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9 22:28:29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劉野
2020新年鐘聲即將敲響。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后的12月19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北京發(fā)布了最新一期研究成果《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下稱《報告》),預測2020年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逐漸加大,企業(yè)基本面和融資需求的改善將有助于全年社融增速可能反彈至11%之上。
綜合預計,2020年存準率可能全面或結構性下調2~3次,MLF操作利率可能下調25~30BP。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壽林 攝
《報告》判斷,信貸增速穩(wěn)中有升,融資成本下行確定。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外部不確定性尚存的背景下,宏觀政策面的調節(jié)發(fā)力將提升實體企業(yè)融資需求;積極財政政策刺激下,減稅降負進一步落實,實體企業(yè)信用狀況逐步改善,專項債發(fā)行有所擴容等都將助推信貸需求回升。
中美貿易局勢改善,對此前受貿易摩擦沖擊的相關出口企業(yè)信貸增長也具有積極效應。表內融資結構則因房地產調控更加傾向于因城施策,居民與企業(yè)部門之間新增貸款比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較小。
《報告》預計,2019年信貸增速有重回13.0%之上的可能,全年信貸投放在19.5萬億左右。主要受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加大的推動,融資成本有望繼續(xù)下行。LPP新報價機制后,加點幅度以及MLF利率下調推動LPR已回落16BP,預計2020年LPR還將下行25~30BP。
社融增速反彈趨勢逐漸清晰,M2增速適度回升?!秷蟾妗放袛?,2020年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逐漸加大,企業(yè)基本面和融資需求的改善將有助于全年社融增速可能反彈至11%之上。
影響2020年社融增速的重要因素為:財政刺激對于融資需求的撬動力度,也包括擴容發(fā)行的地方專項債對于表內外融資需求的牽引力。信貸和地方專項債兩項將成為2020年社融增量的主要支撐。
2020年表外融資所面臨的壓力可能較2019年下降。部分期限較長的非標非規(guī)資產再2020年底前切換完成難度也較大,可能切換完成時間仍會延遲。
在降息的背景下,債券融資可能較今年樂觀,也會有利于社融增速反彈。綜合來看,2020年刺激社融增速反彈的積極因素更多,社融增速有望到達11%之上。
流動性總體適度定向偏松,債市收益率整體回落。今年的降準已經很大程度表明了央行逆周期調節(jié)對于“度”的把握。若央行在2020年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當前這種調控風格,貨幣市場利率中樞水平可能依舊相對平穩(wěn),回落空間有限。
相對于短端利率,長端利率可能回落相對明顯,與實體企業(yè)實際融資成本下行同步。
《報告》進一步預計,2020年DR007中樞將落在2.45%~2.55%區(qū)間。2020年債市投資的積極因素主要在于,貨幣政策偏松調節(jié),中外利差仍保持一定水平,這會吸引更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債市,預計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可能運行在3.0%附近。
《報告》預計,2020年財政政策對穩(wěn)增長的力度可能加大,在保穩(wěn)定和促進“六穩(wěn)”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財政赤字率預計有所提升,但不會超過3%,財政支出額度提升到26.5萬億左右。地方專項債券規(guī)模預計擴大,但不會超過3萬億,將專項債券作為項目資本金的范圍將會擴大。
加快步伐落實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提升地方稅分成比重。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將部分消費稅后移到批發(fā)或零售環(huán)節(jié)征收,擴大地方財政稅源,提升促進經濟發(fā)展的能力。進一步大幅度減稅降費可能不是重點,2020年減稅降費額度可能不及上年度。
貨幣政策維持穩(wěn)健適度,向偏松方向操作,調節(jié)將以疏通提效為主。預計增信用政策可以一定程度緩解中小企業(yè)風險偏高和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之間的矛盾。具體方式將從提高監(jiān)管對于銀行風險監(jiān)管指標容忍度、定向為商業(yè)銀行補充流動性等方面入手,以改善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積極性。
綜合預計,2020年存準率可能全面或結構性下調2~3次,MLF操作利率可能下調25~30BP。
《報告》還預計,房地產政策不會大幅松動,可能局部調整。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三穩(wěn)”原則下,房地產調控還將在較長時間內繼續(xù)保持總體框架,2020年房地產政策不會大幅放松。但在“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的背景下,相關政策可能出現局部性松動。其中需求側的行政政策、信貸政策具備調整空間:一是各地從“人才引進”的角度因城施策,進一步放松人才落戶和購房條件、提供購房優(yōu)惠;二是對剛需及置換型、改善型需求群體放松過于嚴苛的限貸條件,如“認房又認貸”中有貸款記錄即視為二套房的認定標準。而供給側的融資政策尚無明顯放松的跡象,可能相對保持定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