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2 17:39:11
亞馬遜下架、部分城市禁止上路、“337調查”,2015年至2016年的一系列風波,讓平衡車這個曾經站在風口上的行業(yè),此后聲音小了許多。如今,平衡車似乎又與共享單車有了競爭,事實是否如此?獨輪平衡車鼻祖陳星提到:平衡車與共享單車有沒有市場獨立,“平衡車是一種更偏運動和娛樂的智能設備,它受電池限制,使用場景集中在家庭周圍或者是封閉場所”。
每經編輯 莫淑婷
Shane Chen(陳星)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文多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平衡車第一次闖入大眾視野,當時警衛(wèi)人員正駕駛著電動平衡車進行巡邏。前兩年,在各大城市街頭,人們也能時常看見電動平衡車呼嘯而過。這種獨輪或雙輪的代步工具,僅依靠人體重心的改變便可以實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動作,備受年輕人追捧。
2015年,隨著小米九號平衡車等產品的發(fā)布,平衡車開始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不過,伴隨著中國平衡車行業(yè)的急速發(fā)展,中國平衡車行業(yè)面臨著專利糾紛和產品安全問題。此外,進入2016年以來,多地又相繼開始禁止扭扭車、獨輪車、滑板車等平衡車類產品上路。同時,還面臨著共享單車在“最后一公里”問題上的替代。
平衡車行業(yè)該何去何從呢?帶著上述疑問,每經記者對SoloWheel創(chuàng)始人Shane Chen(陳星)進行了專訪。
平衡車,也叫體感車、思維車和攝位車等。從電動平衡車的整體結構上看,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電動平衡車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獨輪平衡車、雙輪平衡車(帶操縱桿)和雙輪平衡車(無操縱桿)。
獨輪平衡車、雙輪平衡車(無操縱桿)和雙輪平衡車(帶操縱桿)(京東商城截圖)
2010年,陳星在美國西海岸的實驗室里開發(fā)了自平衡滑行車,并且取得了設計專利。陳星告訴記者,他于北京長大,30年前去往美國。由于小時候在北京很喜歡滑冰,他開始設想能否把一個輪子放在兩腳之間滑行,經過多次調試最終成型。2012年底,獨輪車SoloWheel進入中國市場,不過,由于價格高昂,SoloWheel逐漸在市場上被邊緣化。
2012年,陳星又發(fā)明了兩輪電動滑板,雖然當時還只是個概念,但陳星很快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了專利,其中包括一項兩輪電動滑板基礎專利。2013年,在專利還未獲得授權時,兩輪電動滑板產品終于成型,并以Hovertrax為名推向市場。
“那是在一個展覽會上,我看到我女兒閑著沒事把兩個獨輪車放在一起騎,還能保持平衡,我就在想能不能把這兩個獨立平衡的個體連在一起。”陳星向記者描述當年往事。
隨著平衡車類產品的市場逐漸成長,國內先后出現了像樂行、騎客、Ninebot等幾十家平衡車公司。這些公司將平衡車的產品價格從數萬元推到了1萬元左右,他們一方面在國內招收代理,擴展線下體驗店,另一方面也將這些產品又返銷發(fā)源地美國市場。
至此,平衡車市場形成三方陣營,分別是:小米生態(tài)鏈成員Ninebot、Segway(已被Ninebot收購)組成的民營陣營;杭州騎客、浙大和數百家深圳加盟代工廠以產品先于專利方式組合的產學研“半國家隊”陣營;以及Shane Chen(品牌SoloWheel)和美國品牌Razor為代表的專利先于產品的境外陣營。
2015年12月,因存在著火隱患,亞馬遜向賣家發(fā)去通知,暫停銷售部分平衡車,并要求所有平衡車商家證明自己的設備達到了安全標準,同時提供證據證明其銷售產品不屬于侵權產品,否則無法再次上架。
經歷了這次亞馬遜下架事件的中國平衡車行業(yè),還未從行業(yè)大洗牌的浩劫中恢復過來,此后又連續(xù)經歷3次美國“337調查”,涉及十幾家在華車企。其中,在Razor發(fā)起的一次“337調查”中,涉案專利即“陳星專利”。
如今1年過去,SoloWheel也已來到中國設立公司,即深圳天輪科技有限公司,全權運營Solowheel在全球的專利和品牌。陳星向記者表示,“SoloWheel此前也有在中國代理生產,此番在中國設立公司負責產品的生產運營,也是為了能擴大整體生產規(guī)模。我也希望在未來能推出更多的安全性能高的平衡車產品。此外,在中國設立公司,也更有利于維護專利的運營。后續(xù)我們天輪公司會利用專利授權這個工具來篩選優(yōu)質廠商,讓這個行業(yè)能更好地發(fā)展。”
