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3 19:16:46
每經記者 范文清 每經編輯 張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蘧毛毛 攝
11月8日,首批國產特斯拉試制車在上海工廠正式下線亮相。而同一天,奔馳首款純電動車EQC搶在特斯拉之前,在北京宣布上市,補貼前零售價格57.98萬元和62.28萬元。
這是第一款在中國市場國產的純電動豪華車。在此之前,特斯拉、寶馬i3等知名電動車品牌已在中國市場銷售,但仍以進口方式售賣。奔馳在電動車市場雖是后來者,卻在國產化上一步到位。
“過去的電動車都只是電動車,如果加上‘豪華’二字,我覺得我們是開創(chuàng)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營銷首席運營官段建軍認為,EQC的國產上市意味著“電動從此豪華”。
這是一個對EQC很霸氣的定位,也彰顯出奔馳欲征戰(zhàn)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雄心。雖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連續(xù)四個月銷量下滑,但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而奔馳的老對手寶馬早已在此深度布局。
今年前三季度,寶馬新能源車在華銷量同比增長超47%。受在中國市場熱銷影響,今年9月寶馬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到約1.43萬輛,僅次于特斯拉。寶馬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強勁走勢,奔馳盡收眼底。
“我們希望在電動車領域,中國也能成為奔馳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段建軍說。自EQC開始,奔馳將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fā)動猛攻。
EQC探路
EQC一上市就國產,奔馳在電動車市場的行動雖不是最快的,但追趕意圖很明顯。
“產品開發(fā)需要時間,而奔馳不會為了追趕時間放棄安全和三叉星徽應有的基因,但將豪華融入電動車里并率先國產的,奔馳是第一個。”段建軍說。
雖然來得晚,但奔馳進入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時間點卻很有戰(zhàn)略性。根據規(guī)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完全退坡,當前國內電動車已經出現了市場化競爭的跡象,產品力和品牌力正成為車企搶占市場的關鍵指標,這對外資車企來說十分有利。
事實上,包括寶馬、奧迪等多個外資品牌都有于2020年在華國產電動車的計劃,奔馳只不過將電動車國產化的腳步邁得稍快了一些,甚至趕在特斯拉Model 3國產之前率先推出EQC,希望能借此“后來者居上”。
但如果單看續(xù)航里程,EQC的指標并不突出。415公里的綜合續(xù)航能力,與其他動輒超過500公里續(xù)航的純電動車相比,并不具有較大的競爭力。但奔馳認為,EQC的競爭優(yōu)勢在于,它具有奔馳品牌的豪華基因,在擁有電驅動力的同時,安全性能、內飾配置等指標均具備豪華水準。
“與電動車行業(yè)的新生代車企相比,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有經銷商能夠讓客戶體驗到豪華。當客戶開始有維修需求的時候,便會知道有經銷商和沒有經銷商是怎樣一種不同的體驗。”段建軍向記者透露,奔馳會在中國市場現有的600家經銷商中先遴選出19座城市中的59家經銷商進行EQC的銷售及售后服務。
之所以沒有選擇在所有經銷商處銷售全新EQC純電SUV,奔馳認為,這個市場還需要慢慢培育,不能為了追求銷量把車賣到沒有服務的地方。“第一,電動車市場在逐漸成長;第二,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充電樁,還是一、二線城市相對集中,這也是我們遴選19個城市的標準。”段建軍說。
奔馳希望通過其構建的充電服務體系,讓用戶感受到什么是豪華電動車。比如具備多項互聯(lián)功能、三年質保的免費充電墻盒安裝服務,代客充電泊車,緊急救援和充電服務等等,奔馳將這一系列舉措統(tǒng)稱為“航行管理站”。
“為了解決用戶的充電焦慮,我們的充電服務將覆蓋全國300個城市,超過90%的公共充電樁。未來,我們還計劃在全國范圍內52個城市中的經銷商網絡里遴選約200家奔馳授權經銷商,逐步鋪設奔馳充電星驛站。”段建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為了進一步增加EQ品牌與客戶的觸點,奔馳將在現有的經銷商網絡基礎上提供全新電動車新零售模式——EQ體驗站,在今年年底前開業(yè)3家,分別位于上海陸家嘴、合生匯和北京王府中環(huán)。
決戰(zhàn)2020
奔馳EQC的搶先國產上市,打響了國內豪華電動車市場競賽的第一槍。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動豪華車市場,幾大汽車品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電動中級SUV領域。比如奧迪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奧迪e-tron定位于中型SUV,已在今年以進口車身份引入國內市場,計劃2020年完成國產。而寶馬首款純電動SUV 寶馬iX3,也同樣定位在中型SUV市場,計劃2020年在華晨寶馬工廠量產,同時出口至美國及歐洲。此外,大眾2020年向中國市場導入的首款國產ID.量產車,也是一款中型純電動SUV。
車企之所以扎堆布局純電中級SUV市場,是看到了中型電動SUV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jié)摿ΑS袛祿@示,在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純電動車的占比接近七成,其中純電動SUV的市場占比正在迅速提升,延續(xù)了之前傳統(tǒng)SUV熱銷的勢頭。
“新能源補貼退坡后,車企將不再依賴補貼或低價策略去爭奪市場,競爭還是會回歸到產品與服務本身,所以未來無論從政策法規(guī)、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中國客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等方面來看,中國的電動車市場仍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Yu電動車還是能夠盈利的。”段建軍對記者說,相對于微型、緊湊型電動車而言,中大型電動車的盈利空間更大。
正是帶著這樣的期許,從2020年開始,多個外資品牌都將向中國導入純電動車。除了德系豪華三強外,特斯拉在今年發(fā)布的全新中型SUV ModelY,也將在2020年夏季推出,并計劃引入上海工廠國產。
屆時純電中型SUV市場除了奧寶奔之間的比拼外,還有德系三強與特斯拉的對決。它們將在車輛性能、充電服務等多個維度展開競爭。而中國消費者是對帶有科技標簽的特斯拉感興趣,還是更信賴傳統(tǒng)豪華車企的電動車型?2020年,一場大戲即將上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