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31 00:47:57
共享經濟熱潮下參與者眾。在這其中,家廚烹飪的飯菜送到忙碌的上班族手中,正是“回家吃飯”APP的主要應用場景,也符合共享經濟的理念。
外賣平臺集中度進一步增加、補貼仍在持續(xù),“回家吃飯”在這一行業(yè)顯得“小而美”,機會在哪里?“回家吃飯”COO邵凱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答案是“在供給端做出差異化”。邵凱希望“回家吃飯”以家廚小鍋小灶的烹制,能讓長年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吃到有人情味、家里的飯菜,讓他們有被關愛的感覺。
每經編輯 趙天宇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趙橋
NBD:您如何看待外賣平臺持續(xù)補貼用戶的局面?“回家吃飯”如何應對?
邵凱:顯然,正面和外賣平臺去拼補貼對于我們來說是不理智的。所以我們非常專注于創(chuàng)造自己獨有的用戶價值,把我們個性化,小鍋小灶、用心烹制這個特色發(fā)揮出來。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用戶的支付意愿其實很強,能夠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其實是我們的優(yōu)勢。
我們現在沒有在追求依靠補貼那種爆發(fā)式的增長,而且因為補貼而來的用戶在補貼停了之后也留不住。目前,我們專注于做好差異化的品質,積累用戶口碑,追求有質量的增長。
“回家吃飯”COO邵凱
NBD:年初的《網絡餐飲服務監(jiān)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給“回家吃飯”帶來了怎樣的機會及影響?
邵凱:目監(jiān)管部門對于創(chuàng)新的商業(yè)模式確實非常開放,尤其是分享經濟類型的商業(yè)模式,對于新商業(yè)模式的監(jiān)管也一直都是秉持著“包容審慎”的態(tài)度。上海市政府就落地出臺了針對百姓所需的小餐飲備案管理制度。針對家庭廚房的管理辦法,“回家吃飯”一直有在和各地的相關監(jiān)管部門接洽,探討各種有可能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堅持著“安心飯菜,鄰里共享”的理念,行業(yè)自律,確保每一份餐的食品安全。
NBD:在您看來,“回家吃飯”的經營理念與“美好商業(yè)”的概念是如何契合的?
邵凱:“回家吃飯”一直在踐行著自己企業(yè)的使命和愿景,我們一直都堅信一家偉大的公司不僅僅關注著如何賺錢,成為所屬市場的領導者,我們更關心是否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社會價值,我們的使命是“讓吃變得更幸福”,一方面,讓很多用戶,尤其是長年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吃到了有人情味、家里的飯菜;另一方面,我們也讓很多賦閑在家的勞動力,利用自己對美食的興趣愛好,充實了自己的生活,同時賺取了一份收入。我們希望通過美食分享的商業(yè)模式,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感情。
我們每周在各個城市都會有線下的美食分享交流活動,家廚會帶著自己的拿手菜,或者現場制作,相互品嘗對方的手藝,交流廚藝,現場交流的氣氛非常融洽,通過“回家吃飯”的平臺,很多人找到了一群同樣熱愛美食、熱愛生活的同類人。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運營,“回家吃飯”在線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文化,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我們的組織,看到他們快樂經營,享受分享帶來的樂趣,我們確實看到了自己的商業(yè)模式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