作為短途代步工具,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平衡車產業(yè)興起于2009年。隨著陀螺儀、主控板等核心部件的價格自2010年后逐漸下降以來,短短幾年間,這一行業(yè)經歷了“野蠻生長”。
2013~2015年,中國平衡車產業(yè)產能激增,行業(yè)內生產商從數十家增長至萬余家。資料顯示,2013年國內總產量大約為5萬臺,銷售額10億元左右,2014年行業(yè)產值超過100億元,2015年更是呈現井噴式增長,保守估計總產值高達500億元,且全球80%以上平衡車都產自中國。目前全國已有整車企業(yè)600多家、配件企業(yè)1000多家、電商200多家。
快速“紅火”的同時,電動平衡車的發(fā)展遭遇到了質量安全的“困擾”。
除了2015年因“著火隱患”被亞馬遜暫停銷售一事外,據2017年1月江蘇質監(jiān)局發(fā)布的《2016年電動平衡車產品質量風險監(jiān)測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指出,電動平衡車產品質量風險主要表現為騎行安全風險和電氣安全風險。
《報告》指出,目前國內電動平衡車生產企業(yè)除了少數幾家綜合實力較強的自主研發(fā)產品外,90%的廠家均是全套采購配件,自行組裝成整車再貼牌銷售的模式。這些企業(yè)技術力量薄弱,不熟悉關鍵件(尤其是電池、充電器、控制主板)的標準要求,只是簡單組裝各個功能模塊,導致系統兼容性差,同時有部分產品采取低價銷售的方式,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產品質量,致使產品在充電或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造成行業(yè)亂象叢生、產品良莠不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平衡車行業(yè)缺少相關生產標準或入市銷售標準。陳星告訴記者:平衡車類產品主要是由電力驅動,所以電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但是一些不正規(guī)廠商為了壓低成本,在電池的選取上,往往都是選擇價格低的低端電池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這也是為什么部分平衡車產品容易發(fā)生爆炸。此外,由于平衡車主要是通過電機來實現其平衡的能力,品牌廠商會選擇大功率電機,一旦遇到顛簸或者緊急情況而面臨傾倒的時候,大功率電機多出來的功率就會通過加減速來幫助平衡車保持平衡,而不正規(guī)平衡車則并沒有這種能力,人就容易摔倒。
針對電動平衡車領域的情況,據《中國質量報》報道,國家標準委于2016年10月下達兩項電動平衡車國家標準計劃。2016年11月23日,標準起草組召開起草啟動會,經過5個月的努力,形成征求意見稿,通過國標委網站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2017年5月19日,SAC/TC159/SC2秘書處組織召開標準審查會,全體委員對兩項電動平衡車標準進行了認真審查,并形成了報批稿,目前正等待正式發(fā)布。
與市場混亂相比,電動平衡車還面臨“身份”的尷尬——目前的電動平衡車依然被認為是一種玩具。雖然電動平衡車企業(yè)有著改變出行方式的長遠目標,卻不得不面對國內市場的現實。
2016年夏,多座城市交警開始查處上路行駛的平衡車類產品,對違法使用上述產品的人員處于幾十元的罰款并責令其將平衡車帶回封閉場所進行使用。
2017年7月28號,《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草案開始征求意見。草案明確鼓勵發(fā)展共享單車,但暫不發(fā)展共享電動自行車。草案提出,電動滑板車、獨輪車、自動平衡車等器械設備禁止上路行駛,非法上道行駛的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與此相對的,是蓬勃發(fā)展的共享單車。同樣作為短途代步工具,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單車是否也沖擊了平衡車市場?
陳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體沒有受到影響。相比共享單車,平衡車是一種更偏運動和娛樂的智能設備,它受電池限制,使用場景集中在家庭周圍或者是封閉場所,它其實是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共享單車是一種通勤工具,但它并沒有過多娛樂屬性,而平衡車帶給用戶的是一種享受的感覺,年輕人可以踩著平衡車在戶外、公園聚會娛樂,兩者并沒有形成直接對立的市場格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