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1 18:57:41
被資本寵幸過后,共享汽車逐漸被打入“冷宮”。有媒體報道稱,“共享汽車平臺巴歌出行疑似倒閉”,“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悄然撤退南京市場”。此外,有知情人士向NBD汽車爆料稱,自己所在的共享汽車平臺已經在大面積裁員。似乎,共享汽車正在上演資本狂歡后的一場大撤退。
每經記者 段思瑤
共享經濟又被稱為協(xié)同消費,隨著移動動互聯(lián)網時代到來人們在租房,拼車,物品共用方面的熱情快速蔓延。
1978年,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首次提出共享經濟這一概念,但最早的共享汽車其實在1948年就已經出現(xiàn)了,在彼時的蘇黎世街頭出現(xiàn)了一個名叫“Sefage”的汽車共享組織。至此,共享汽車開始出現(xiàn) 。
可見,共享汽車從來都不是“新鮮物” ,就是這樣一個已經不再新鮮的“新鮮物”,當前用了不到三年時間讓資本為其瘋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共有190家共享經濟平臺獲得投資,投資金額達1159.56億元。其中,共享汽車以764.59億元的融資金額成為2017年度獲投金額最高領域。
被資本寵幸過后,共享汽車逐漸被打入“冷宮”。有媒體報道稱,“共享汽車平臺巴歌出行疑似倒閉”,“共享汽車品牌途歌悄然撤退南京市場”。此外,有知情人士向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爆料稱,自己所在的共享汽車平臺已經在大面積裁員。
似乎,共享汽車正在上演資本狂歡后的一場大撤退。
突如其來的被離職
“很遺憾,你被裁掉了。”
8月25日,在一家共享汽車平臺運維部門工作的張波(化名)是在三伏天最后一天的濕熱天氣中被約談的。
他們繞過產業(yè)園的幾棟寫字樓,找到一個陰涼的角落作為談話地點。當天成都剛下過雨,濕熱的桑拿天,膩得讓人難受。
張波設想過各種各樣的“離開”場景。他琢磨,可能會找一個辦公室,領導坐一邊,他們坐一邊。但是這個戲份直接被省掉了。實際上,談話在陰涼處持續(xù)了不到十分鐘。介紹了離職流程后,領導說了幾句形式上的安慰話,勸他不要想太多。
張波本以為自己可以逃過這一劫,所以在前一天接到公司的郵件通知時,沒有對同事和家里人說一句。
被領導約談后,他感覺到,一塊兒石頭落了地。
和張波先后進入公司的地勤部門同事孫莉(化名),本以為這一波裁員已經過去,周一剛上班,她就收到HR的QQ消息,“下午有時間嗎?來一趟人事部。”
孫莉立馬給張波發(fā)了一條消息,“人事部找我談話,我不會也要被裁了吧。”沒想到,和張波一樣,孫莉也被告知了幾句簡短的離職流程后,也要求辦理離職手續(xù)。
和張波、孫莉一樣,公司的員工陸陸續(xù)續(xù)都受到了人事部的“邀請”。目前,只有幾個同事負責處理用戶押金問題,運營車輛幾乎處于癱瘓狀態(tài)。
狂歡過后只剩冷落
被裁掉是一種什么感覺?張波和孫莉雖然有些準備,但都覺得措手不及。
尤其是張波,大學剛畢業(yè)就進入了北京的一家共享汽車公司,沒想到,干了一年這家平臺就倒閉了。之后,回到老家成都,由于之前的工作經驗,張波還是選擇了剛剛成立的這家共享汽車平臺,誰承想,又要倒閉了。
“怎么我去哪家,哪家就倒閉。”張波苦笑著說。
被資本和市場淘汰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胡強(化名),2016年趁著共享汽車的風口,創(chuàng)立了一家共享汽車平臺。24歲,這個年紀正是大多數(shù)人大學畢業(yè),一窮二白的時候,胡強卻成為了人人羨慕的CEO。
平臺上線之初,胡強就使用寶馬i3、奔馳、奧迪等多款高端車型打開市場。確實,剛開始,胡強的平臺就將運營區(qū)域迅速從北京市中心拓寬至五環(huán)以外,還拉來了一千萬元天使輪投資。
讓胡強沒想到的是,隨著運營區(qū)域的拓寬,運營人員和各項成本直線增加。胡強開始慌了。
平均單車虧損每天在50元~120元,按照在市場投放的500輛汽車算,胡強的平臺每天虧損額接近2.5萬~6萬元。如果后續(xù)想進一步擴大運營車輛規(guī)模,虧損還會加大,一千萬元根本不夠花。
胡強想著去拉點風投,或許能減輕點公司的財務壓力。沒承想,由于平臺運營了大半年一直在虧損,盈利模式也不清晰,縱使胡強磨破了嘴皮子,投資者就是不買賬。沒辦法,既然說服不了投資者,那就暫時拿用戶的押金先撐一段時間。
不到10天,用戶就拉橫幅站在了胡強公司辦公樓下,要求退還押金??蛇@時,胡強哪里來的錢,一個字——“跑”。運營一年零8個月后,胡強的共享汽車平臺正式對外宣布進入破產清算。
到底誰拋棄了誰?
