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yè)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yè)趨勢 > 正文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鄭志強:農業(yè)機器人市場需求巨大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9 01:56:18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鄭志強表示,“我們在工業(yè)機器人方面是有技術成果的,但一方面,有些產業(yè)鏈上的核心問題我們還沒有突破;另一方面,企業(yè)因為一些固有觀念,不愿意購買我們的產品。”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每經實習記者 李詩韻     每經編輯 宋思艱    

_____.thumb_head

▲7月8日,2018中國機器人大賽新聞發(fā)布會現場 每經實習記者 李詩韻/攝

7月8日上午,2018中國機器人大賽新聞發(fā)布會在成都舉行。此次大賽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宜賓市政府主辦,將于8月14~16日在宜賓舉行。

會后,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主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鄭志強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其對國內機器人技術成果轉化的規(guī)模、機器人產業(yè)面臨的一些實際困難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機器人技術成果轉化看好無人駕駛

國內機器人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需要對機器人技術成果的大量轉化。對此,鄭志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方面,從宏觀角度看,我們擁有中國自動化學會,目前,我國五百多所工科院校都設有自動化專業(yè),技術成果轉化的規(guī)模巨大;另一方面,對單個機器人的整套技術轉化國內也已有做得很成熟的公司,包括新松、哈工大機器人以及深圳機器人研究院等。

鄭志強認為,目前機器人領域最有效的成果轉化還是無人駕駛與無人飛機。

但我國在工業(yè)機器人產業(yè)方面正面臨著很多現實問題。鄭志強表示,“我們在工業(yè)機器人方面是有技術成果的,但一方面,有些產業(yè)鏈上的核心問題我們還沒有突破;另一方面,企業(yè)因為一些固有觀念,不愿意購買我們的產品。”

“我們只能靠自己突破瓶頸”,他舉例道,“現在合資企業(yè)的汽車生產線使用的都是二手生產線,最先進的生產線外國公司不會賣給國內企業(yè)。而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對方會指定要求使用他們所生產的。”實際上,國產機器人已可以滿足生產需求,“比如,我們給奇瑞公司支持過機器人生產連隊,完全能夠獨立使用。但如果企業(yè)要引進福特的生產線,福特會把機器人打包強制一起賣給企業(yè),企業(yè)自然不會再單獨購買國產的機器人,我們的技術要落地就受很大阻力”。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擁有全套自主知識產權,不再依賴國外的生產線才能突破。”鄭志強接受采訪時表示,“最多到2030年我們肯定會突破這些問題”。

農業(yè)機器人需求大

鄭志強指出,當前,我國農業(yè)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巨大。“現在農村很難看到50歲以下的人,”未來農村人口還可能下降,可想而知農業(yè)機械化的重要性。

“我國農業(yè)機械化方面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土地沒有連成片,對機器人適應性的要求很高,也就意味著成本很高,對技術落地造成困難”。他認為,另外,目前農民在管理機器人方面也有一些困難,需要機器人簡單好用、耐用,也加大了生產難度。實際上,國家層面早在進行這方面的投入,目前,已有大量機器人運用于新疆西紅柿的采摘,新疆是全世界最大的西紅柿出產地之一,玉米收割的機械化率也非常高。

而地方政府也看重對智能制造產業(yè)的發(fā)展和支持。宜賓市舉辦全國性機器人大賽的背后,是其地方智能制造產業(yè)正快速發(fā)展。據介紹,在智能制造產業(yè)方面,宜賓已簽約智能終端項目138個,預計全面達產后,智能終端產品年產量將達到2.2億臺以上。目前,已實現投產29家,另有6個供應鏈企業(yè)投運。預計2018年實現產值350億元以上。

鄭志強表示,現在政府投資減少,社會渠道投資增加,他建議地方發(fā)展智能制造產業(yè),需結合自身地域特區(qū)優(yōu)勢及招商引資的渠道特點來進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農業(yè)機器人 國防科技大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