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槽值” 2017-08-11 22:12:30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
前兩天發(fā)現(xiàn),這幾天網上一直熱議的微信不常聯(lián)系人新功能已經上線。
打開搜索一下,半年以上沒有聯(lián)系過的人占了好友大半。
246個好友,就這么靜靜地待在列表里。
沉默的人沉默,活躍的人造作。
不知何時起,朋友圈漸漸成了檢驗三觀一致與否的重要渠道。
在里面的人,走馬觀花,春風得意,裹挾著雞湯、自拍、廣告……千姿百態(tài),滾滾而來,揚起一陣微風?哦不,小型龍卷風。
微信里的這幾種人,再不拉黑,是要留著中元祭祖,中秋釀餅了。
△
想被一個人拉黑很簡單,不把他刷屏刷到原地爆炸不算完。
曬秀炫是最直接的辦法。
情緒爆炸,撕逼大戰(zhàn),化身評審團指點大家三觀;
出門旅游,全程直播,一天刷一百二十條小視頻;
無間隙直播曬圖:豪宅、聊天、自拍、風景、美食、車票統(tǒng)統(tǒng)九張發(fā)一套。更有升級版,一張照片9個色,一個模樣9個feel。
再不行天天打卡有力量,100天讀完4本英語書,今天是第xx天!我已經學習了xx頁。
……
照此示范操作,不用私聊,一半消息就可以重新驗證了。
△
關掉朋友圈,還有私聊在等你。
有一種人常年不對話,卻隔三差五收到他們的消息,用小學課本上的話說:在你的朋友圈,“有些人還活著,他已經死了。”
“清清吧,不用回……”、“微信升級啦,按照我的方法操作,可以知道哪些人刪了你……”
這就好像逮著人就問“你討厭我嗎?”
有一有二還有三,本來記性不好,耐不住你提醒我,拉黑不謝。
還有一種,語音視頻輪番轟炸。
有些人從來不打字,條條都是59秒語音。
于是害怕錯過要緊事的你,仔仔細細地聽混雜著方言的普通話,一次不行還要第二次。
外放怕被一群人聽到,聽筒聲音有時又太小。全神貫注,屏氣凝神。
你知道大事發(fā)語音多容易漏聽重點么!
除了頻發(fā)語音,沒什么急事卻一聲招呼不打,深夜發(fā)送語音邀請、視頻邀請的人,都是微信里缺乏界限感的群體。
歌手巫啟賢曾講過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凌晨2點,正睡覺呢,微信響了,朋友開視頻,點了接受,“老巫啊,我們在KTV唱你的歌,你聽。”
巫啟賢深夜接到好友微信視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哈”,夜深人靜,視頻那頭傳來呼天搶地般的嚎喪。
他直接給掛了。
又響,對方再次發(fā)送視頻聊天,巫啟賢還未開口,對方搶先喊道“不好意思啊,剛才收訊不好,所以我重打一次,你聽你聽。”
未成曲調先靠吼,魔音再次響起。
巫啟賢說:“這種人就該直接拉黑。”
很多人討厭甚至害怕接聽電話、語音視頻聊天等,或許可以用“電話恐懼癥”的概念來解釋:
人在情況明朗的社交環(huán)境中,最容易做出正確決定,而電話中很多情況不明,可控制因素變少,人往往采取保守的態(tài)度。
使用短信、郵件等文字方式交流時焦慮癥狀幾乎消失,甚至與人面談的情況都好過電話中交流。
所以,并不熟絡的微信好友以及沒事還要深夜驚擾的人,雙刪吧,有事漂流瓶聯(lián)系。
△
“沒有邏輯的正能量就是負能量。”
馬薇薇在奇葩說演講時說過的這句話,套在朋友圈的震驚體和毒雞湯上,毫不違和。
被刷屏的朋友圈
迎合“買買買”的陸琪牌雞湯:別以為自力更生是美德
社交平臺上的虛假“名人”說,也是一大減分項。
如果你的金句還不夠好,那是因為沒有加破折號——愛因斯坦。
前段時間,主持人金星發(fā)了一條微博:“魯迅說: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
一段營銷雞湯被調侃著冠上魯迅之名,先生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
靳東微博引用“梵高名言”
白巖松對此事曾有過調侃:
“我以前覺得叫白巖松的人在全國可能很少,這些年我覺得叫白巖松的人一定非常多,因為有很多白巖松說的那些話說得真好。”
沒有洞察的眼光,但有學習的熱情,用“雞湯+名人”提高檔次,簡直信手拈來。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心理學家戈登·彭尼庫克做了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常在社交網站上發(fā)表劣質名言的人,越容易相信非常人能辦到的事,但他們的智力水平和認知水平偏低。
用《神探夏洛克》卷福的話來說:整條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
每個人都有裝X需求,但下一次強行拔高人設前還是走點兒心吧。
總被打臉也太沒面子了。
△
花樣轉發(fā)求點贊,要想毀三觀,就刷朋友圈。
一條朋友圈可以與全國人民相關,那就是:不轉不是中國人。
“今晚觀音開庫,祝福媽媽,不轉你媽不得好死,我也是被逼的。”轉發(fā)的人估計脖子架了刀,不發(fā)就一命嗚呼。
點開全文也是一個有趣的玩法。
譬如這樣:
原來“殺人”還可以這樣玩,發(fā)出惡毒詛咒的人,被拉黑一百次都不為過。
△
太把別人當自己人,是當代人容易犯的錯誤。
微信朋友圈里總有些人腦回路清奇。
近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一個大一新生,還沒開學就火了一把。
簡單寒暄之后,該新生提出讓迎新的學姐開學幫忙背行李,未得到確切答復,之后口出狂言。
“我們第一次離家這么遠,來到陌生的地方,你們作為學長學姐難道不應該時時刻刻圍繞我們嗎?”
