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6月進口增速6.2%創(chuàng)年內新高 內需恢復好于外需 上半年出口增長最快的是它們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4 18:01:34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6月進出口表現可謂強勁,不僅增速雙雙實現正增長,而且單月進口增速創(chuàng)今年以來新高。

7月14日,國新辦就2020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fā)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fā)言人、統(tǒng)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71萬億元,下降3%;進口6.53萬億元,下降3.3%。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份進出口貿易好于預期,在韓國、越南等亞洲周邊國家出口負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實現了出口正增長。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二季度以來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工業(yè)產出已經恢復到往年水平,對外貿增長形成了支撐。此外,二季度出口增長加快存在趕訂單的情況,加緊完成前期積壓訂單。

肉類上半年進口同比增長107% 

從單月來看,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6973.3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值15131.4億元,同比增長4.3%,進口值11841.9億元,同比增長6.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1~5月,受疫情影響,除3月份以外,其余單月進口增速均為負,4月和5月進口同比增速更是出現兩位數負增長。6月進口增速不僅由負轉正,而且錄得6.2%的好成績,創(chuàng)年內新高。

劉學智對記者表示,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內需恢復好于外需是6月份外貿數據的一大特點。二季度以來各項內需快速修復,特別是工業(yè)生產顯著加快,對進口需求明顯提升。進口大豆、鐵礦砂實現大幅增長;受價格下跌的影響,進口原油增速仍然為負,然而原油進口量也實現大幅增長。從進口量來看,內需恢復態(tài)勢很好,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有望加快,全年經濟能夠實現增長。

粵開證券宏觀團隊分析認為,6月出口增速回升,一方面因防疫相關的產品出口繼續(xù)高增,另一方面則因歐美主要國家繼續(xù)重啟經濟,從中國的進口需求有所上升。進口增速回升,和國內需求持續(xù)恢復、國際大宗價格止跌反彈有關。

從海關總署提供的《2020年6月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來看,今年前6個月,部分商品進口增速增幅較大。首先,肉類(包括雜碎)上半年進口金額10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7.3%。其次,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進口金額613.1億元,同比增長25%。 

李魁文在發(fā)布會現場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率先復工復產支撐進口值回升。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率先推動企業(yè)復工復產,對進出口形成了有力支撐。“我們持續(xù)擴大進口國家和商品的范圍,新增批準了5965家國外注冊企業(yè),加大農產品、食品進口保障力度。上半年,肉類(含雜碎)、糧食分別進口了1095億元和154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7.3%和18.1%。”

此外,從國別來看,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延續(xù)增長態(tài)勢,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2.09萬億元,增長5.6%,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7%;對歐盟進出口1.99萬億元,下降1.8%;對美國進出口1.64萬億元,下降6.6%。此外,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2萬億元,微降0.9%,降幅比整體低2.3個百分點。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快

李魁文表示,從季度看,在經歷了一季度震蕩后,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穩(wěn)。今年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7.67萬億元,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李魁文指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降幅均低于總體降幅。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yī)藥材及藥品、醫(y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宅經濟”消費提升帶動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同期,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52萬億元,下降2.3%,占出口總值的58.6%;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5萬億元,下降1.4%,占比19.4%。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記者梳理《2020年6月全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表》發(fā)現,上半年,醫(y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增速位列所有重點出口商品首位,出口金額590億元。第二名是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這類產品包括口罩等防疫物資。據海關統(tǒng)計,前6個月,該類商品出口金額5210.6億元。 

劉學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主要貿易產品類別來看,防疫物資出口增長較快,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較差。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與防疫相關的醫(yī)藥材及藥品、醫(yī)療儀器及器械是帶動出口的主要產品類別。機電產品和傳統(tǒng)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負增長,是影響出口的主要產品類別。6月份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有所加快,單月的服裝、玩具、家具出口實現增長。 

“近期,內需回暖較為明確,國內消費逐漸恢復促進消費品進口,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帶動工業(yè)初級產品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回升也將帶動進口增速。預計進口將好于出口,貿易順差可能收窄。”劉學智說。

粵開證券宏觀團隊也認為,展望下半年,貿易順差可能收窄。歐美復工是避免經濟崩潰的無奈選擇,疫情暴發(fā)會拉長抗疫時間,自中國進口需求的恢復也是緩慢的。加之海外生產恢復,也會對國內產品有替代效應,一部分出口份額將從中國流出。因此外需恢復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復,而國內需求恢復相對更快,中國貿易余額可能收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外貿 進出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