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6 20:59:00
在港股市場,供股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集資的一種手段。但是,一些“千股”也常常利用供股這種手段稀釋散戶的持股比例,因此一旦有公司提出供股計劃,投資者都會對此提高警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本周,中國農產品交易(00149,HK)宣布,此前公司的供股計劃已經被聯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拒絕,而拒絕的原因包括了供股將大幅攤薄不參與股東利益這一項。
就在中國農產品交易的供股計劃被拒絕之后,公司的股價在第二天就大漲了23.5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聯交所三理由拒絕供股
在本周一(9月4日)收盤后,中國農產品交易發(fā)布了一則內幕消息公告。公告顯示,中國農產品交易已收到聯交所的決定信,其中表示聯交所已決定根據上市相關規(guī)則不就供股及票據發(fā)行發(fā)出上市批準,原因是其認為供股及票據發(fā)行不符合上市規(guī)則第2.03(5)條,如果進行,將損害中國農產品股東整體(尤其是任何不參與的股東)的利益以及公平有序的市場中更廣泛的公眾利益。
此外,具體的拒絕理由有三條。
第一是,供股連同票據發(fā)行將具有攤薄影響及大幅度攤薄不參與股東的利益。中國農產品交易未能證明大幅折讓及高攤薄的集資屬合理并令聯交所滿意。
第二是,中國農產品交易未能證明中國農產品董事如何已經盡力尋求最優(yōu)的集資架構及條款并令聯交所滿意。
第三是,建議集資及相關公司行動將造成大量零碎股份,而零碎股份一般只能以市價折讓及額外成本出售,股東整體并未收到充分保護。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向港交所(聯交所母公司)進行咨詢,港交所方面也認同上述理由。不過中國農產品交易董事會表示不認同聯交所的上述決定(及其理由),且正考慮采取適當措施,可能包括申請復核決定信的裁決。
供股計劃募資約10億港元
早在今年7月27日,中國農產品交易就與另外三家上市公司聯合發(fā)布了一則公告。而其中的供股計劃部分是,中國農產品交易建議通過供股籌集所得款總額(扣除開支前)10.45億至13億港元。
中國農產品交易擬持有1股經調整股份獲發(fā)7股經調整股份的基準,以認購價每股供股股份0.45港元配發(fā)約23.22億股至28.89億股供股股份。
中國農產品交易表示,此次供股及其他票據發(fā)行籌集的資金將用于償還中國農產品集團的未償還債務及一般營運資金。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在上述的公告中,中國農產品交易還建議進行股本重組、更改每手買賣單位、買賣碎股的安排等其他計劃。
除了供股計劃外,中國農產品交易還與證券公司合作促使承配人認購最高總金額為2.6億港元的配售可換股票據。
供股計劃出臺致股價腰斬
在上述供股計劃提出后,市場對此并不認可。就在7月27日當天,中國農產品交易股價立即下跌48.55%。而在該供股計劃被聯交所拒絕后,其股價又大漲23.53%。
目前中國農產品交易的股價僅為0.136港元,市值也只有兩億多港元。
中國農產品交易是以投資、開發(fā)、建設、經營和管理農副產品批發(fā)市場為核心業(yè)務的企業(yè)。在國家大力發(fā)展農村電商的政策支持下,公司創(chuàng)立農產品電商平臺,結合以高質素的管理、食品安全監(jiān)控、提供分銷以及物流服務的線上線下農產品交易平臺,結合大數據平臺,打造中國O2O農業(yè)平臺。
在今年上半年,中國農產品交易營業(yè)額為3.65億港元,虧損9261萬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