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wǎng)首頁 > 要聞 > 正文

隔空喊話:勁敵哈啰和滴滴在順風車這件事上竟達成共識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7 17:50:59

哈啰出行以哈啰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江濤名義,與滴滴隔空喊話,稱滴滴順風車在安全和合規(guī)方面做的努力,在很多方面引起“共鳴”。

每經記者 劉洋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在滴滴順風車負責人張瑞發(fā)布公開信兩日后,今日(4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哈啰出行以哈啰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江濤名義,與滴滴隔空喊話,稱滴滴順風車在安全和合規(guī)方面做的努力,在很多方面引起“共鳴”。

針對此前張瑞公開信的相關措施,江濤在信中表示,“已經得到落實”,并“在不斷完善中。”具體而言,主要分為如下四點措施:限制車主的接單次數(shù);切除順風車的社交屬性;嚴苛的車主準入門檻;7×24小時客服服務,警企聯(lián)動快速響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哈啰所提出的四點措施,與此前滴滴提出的整改方向極為接近,似乎表明,包括限制車主單量在內的措施有望成為順風車業(yè)內共識。

今年1月25日,哈啰順風車正式上線。就在上周四(4月11日),哈啰出行方面還表示,就哈啰順風車而言,其將與各地公安系統(tǒng)對接,對司機背景進行動態(tài)篩查,不合規(guī)的司機將被禁止進入平臺,進入平臺后出現(xiàn)違規(guī)、違法、犯罪行為,也會被篩查出來,并從平臺剔除,信息同步公安部門。

同時,其還進一步指出,平臺在與公安系統(tǒng)對接試運營中,已經通過動態(tài)篩查,篩選出的問題司機上萬名。

以下為哈啰出行4月17日發(fā)布的公開信全文——

《致滴滴順風車張瑞的一封信》

張瑞:

你好!我是江濤,4年前加入哈啰出行,現(xiàn)在擔任哈啰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

昨日看完你寫的公開信,信中提到你和你的同事對去年發(fā)生的兩起順風車悲劇事件的反思和自責,以及滴滴順風車最近在安全和合規(guī)方面做的努力,在很多方面引起了我的共鳴,所以提筆寫下我的一些思考。

經常有人問我哈啰為什么要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做順風車?

我們的初心其實很單純,哈啰已經為2億用戶提供覆蓋3公里出行半徑的共享單車服務,我們的用戶同樣也期待一種普惠的、綠色的中長途出行服務,只有順風車這種車主分享空座的共享模式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堅定地開展了順風車的研發(fā)。

關于你文中提到的順風車安全和合規(guī)方面的措施,在哈啰順風車已經得到落實,并且在不斷完善中。

一、限制車主的接單次數(shù)是讓順風車回歸本質的有效做法

哈啰堅持順風車要回歸合乘出行的本質,車主分享空座,與合乘人分攤合理的出行成本。堅決抵制利用平臺變相從事非法營運的行為,所以哈啰順風車自上線以來嚴格遵守各地關于順風車接單次數(shù)的相關規(guī)定,未明確規(guī)定的城市,哈啰堅持接單次數(shù)不高于4次的原則。

二、從源頭上切除順風車的社交屬性

哈啰順風車自立項的第一天,我們就定下了堅決不做社交功能的原則,打造一個純粹的合乘出行平臺。我們堅持不做自定義頭像功能,禁止司乘雙方社交評價,用虛擬號保護個人隱私等。

三、用嚴苛的車主準入門檻為安全設下防火墻

我一直相信嚴苛的準入門檻是防范風險的關鍵,哈啰一直在盡全力把可能帶來安全問題的人擋在門外。車主要經過實名認證、駕駛證和行駛證驗真、公安背景動態(tài)篩查、人臉識別等環(huán)節(jié)才能在哈啰順風車接單。

四、7×24小時客服服務,警企聯(lián)動快速響應

為用戶設置7×24小時的安全專線,并與多地警方建立了綠色通道,對安全相關的數(shù)據(jù)進行實時對接,保障遇到緊急問題時的響應速度。

張瑞兄,真心希望你能在追求規(guī)模增長的過程中保持應有的敬畏之心真正落實你在公開信中提到的整改措施。

我堅信壟斷會阻礙行業(yè)的持續(xù)進步,哈啰的加入一定可以促進良性競爭,讓我們一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順風車出行服務。