“我長這么大還沒有人像你這樣用這種語氣跟我說話的,你算老幾??!”
“你們有什么了不起啊,不就比我們大一歲嗎?”
毫無分寸毒舌黨,天下只有他最強。
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本分之外還被噴,迎新的學姐表示很無語。
不是伸過手別人就當你是朋友,也有可能是乞丐。讓你幫忙那是賞你臉兒。
自來熟、伸手黨,一刻禮貌之后的變臉,川劇也沒這么厲害。
下次當你想罵朋友圈里的人都是傻X的時候,先面壁:
你是不是做錯了什么,所以懲罰你擁有這些毀三觀的朋友???
現(xiàn)在吐槽的口水,都是加好友時腦子里進的水。
△
好像剛認識,隔天就整容。
微信版百變小櫻,頻繁換稱呼、更新頭像,生怕別人感覺他沒個性,讀不懂“寶寶情緒有波動”的小心思。
在近一期《火星情報局》,劉維就爆料說,自己曾被蔣欣拉黑過,還是兩回。
第一次拉黑,是他過生日。本來想給他說生日快樂的蔣欣,結果把他給拉黑了。
“因為我的頭像是一個蘋果,然后她以為我是一個代購。”
禮尚往來,蔣欣過生日,劉維發(fā)了個笑臉過去,不幸發(fā)現(xiàn),自己又被拉黑了。
重新加好友的蔣欣,對自己老是刪他也很意外。
后來劉維發(fā)現(xiàn),自己之所以老被刪,是經常換名字換頭像的結果。
“像什么‘維多利亞的秘密’啦,他們還以為我是賣內衣的。”
能被有效識別,是最基本的的社交禮貌。
好不容易記住誰是誰,轉眼就蒙圈。大家精力有限,沒空陪你玩。
天天玩花樣,只能攤手說goodbye。
△
遠離毒品有益身體健康,遠離“廣告”有益財產安全。
微商、代購,查不到來源的商品,找不到認證的東西,都蜂擁而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近9億用戶驅使大批三無廣告在朋友圈肆虐。
賣藥廣告不在電視播了,寫成震驚體放到朋友圈了;小廣告的不貼墻上了,改頭換面轉到朋友圈了;勵志青年不玩玩QQ空間了,揚言奮斗賺錢來朋友圈發(fā)廣告了……
只是動動手指就可以發(fā)家致富,這種廣告鏈,一不小心就成了網絡傳銷詐騙。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四川省綿陽市多人微信朋友圈兼職被騙,數(shù)額近百萬。
“只要288,只要288,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這些人聽信“坐在家里成百萬富翁”的謠言,相信只需繳納288元、308元押金,獲得一份“微商推廣”的兼職工作,愿望就可以實現(xiàn)。
他們每天把3條廣告轉發(fā)到微信朋友圈,可賺到最高150元;發(fā)展新人,成為管理員后,還可領取近百元工資。
據受騙報警的高女士介紹:他們有兩種盈利模式。
一是推廣:“每天在微信上轉發(fā)5條廣告,可以得到25元,錢都是當天結。”
一是引流:“每邀請一個人加入,就可獲得68元推薦獎勵費。”
而她當初就是通過好友引流加入了這家公司。
廣告不僅煩人,一不小心還會掉進熟人的坑,看不見的危險從來離你不遠。
△
什么壇到最后也都是祭壇,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韓寒說的這句話,正是越來越多人關閉朋友圈的真實寫照。
曾是我們與摯友交流打望的微信朋友圈,來的人越來越多,干的事越來越雜,反應過來時已似洪水淹過,遍地狼藉。
主持人大冰在《乖,摸摸頭》里寫,“人們懶得付出和交流,只熱衷于引領和表達,微博和微信上每天都可以刷出成堆的心靈雞湯人生感悟,無數(shù)人在轉發(fā),卻不知有幾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觀念,你奉為圭臬,別人或許不屑一顧。
世界尊重不同,但不同卻不能強融,微信上這些靠自己無力改變的好友,只能默默走遠。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眼不見為凈,還是放彼此一條生路好了。
-END-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作者:槽值小妹,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段子的女神,既能提筆把文造,也能教你把妹撩,立志寫認真有情調的文字,做心中有溫度的小女子,治療你所有不開心。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 槽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