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30 20:26:30
每經評論員 李少婷
近日,真視通披露公司印章、營業(yè)執(zhí)照處于“失控”狀態(tài),引來市場熱議。
具體來看,章照失控實為公司股東內斗,新老實控方已不和一年有余,互相凍結了對方所持上市公司9.06%的股份,較勁意味濃厚。此次,新控股方顯然是希望公告披露后能引來輿論的支持,促使對方重回談判桌。
且不論股東內斗因何而起,也先不必糾纏于雙方誰對誰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業(yè)績連續(xù)三個年度下滑的背景下,真視通今年的業(yè)績頹勢更加明顯: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由盈轉虧,較去年前三季度下滑140.58%。要知道,真視通的一大業(yè)務便是云視頻,疫情之下,數字化進程加快,云視頻需求正盛。
放眼A股市場,股東內斗并不罕見,近年來甚至更有頻發(fā)的趨勢。不久前,嘉應制藥兩方股東爭斗,甚至出現董秘被原總經理毆打的荒唐場面。而去年*ST圣亞的控制權之爭動靜更大,董事會結束,救護車進場,董事會上的“表演”比該公司海洋館里的更顯“精彩”。
而當股東把精力放在了互相爭搶上,董事會就成了角斗場,文明的溝通方式不免失效,肢體沖突也變得并不少見。
股東內斗公開化,多是溝通失效、協商未果。作為戰(zhàn)略決策機構的董事會,很可能會因為股東間的撕扯而效率大減,而此時,維持經營已經很難,發(fā)展與超越更是奢望。
以長遠來看,內斗持續(xù)的時間越長,對公司的高效運轉就越不利,甚至影響信息披露,進而導致外界更難判斷公司的真實情況。
以真視通為例,新控股方掌握的董事會在今年8月更改了公章管理相關章程,引發(fā)老控股方的不滿,兩方裂痕加深。彼時,深交所兩次下發(fā)關注函,但真視通至今未作回應。章照之爭中,新老控股各執(zhí)一詞,真視通的獨董辭職,并直言“十分困惑”,在外界看來,獨董此舉就是“快逃”的提示。
作為旁觀者,上市公司內斗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但作為投資者,內斗可謂是紅色警告。中小投資者力量微薄,難以承受大股東間的博弈游戲,抄底、押注的期望常被殘酷的股價走勢打破。
*ST圣亞就是例證。2020年7月,公司內斗公開化之初,該公司股價曾被炒至突破48元/股(此前半年股價在40元/股上下波動),但內斗的發(fā)酵影響了經營管理,本就在疫情中處于不利處境的業(yè)務最終靠“賣企鵝增收”,如今公司掙扎在“保殼”邊緣。自去年12月以來,*ST圣亞股價一路下挫,如今不足13元/股,較去年高點下跌約七成。
固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調和利益是門深奧的學問,也是公司治理為何成為ESG投資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若決策者和管理者沉溺于內斗,說明這家公司的治理結構和企業(yè)文化至少是不健全的,中小投資者在這樣的公司中更難參與公司治理,也更難保障投資利益。
勸告諸君,惹不起躲得起,中小投資者應當用腳投票,表達市場對內斗鬧劇的抵制,進而對那些不顧公司治理的大股東形成反制。在ESG投資興起的當下,市場應該讓那些自以為掌握主動權的大股東們清醒地意識到,如今,市場更趨理性與健康,撒潑打滾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公司治理的混亂,只能更暴露其自身的無能,中小投資者不需要無能的“豬隊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0082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