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30 23:32:49
對于將募投資金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原因,深大通表示:由于公司所處的廣告行業(yè)普遍存在輕資產的情形,獲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較為困難,公司業(yè)務開展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本次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為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預計將用于公司在供應鏈金融、不良資產管理、融資租賃、民間資本管理等領域的業(yè)務開展投入。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劉玲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 劉玲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編輯 宋思艱
2年前,深大通(000038,SZ)稱公司房地產開發(fā)、經營業(yè)務盈利能力較弱,便將主營業(yè)務轉變?yōu)樾旅襟w傳媒運營,開始提供移動互聯網廣告和戶外廣告整合傳播的服務。2016年6月23日,深大通完成超過27億元的募資,用于擴張其變更后的主營業(yè)務。
然而,一年半時間過去了,深大通11月17日卻又稱因為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擬終止和減少原先募投項目,將8億元募集資金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這一舉動立刻引來深交所的關注,拋出一封含有5大疑問的關注函。
11月30日,深大通正式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據深大通此前公告,2016年6月23日其完成27.5億元的募資,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剩余27.2億元,擬用于移動廣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至美移動數字營銷綜合服務平臺升級項目、研發(fā)中心項目、戶外媒體聯屏聯播網項目、WIFI布點項目、宴會廳LED顯示屏項目和支付收購對價這7大項目。
然而,到了2017年11月17日,深大通發(fā)布公告稱,擬終止WIFI布點項目、宴會廳LED顯示屏項目,減少戶外媒體聯屏聯播網項目投資額3.25億元、移動廣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投資額2.2億元,合計8億元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而變更用途的募集資金占該次總募資凈額的29.41%,也就意味著公司有近3成募集資金轉變了用途。
據了解,此次深大通決定終止的兩個項目分別為WIFI布點項目及宴會廳LED顯示屏項目。根據其此前公告,WIFI布點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1.476967億元,預計2年內完成投資,截至目前已投入72萬元的項目研發(fā)費用,尚有1.469767億元未使用。宴會廳LED顯示屏項目則擬使用募集資金1.08億元,亦預計2年內完成,但是目前該項目卻尚未投入。
實際上,深大通募投的項目中,大部分預計在募集資金到位后2年內(即在2018年6月)完成。但是截至目前,其募集資金已使用6.9億元,剩余19億元,募集資金截至目前使用率25.37%。為何募資完成近一年半后,多數項目一直都未實施?記者隨即致電深大通,其工作人員稱“董秘在青島,我們不接受采訪”,便掛斷電話。
對于此次終止及調減募投部分項目的原因,深大通在公告中表示是由于“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其中,對于WIFI布點項目,深大通表示因項目的市場、技術、行業(yè)等因素發(fā)生進一步變化,考慮到項目的可持續(xù)性,公司對項目方案進一步論證決定終止。宴會廳LED顯示屏終止的原因則為考慮到國內高端餐飲消費市場持續(xù)低迷,宴會廳LED顯示屏項目市場環(huán)境已發(fā)生很大變化。
在深大通披露《終止及調減部分募投項目并將相關募集資金用于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的提案》公告后,11月22日深交所便拋出一封帶有5大疑問的關注函稱,截止公告披露日,深大通募投項目除戶外媒體聯屏聯播網項目的實際募集資金投入占擬投入金額比例約為11%外,其他項目的實際投入占比均不足10%。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深大通詳細說明上述項目的具體投入情況以及實際開展情況;此前挪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投資保本理財產品的原因和具體情況;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補充說明導致公司流動資金不足的原因;說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預計使用安排、預計實現的經濟效益及風險提示等。并且要求深大通在11月27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深交所。
但是,深大通無法按照深交所要求在11月27日前進行回復,申請延期回復關注函,直到11月30日披露《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其表示,由于市場環(huán)境、技術等發(fā)生變化,基于謹慎性原則,減少不必要的投資風險,保證募集資金使用效率、效果,故終止及調減部分募集資金用途。
對于將募投資金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原因,深大通表示:由于公司所處的廣告行業(yè)普遍存在輕資產的情形,獲取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較為困難,公司業(yè)務開展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本次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為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預計將用于公司在供應鏈金融、不良資產管理、融資租賃、民間資本管理等領域的業(yè)務開展投入,根據公司業(yè)務開展情況及規(guī)劃,未來三年公司在相關領域的資金需求缺口為11.3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