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3 16:55:09
記者發(fā)現,騰訊在此前三天(9月10日~12日)連續(xù)進行了股份回購。回顧今年,其已經進行了4次回購,累計回購39.77萬股,耗資1.24億港元。
那么,騰訊在今年以來下跌遠超大市的情況下進行連續(xù)回購,是否意味著股價觸底呢?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肖芮冬
2014年4月7日,騰訊控股(00700,HK)回購15.3萬股股份;之后,其股價便從100港元附近一路上漲到了今年初的475.72港元。
在經歷了大幅度的股價回落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騰訊在此前三天(9月10日~12日)連續(xù)進行回購。不知道騰訊在四年多后的罕見回購,能幫助其股價再上漲多少?
不過記者還是從市場了解到,雖然騰訊在進行罕見的回購,但是騰訊的前景仍舊不太明朗。
對于騰訊來講,今年發(fā)生了不少大事。首先一件就是其大股東Naspers Limited破天荒地減持了騰訊,套現769億港元。而大股東的減持也成為了騰訊股價大跌的導火索。
今年3月下旬,Naspers Limited減持騰訊的消息傳出,而騰訊的股價也出現連續(xù)大跌,隨后便一直陰跌至今。從三月下旬以來,騰訊的股價已累計下跌32%左右。
不過就在騰訊股價直逼300港元大關的時候,該公司開始了罕見的回購。而此前最近的一次回購還是發(fā)生在2014年。
在9月7日,騰訊回購了2.27萬股;隨后,該公司又在9月10日~12日連續(xù)三天進行回購,分別回購了12.4萬股、12.6萬股及12.5萬股。上述四天累計回購了39.77萬股,耗資1.24億港元。今日收盤報323.8港元,單日上漲4.99%。
一般說來,上市公司認為股價未能體現內在價值時會進行回購。從上一次騰訊的回購來看,的確該公司股價上漲了三倍多,讓騰訊成為了港股市場的標桿牛股。那么,騰訊在今年以來下跌遠超大市的情況下進行了連續(xù)回購,是否意味著股價觸底呢?
香港南華金融高級策略分析師岑智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騰訊進行回購對其股價有一定的支撐,但是該公司前景并不明朗,仍然有隱憂。不過招銀國際還是表示,“騰訊回購,有助于提高市場氣氛,恒生指數有機會出現短線反彈。”
此前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聲音,對于騰訊如此大體量的藍籌股來說,要保持高速發(fā)展非常困難。而近兩年來,騰訊游戲業(yè)務的超預期,也讓騰訊的股價繼續(xù)大漲,甚至在2017年大漲一倍多。
然而,在今年中報時,騰訊的業(yè)績不及市場預期,再次讓市場為騰訊能否繼續(xù)保持高增長捏了一把汗。
光大證券就為騰訊的中報進行了點評,“騰訊收入低于預期,移動游戲收入環(huán)比下降19%。并且下調了騰訊2018年~2020年公司的預期收入”此外,該券商還給出風險提示:游戲及社交政策監(jiān)管風險,網絡廣告業(yè)績持續(xù)不達預期業(yè)績預測和估值指標。
中銀國際也指出,行業(yè)政策方面,監(jiān)管機構印發(fā)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游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長期來看,該政策的實施將使得行業(yè)的馬太效應更加明顯;短期看,游戲總量的控制將影響到各游戲公司業(yè)績增長。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是注意到,騰訊如以往一樣積極地在開展新的業(yè)務,如牽手瑞幸咖啡加速拓展咖啡新零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