一位母親在為她1歲孩子找白天的托育機構時犯了愁,先后找了28家托兒所,才覓得一個空位。對于未來幼兒園怎么解決,她說:“我不知道,不過我覺得這是所有孩子都要面臨的問題?!?/span>
類似的情況也在芬蘭發(fā)生。奧地利維也納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員庫博特卡說:“就是從疫情開始后,芬蘭生育率在持續(xù)增長?!?/span>
生活在挪威的華人學者、同樣也是孩子母親的張女士向第一財經表示,對于這一結果,她一點也不感到奇怪。在她看來,主要是因為北歐國家有社會福利兜底,疫情并沒有造成太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因為疫情導致在家辦公,屬于個人的時間增多,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育率。
北歐國家采取大量措施補貼生育
為了鼓勵生育,包括北歐國家在內的不少發(fā)達國家采取了大量措施,政策標配主要包括經濟補貼、稅收優(yōu)惠、假期支持和社會撫育等?! ?/span>
?
據新華社《瞭望》周刊,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曾撰文,作為生育“優(yōu)等生”的瑞典、丹麥等國的相關政策還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政府主導的福利政策體系不僅普惠國民,而且足夠慷慨。
在丹麥、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的國民福利體系中,具有鼓勵生育作用的家庭福利政策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普惠性來看,無論家庭經濟狀況如何,18歲以下的均可獲得政府補貼;從公共性來看,它們以公立托育機構為主來解決托幼問題;從慷慨度來看,這些國家的家庭福利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始終高于歐洲其他國家。
瑞典、挪威、丹麥等國的政府學前教育補貼不僅涵蓋3~6歲兒童,也包括1~2歲兒童,形成了以公立機構為主,私營機構為輔的托幼體系,最大程度地幫助了母親重返就業(yè)崗位?!?/span>
2、深入人心的中立性別觀念在生育和養(yǎng)育環(huán)節(jié)得到了體現。
北歐的性別平等觀念被認為是其保持穩(wěn)定生育率的重要因素。挪威是世界上第一個頒布父親配額育兒假的國家,只要父親在孩子出生前的10個月中至少工作6個月,就享有休育兒假的權利,父母共享49~59周的帶薪育兒假,其中10周的父親配額育兒假不可轉讓給母親。
瑞典的父親休育兒假還會得到額外的“性別平等獎勵”。挪威統(tǒng)計局的數據表明,父親使用育兒假的比例持續(xù)上升,照料子女和家務勞動的時間也呈上升趨勢,這與生育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1015945
3、以推動女性充分就業(yè)為目的來平衡職業(yè)與家庭。
高福利國家的高福利水平是建立在高稅收和充分就業(yè)基礎上的,其家庭政策一直以促進兩性在勞動力市場的平等為目標。為了促進女性充分就業(yè),瑞典的生育假不僅有孕期假和帶薪育兒假,12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每年還有120天的臨時育兒假。
其結果是,瑞典、丹麥、挪威等國不僅擁有較高生育率,其母親就業(yè)率在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也處于較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芬蘭將托幼現金補貼直接給到家庭,而非補貼托幼機構,使得芬蘭母親的就業(yè)率明顯低于瑞典和丹麥?!?/span>
為何韓日鼓勵生育效果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發(fā)達國家中的日本,韓國也推出了大量鼓勵生育的措施,但這兩國的生育率卻并不像北歐一般出現回升,反而一直在低位運行。
據統(tǒng)計,2018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史上首次跌破“1”,也就是每名育齡女性平均生育孩子不足1名。據推算,2021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已下滑至0.82的歷史新低。
造成韓國“嬰兒荒”的原因復雜多樣,包括教育等養(yǎng)育成本高昂,女性難以兼顧職場和家庭等。疫情暴發(fā)后,持續(xù)高企的房價,再加上青年人失業(yè)率也高,讓不少年輕人推遲了婚期。加上最近一年疫情反反復復,醫(yī)院里的風險居高不下,許多新婚夫婦也出于安全考慮,決定推遲生育計劃。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1970年韓國結婚率為9.2‰,1995年下降到8.7‰,2017年下降到5.2‰。
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2016年韓國勞動者年平均工作時間為2068小時,而英國為1541小時,法國為1522小時,瑞典為1478小時,挪威為1394小時。工作時間過長,不可避免會減少育兒時間。
據新京報,日本鼓勵生育之所以效果不明顯,至少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日本鼓勵生育的力度遠遠不夠。根據經合組織數據,2017年日本家庭福利開支僅占GDP的1.79%,而法國、瑞典等生育率較高的歐洲國家的家庭福利開支均占GDP的3.4%以上。
二是近幾十年來,日本結婚率不斷下降。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1970年日本結婚率為10‰,1995年下降到6.4‰,2017年下降到4.9‰。日本厚生勞動省“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2017年4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男性“終身未婚率”(到50歲都未結婚的人口比例)在2015年為23.37%,女性為14.06%。該數據比上次2010年調查時上升超過3個百分點,刷新最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大規(guī)模發(fā)放兒童生活教育補貼、產假津貼等勢必會增加財政支出,可能會加重政府公共支出壓力,以及社?;鸹蚱髽I(yè)的負擔,降低經濟發(fā)展效率。
而延長產假雖然能幫助職業(yè)女性分配更多精力照顧兒童,但過長的產假有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女性在勞動力市場處于弱勢地位,追求經濟效益的企業(yè)會因此避免使用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勞動力,這可能反過來又降低了女性結婚和生育的意愿。
所以,鼓勵生育的政策能否起到提升生育率的作用?這一問題的答案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需審慎對待。
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第一財經、《瞭望》周刊、新京報等
德爾塔之后,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