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14:15:04
聚焦于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縱深發(fā)展,沃爾核材業(yè)績逐漸發(fā)力。近日,沃爾核材發(fā)布了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2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44%;實現凈利潤1.7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6.57%。
緊隨其后的4月28日,沃爾核材發(fā)布了2018年一季報,實現營業(yè)收入5.63億元,同比增長17.27%;實現凈利潤2916.98萬元,同比增長114.05%。隨著沃爾核材業(yè)績步入高速發(fā)展期,基于全產業(yè)鏈模式,業(yè)內認為,未來沃爾核材有望復制國外巨頭的發(fā)展模式,不斷縱深拓展。
從營收構成來看,沃爾核材的電子產品、電力產品、電線電纜產品的營收均實現穩(wěn)步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電子產品營收為7.44億,同比增長29.18%;電力產品營收為4.78億,同比增長10.04%;電線電纜產品營收為12.67億,同比增長54.27%。
具體從研發(fā)創(chuàng)新方面來看,在電子產品方面,沃爾核材已成功開發(fā)用于最新通訊基站用的微型光纖管和陶瓷插芯帶狀光纖管系列產品,并成功通過華為的審核,目前已成功中標;在電力產品方面,完成220kV電纜附件的開發(fā),達到國際和國內標準,目前已具備穩(wěn)定量產能力;在電線產品方面,子公司樂庭電線成功推出自動化高柔性線纜、機器人線纜、高速傳輸線系列產品,并且已成為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認證的機器人線纜廠商。
除了上述傳統三大業(yè)務領域外,沃爾核材還切入到風電領域。早在2015年,沃爾核材便通過定增募集8.2億元建設萊西河頭店與東大寨48.6MW*2風電場項目。
此次在2017年年報中,沃爾核材方面表示,青島風電一期山東萊西東大寨風電場項目和山東萊西河頭店風電場項目完成投產工作,全部風力發(fā)電機組已于2017年9月預驗收合格,進入正式運營階段;阿巴嘎旗灰騰梁48MW風電場項目已收到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系統運行部(調試中心)下發(fā)的運行批準書,并于2017年12月18日獲得投入運行啟動批準。
進入2018年,沃爾核材的風電站運營也步入了收獲期。此次一季報的增長便歸功于青島一期風電項目發(fā)電運營新增利潤所致。
事實上,山東省半島風能資源比較豐富,風能資源較大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山東沿海地區(qū)、濰坊中部地區(qū)、魯中山區(qū)以及半島內陸丘陵等區(qū)域。業(yè)內人士指出,沃爾核材風電項目風力發(fā)電較為穩(wěn)定,可以帶來穩(wěn)定的現金流,且公司部分產品可以用在風電項目建設上,通過風電項目建設也能拓展公司產品銷售,一舉兩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9日,在深圳證券期貨業(yè)糾紛調解中心的組織下,沃爾核材與長園集團簽署了《和解協議》,長園集團同意向沃爾核材轉讓長園電子(集團)有限公司75%的股權。隨后的2月13日,公司與長園集團正式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此次轉讓長園電子股權事項也已經公司與長園集團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長園電子主營熱縮材料業(yè)務,是國內主要的熱縮材料供應商之一,與沃爾核材業(yè)務具有較高的協同效應和整合價值,強強合并有望實現規(guī)模經濟。此次收購完成后,沃爾核材將擁有長園電子在上海、深圳、東莞、天津等地的子公司及相應的經營資產,與公司原有的深圳電子、常州電子聯合形成全國性布局業(yè)務,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guī)模經濟。
資料顯示,我國熱縮材料約百億元市場空間,國外產品占據一半份額,瑞士泰科電子(旗下熱縮子公司為國內熟知的瑞侃Raychem,1999年Raychem被泰科收購)、日本住友、3M公司等國外產品占據50%左右的市場份額,且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另外50%份額市場主要是中低端市場,我國廠家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的競爭。
此前國泰君安發(fā)布研報便提及1999年泰科集團28億美元收購Raychem案例,后者Raychem公司當時是熱縮材料行業(yè)的鼻祖和全球性龍頭,也正是基于此,泰科電子繼承了Raychem的原始的熱縮材料業(yè)務,此后,泰科集團還作價122億美元收購連接器全球巨頭公司AMP。
國泰君安的分析師指出,沃爾核材控股子公司沃爾新能源致力于以基礎材料-線材-連接器-PDU-線束的全鏈條產品,為新能源汽車等行業(yè)提供一站式電氣安全解決方案,從事新能源汽車、風能、光伏等行業(yè)線束、連接器、配電箱、疊層母排、軟連接等產品的研發(fā)、制造、銷售及技術支持。隨著公司熱縮龍頭地位的鞏固,以及新能源市場持續(xù)醞釀沉淀,沃爾“基礎材料-線材-連接器-PDU-線束”的全產業(yè)鏈有望復制泰科電子百億美元巨頭的發(fā)展模式。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