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5 22:21:02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而本次會議則提出要“合理增長”,那么,下半年貨幣政策可能發(fā)生哪些變化?宏觀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進行了專訪。
貨幣投放結構將優(yōu)化細化
NBD: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促進財政、貨幣政策同就業(yè)、產業(yè)、區(qū)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您如何理解這個集成效應?集成效應的結果體現在哪些方面?
邵宇:所謂集成效應,我的理解是:各個政策形成一個合力,集中火力來解決一些關鍵性的、瓶頸的問題,通過各部門出臺的系列政策來完成共同目標。
舉個例子,重點區(qū)域的城市群建設,區(qū)域內產業(yè)政策會有更新,對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會有更多扶持,會投放更多的財政資金跟就業(yè)補貼,那么,如果多個政策措施能夠發(fā)揮最大的效用,這就是一種集成效應。
集成效應的成果能否顯現,可以通過一些關鍵數據來加以判斷,比如經濟增速、工業(yè)增加值、就業(yè)情況、貨幣投放等,這些主要指標都應當有所上升。
NBD:上半年宏觀調控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下半年財政、貨幣政策層面分別又會有哪些特點?您如何看待下半年市場的流動性?
邵宇:上半年的財政政策基本是年初就已經確定下來的,總量的框架不會輕易改變,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會加快資金投放。
從財政而言,比如重大項目的推進、財政資金的撥付都會加速,使得既定的財政支出能夠更有效地進入到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的增長。當前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維持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
而在貨幣方面,貨幣政策的邊際寬松預期在減弱。政策層面,今年央行首次提出“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目前相比之前大幅寬松的預期,會有一定的邊際收緊。
我認為,貨幣投放總量并不會有超出市場預期的釋放,但會強調結構的優(yōu)化、細化,以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推動流動性更多地進入到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yè)、中小企業(yè)當中,而不是停留在資產市場,導致資產價格特別像房價上升。我判斷全年M2的增速應該在10%左右的水平。
中國未來增長有關鍵動力
NBD:此次會議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在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下,國內恢復相對樂觀,但外需仍存不確定性,您是如何看待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格局的?
邵宇:雙循環(huán)是未來一段時間總體政策最重要的基調,希望能夠利用國內巨大的需求,增加進口,購買大量的海外商品以及技術,因為我們有廣大的市場,有較大的定價能力和影響力。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巨大的國內市場,我們的總人口更多,但我們的人均收入與美國相比有差距。如果我們的人均收入和消費能夠提升的話,我們的需求就會成為全球消費的最大貢獻者,就能夠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考慮供給的內生化,制造業(yè)產業(yè)鏈吸納吸收海外技術、海外資源的同時,圍繞國內需求來布局,這與全球的雙向循環(huán)并不矛盾,它是一個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過程,更強調由我們自身巨大市場的影響力來獲得更有利的貿易條件,并提升中國自身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的轉型空間。
NBD:整體來看,從內需、外需的角度,您如何判斷下半年的宏觀經濟走勢?中國經濟的韌性或者說主要增長動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邵宇:中國現在站在新一代技術創(chuàng)新的門口,這一輪產業(yè)革命與技術創(chuàng)新很有可能圍繞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qū)塊鏈等技術展開。中國已經站在產業(yè)革命的潮頭,可能會出現非常偉大的企業(yè)來引領創(chuàng)新,這將成為中國未來增長的一個關鍵動力所在,也是進行大國競爭的底氣所在。
未來中國經濟會有一個明顯的轉向趨勢,顯示出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一是轉向內循環(huán)為主,強調內需市場的增長,包括我們看到的地產、基建特別是新基建,投資的增速將不斷增強。
二是線上渠道快速增長,不僅僅是線上零售,而是加快整個行業(yè)數字化轉型的速度和力度。
三是新老基建協(xié)同。傳統(tǒng)基建能夠為經濟增長托底,而新基建如5G等也是未來整個網絡鏈接的中樞系統(tǒng),這方面的投資需求量級會很大。此外,智慧城市群的崛起也是投資動力的來源。而當前中國對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升級要求越來越高,自主可控和進口替代方面的投資也將是較明顯的亮點。
我們預計,下半年GDP在三、四季度都有望維持6%以上的增長,全年大概能保持2.5%~3%這樣一個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增長區(qū)間。
下半年更重要的還是產業(yè)鏈繼續(xù)在疫情受控的前提下得到修復,并且為全球提供抗疫產品和產能的支持。
與此同時,考慮智慧基建跟城市更新,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在下半年仍是平衡經濟增長的主力,新舊動能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平衡的增長,使得經濟的修復有穩(wěn)定的內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