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17-12-11 15:45:27
不同的訴說、不同的演繹、不同的背后故事……隨著這些“時尚”的描摹,那些看似不會和我們發(fā)生任何關系的國寶們,在被賦予人的感情和信仰時,走近了每一個人。播出僅兩期的《國家寶藏》不僅讓國寶活了,更是讓中國文化活了!強大的明星陣容、華麗的舞臺效果、深刻的文化內涵……央視爸爸此次的文化綜藝“新玩法”,既有趣又不失營養(yǎng)。這些“大國重器”帶著一代又一代的期望與信仰,訴說那些或輝煌、或耀眼的滄海桑田,傳遞一個民族的魂。
每經(jīng)編輯 溫夢華
每經(jīng)影視記者 溫夢華
每經(jīng)編輯 杜蔚
“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jié)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沒錯,相信你已經(jīng)猜到了,我就是那個最近被網(wǎng)友瘋狂打call、頻頻刷屏的家伙,我的名字叫《國家寶藏》。
昨晚,我迎來了我的第二次精彩展現(xiàn)。段奕宏一句“越地長歌不散,我翹首以盼重逢”的肺腑之言帶著那把王者之劍的心聲,終于走過2500年的歷史長河與我重逢了。
雖然我是一檔由央視爸爸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但我憑借“守護人”獨特的形式和創(chuàng)新,一經(jīng)播出,就獲得大家的認可和關注,一夜之間刷屏各大網(wǎng)站,網(wǎng)友們瘋狂打call、彈幕刷屏、豆瓣評分9.4分……
很多人都夸我不僅讓自己火了,更是讓國寶活了,讓文化活了。聽到這些,我簡直要像乾隆蜀黍一樣迷之自信了~
作為我的鐵粉搭檔——001號解說員,張國立老師可是對我寵愛有加呢,他曾屢次強調無法拒絕我的理由有三:“第一,我讓文物活起來了,第二我收藏的這些國寶寶貝可是咱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第三我肩負著讓年輕人走進博物館的重大責任。”
當然,要我自己說,雖說我活潑、老少通吃,但我覺得我最獨特的地方在于“迷之親切,迷之接地氣,迷之走心,迷之懂你們!”
畢竟,比起擺在博物館里“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國寶們,我可是絞盡腦汁,用最親近、最易理解的方式,通過跟人、跟生活建立起的活生生的故事來打動大家,讓大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打心眼里能和我產生共鳴,產生文化認同感,了解我們民族真正的文化自信力。
在這段時間里,我將為大家?guī)?0次精彩表演。每次我都會帶大家聚焦一家博物館,讓每個博物館都推薦3件鎮(zhèn)館之寶,交予大家甄選。最終,我將甄選出九件國寶,并為這九件國寶們在故宮舉辦一場特展。
除了國寶們的“選秀”,我還為每件寶藏都選擇了自己的明星“守護人”,梁家輝、王剛、王凱、劉濤、秦海璐、段奕宏、李晨、易烊千璽、馬蘇……這些守護人通過或戲劇、或小品等表演傾情講述“大國重器”們的前世傳奇。
同時,在27位明星“守護人”的背后還有27組素人“守護團”,相對前世傳奇,他們通過講述這些國寶們的“今生故事”,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傳承”二字才不是一句空話。
強大的明星陣容、華麗的舞臺效果、創(chuàng)新多樣的形式、深刻的文化內涵……央視爸爸這次教我的“新玩法”,是不是有趣又不失營養(yǎng),讓你們欲罷不能!
還記得在我的第一次展現(xiàn)中,守護“各種釉彩大瓶”的王凱,一場“穿越吐槽大會”的小劇場,被網(wǎng)友們各種“玩壞”,吐槽“農家樂審美”哈哈大笑的背后,我不僅巧妙大的普及了文物知識,還展示出了非凡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
而“石鼓”的一段守護歷史,則讓我們看到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一家三代“用命去守護”石鼓,三代人,同一個信念,一份責任,代代相傳。這些石鼓能一代代流傳下來,靠的就是那些將一生都寄托于它們的人。
不同的訴說、不同的演繹、不同的背后故事……隨著這些“時尚”的描摹,那些看似不會和我們發(fā)生任何關系的國寶們,在被賦予人的感情和信仰時,走近了每一個人,真正的活了起來。
當然,也并不是看看小劇場、笑一笑就能真正的了解我哦。只要你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我有時嘻嘻哈哈、有時慷慨激昂、有時深情傷感、有時又言語幽默,但背后所想和大家分享、傳遞的遠不只這些。
一副氣勢磅礴、五色備焉的《千里江山圖》,相當于畫了5遍,告訴我們,做事最樸實的道理就是要踏踏實事的做好每一步;
一尊絢爛多彩、集大成于一身的“各種釉彩大瓶”,讓我們明白,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們要心懷開放包容之心,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
一塊塊看似毫不起眼的石鼓,一句“我們信仰就是我們的文字和歷史”,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從一事,終一生。
一把擁有千年不腐之身的越王勾踐劍,向我們訴說,讓我們真正看到了“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忍辱負重和篤定;
曾侯乙的編鐘、云夢睡虎地秦簡……這些“大國重器”們的背后,歸根結底終究是人的故事,人的意志,人的精神。
我所展現(xiàn)給大家的,是那些你以為離我們很遠,但實際卻是融入在我們一言一行中的點點滴滴。在我看來,這些“大國重器”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載體、一種精神載體,它們帶著一代又一代的期望與信仰,訴說那些或輝煌、或耀眼的滄海桑田,傳遞一個民族的魂。
古人云:“ 民之魂,文以化之;國之魂,文以鑄之。”作為新生代的我,和大家一樣年輕,只有了解歷史,正視歷史,我們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傳承,這也是肩負的責任。
雖然請明星開為傳統(tǒng)文化打call,我并非先例。很多人把我和《演員的誕生》做對比,笑稱我是“國寶的誕生”,滿身“戲精”。雖然我知道大家是夸我,但其實我想說的是,我最終的成功不應該僅僅是讓大家關注明星,而是應該從關注明星到關注國寶,最終主動走進博物館去了解我們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承古人之創(chuàng)造,開時代之生面”,這是我的終極意義。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雖然我的“玩法”可能會不斷更迭,不斷升級,也或許還有需要繼續(xù)進步的地方,但不管怎樣我的內心是不會變的。因為,我想成為一個溫暖、擁有正能量的人,帶著我們滿滿的精神和文化,不斷傳承,生生不息。
而這些國寶,就是我們不斷傳承的文脈,是我們不管如何前進,也不能忘的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