不管是張波、孫莉,還是胡強,亦或是只有一年零八個月短暫壽命的這家平臺,在共享汽車風口下,到底是誰拋棄了誰?
是市場?
“10天前在APP上提交了退款申請,到現(xiàn)在錢還沒到賬。今天打電話,不是占線就是客服忙!我等了足足15分鐘啊,最后還是給我掛斷了。”說起在共享汽車平臺上退款這件事,李鑫(化名)很氣憤。
李鑫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體驗共享汽車時,一停車點顯示有3輛車,他先預定了其中一輛,當車輛發(fā)動后,發(fā)現(xiàn)一個輪胎的胎壓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不得不通過客服電話讓客服人員從后臺結束訂單。
隨后,李鑫又預定了同停車點的另外一輛車,結果車門無法打開。再一次通過客服電話在后臺結束了訂單。無奈之下,李鑫只能打出租。兩次失敗的借車、兩次和客服的無效溝通,足足耗時30分鐘。
是資本?
公開數(shù)據顯示,2013~2016年,進入共享汽車領域的資本從1000萬元增長到1.5億元,平均每年漲5000萬元人民幣;到2017年,共享汽車領域獲得了超過764億元的融資,而在今年1~6月,數(shù)家共享汽車企業(yè)融資總額已近4億元,今年全年融資增速預計將超800%。
似乎資本對共享汽車仍保持了一貫寵愛。縱使有資本加持,但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和清晰盈利模式,一直是共享汽車缺乏的。
“大多數(shù)共享汽車平臺的運營車輛和運營模式都趨于同質化,這是因為,大家都還在摸索階段。”一位共享汽車負責人向NBD汽車坦言,從系統(tǒng)平臺、7*24小時運營能力、資源整合、資本,再加上重資產屬性,共享汽車需要整合的資源太多,太復雜。
以北上廣深為例,牌照、路權、停車、保養(yǎng)維護都是問題。“由于大多數(shù)共享汽車運營平臺投放車輛較少,運營模式也不清晰,導致共享汽車市場仍采用傳統(tǒng)汽車租賃模式。”一家共享汽車平臺的高管說,如果共享汽車長期停留在傳統(tǒng)租賃模式上,很難持續(xù)運營。
除此之外,如何實現(xiàn)盈利仍是當前阻礙共享汽車平臺發(fā)展的首要難題。“國內30余家分時租賃企業(yè),目前只有1家賬面上盈利。”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合伙人彭波曾向NBD汽車透露,共享汽車在短期內靠較低的單價實現(xiàn)盈利比較困難,再加上分時租賃在國內發(fā)展的時間不是很長,共享汽車真正實現(xiàn)盈利恐怕還需要一兩年時間。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預計到2020年,中國共享汽車的市場規(guī)模將從2016年的4億元擴大至93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正在吸引更多的“胡強”加入。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2018年6月,全國注冊的分時租賃企業(yè)已經超過400家,運營車輛數(shù)量超過10萬輛。
9月1日,張波正式離職,他站在公司樓下,回頭凝望那座燈火閃爍的大樓,那一刻,他心里堆積了很多想說的話。
“以后還會再進入共享汽車行業(yè)嗎?”
“會的”,三年的工作經驗,張波覺得自己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領域還能再拼一把,不應該成為共享汽車風口下被犧牲的那個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