哈啰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 江濤

2019年4月17日

以下為滴滴出行4月15日發(fā)布的公開信全文——

《滴滴順風車致大家的一封信》

大家好,我叫張瑞,6年前加入滴滴,現(xiàn)在擔任順風車事業(yè)部負責人。

我曾作為團隊的一員參與了早期順風車的上線,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困難,也見證了順風車的成長。但過去的這段時間,是我在滴滴最為煎熬的日子,也是順風車上線以來最黑暗的時刻。

去年兩起令人悲痛的事件,讓我和我的同事感到無比痛心和自責,痛心生命的逝去,自責我們未盡到責任。團隊的同學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當時選擇加入順風車的決定是不是錯了,懷疑我們的價值觀是否真的如別人所說的“扭曲”了。我們做順風車產品的初心,是想把閑置的資源盤活,是幫車主通過分享空座實現(xiàn)分攤出行成本,幫乘客更便捷地出行。但悲劇的發(fā)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在追求規(guī)模增長的過程中丟掉了應有的敬畏之心,我們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行業(yè),沒有認識到線下出行場景的復雜性,忽視了應盡到的責任。再次說聲對不起,我們辜負了用戶的信任。

也正是過往每一位用戶的支持和信賴,才讓我們能夠堅持下來推進整改工作。過去這段時間,我們不斷反思,去深入理解車主和乘客在線下出行的安全需求。也咨詢了很多行業(yè)專家的意見,向其他企業(yè)學習,把好的建議落實在我們的產品整改中。現(xiàn)在,我想把團隊過去這段時間的思考呈現(xiàn)給大家,懇請大家檢驗和監(jiān)督,幫助我們不斷改進。

一、回歸順風車本質,盡全力抵制非法營運

順風車的本質是合乘出行,車主在有既定出行計劃的前提下分享空座,因此車主的接單次數(shù)和常用接單區(qū)域應該是有限制的,各地小客車合乘指導意見也做出了相關規(guī)定。為了最大限度預防安全風險,抵制非法營運的行為,我們將會嚴格按照指導意見要求限制接單次數(shù),規(guī)定車主在常用的路線上搭載乘客,讓順風車回歸順路合乘的本質。

二、去掉個性化頭像、性別等個人隱私相關信息的顯示

線下出行場景和人性的復雜性,讓我們意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社交化產品的設計在順風車上使用是有風險的,個性化頭像、性別、個人評價標簽等信息的展示,本意是以此作為車主乘客同行的補充判斷因素,但卻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挑選侵害對象的機會,給用戶出行埋下隱患。未來我們只展示出行相關必要信息,禁止合乘雙方編輯互評內容,評價標簽僅與出行相關,例如“準時、禮貌”等。

三、用戶準入信息篩查持續(xù)加強,盡最大努力杜絕人車不符

鄭州事件的兇手劉某在注冊時因不符合要求而被平臺拒絕,后通過其父的身份證件信息注冊,并讓其父代過人臉識別。為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fā)生,我們會繼續(xù)加強用戶信息篩查,并在車主每次行程前進行人臉識別,嚴肅處理人車不符的情況。但線下場景復雜,我們還在不斷探索更多有效的方式,也希望大家給我們提出建議。

四、加大客服資源投入,提高客服處置能力

去年兩起事件中,都存在之前其他乘客投訴涉案車主行為異常的情況,但由于一線客服判斷能力不足,未能準確識別風險,導致投訴均未得到合理處置。事后,我們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了全面的安全隱患排查,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整個客服體系。順風車也會接入滴滴平臺專門成立的安全響應中心,只要涉及安全類的投訴,全部交由專人第一時間處理,降低安全投訴被誤判或積壓的概率。

五、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優(yōu)化調證流程

在去年9月的滴滴平臺安全整改中,我們組建了7x24小時的應急指揮中心,為突發(fā)事件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成立“警方調證對接工作組”并優(yōu)化調證流程,在接到警方進線后第一時間通過短信發(fā)送調證流程鏈接,收到警方回復后,最長不超過10分鐘即可配合警方完成調證工作。

以上是我們對于過去兩起案件中暴露出的核心問題采取的改進措施。除此之外,我們在用戶注冊準入驗證,產品流程,以及安全策略上也做了很多探索,希望提供給用戶更多安全能力和工具,接下來我們也會逐步公布這些方面的細節(jié)進展,并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持續(xù)共建更安全的出行環(huán)境。

我們深知無論做什么都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更無法減輕痛失親人的悲痛,在沉痛哀悼之外,我們也會遵守承諾,盡全力照顧好逝者家人,全力以赴提升出行安全,盡自己最大的力量避免悲劇再次發(fā)生。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逝去的生命,生命高于一切,愿逝者安息。

滴滴順風車事業(yè)部總經理 張瑞

2019年4月15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哈啰 滴滴 順風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