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1 19:29:29
截至4月11日,兩市合計有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證券投資情況的專項說明”。其中,有16家上市公司通過“證券投資”賺到了錢,有5家上市公司此項虧損,還有2家公司的情況尚不明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謝欣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兩市合計有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其“證券投資情況的專項說明”。其中,有16家上市公司通過“證券投資”賺到了錢,有5家上市公司此項虧損,還有2家公司的情況尚不明確。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梳理發(fā)現,“股神”畢竟是少數,不少上市公司是憑借大手筆購買理財產品、減倉股票“存貨”獲得大額收益。相比之下,“短炒”的成績并不靚麗。
損益整體影響有限
整體來看,在這21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證券投資”的業(yè)績,對上市公司本身的業(yè)績的影響微乎其微。
譬如云鋁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云鋁國際參與認購中鋁國際H股1945.5萬股。截至2016年末,上述股份累計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745.57萬元,當期確認損益為-16.23萬元。這點錢對去年盈利達1.11億元的云鋁股份而言,自然是無關痛癢。
再有華意壓縮,公司去年通過證券投資獲得3600多萬元收益,而公司去年凈利潤達2.52億元。其他諸如證券投資獲益1888萬元的北京文化,獲益1096.82萬元的海馬汽車,獲益1028.47萬元的湖南發(fā)展,獲益4870.17萬元的東莞控股,獲益3298.96萬元的華西股份也是如此。雖然公司證券投資收益不錯,但其本身年度盈利也在數億元之間。相對而言,投資收益只是一筆“小錢”。
此外,諸如吉林敖東、云南銅業(yè)、中興通訊、京漢股份等在證券投資上的損益絕對值在10多萬元到100多萬元之間,對公司經營影響更是有限。
當然,也有上市公司通過此舉支撐起業(yè)績的情況。譬如中國武夷,公司2016年實現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72.9%。公司證券投資收益達1.28億元,如果不是這筆收益抵消了公司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5600多萬元,中國武夷的業(yè)績顯然不可能有那么靚麗。
兩“老手”冰火兩重天
A股有兩家公司有“炒股大戶”之稱,蘭州黃河和風華高科。
在A股市場上,廣匯能源、中興通訊、龍凈環(huán)保、遼寧成大等諸多股票均曾成為蘭州黃河的“獵物”。而風華高科也曾因2008年證券投資巨虧1.17億元、2010年打新284只等聞名。
而蘭州黃河2016年證券投資卻賬面虧損2146萬元,導致公司全年凈利潤虧損2509.36萬元。
對于蘭州黃河炒股不力的情況,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近日曾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股票交易的事情不大好說。兩個子公司有專門的團隊,相對于2015年,公司2016年的虧損額度也減少了。對于證券投資,該人士表示,公司并非完全是出于要靠炒股賺錢的目的,而是兩個子公司正好有這樣一筆閑置資金,暫時用來進行證券投資。
而風華高科的情況則剛好相反。該公司2016年通過證券投資,累計獲得投資收益為1.38億元。這其中,公司主要是通過減持持有的奧普光電股票281.5萬股,獲益1.33億元。2016年年報顯示,風華高科2016年實現凈利潤1.39億元,扣非凈利潤為虧損452.71萬元。
更讓人艷羨的是,截至2016年末,風華高科尚持有奧普光電股票805萬股,占奧普光電總股本的6.71%,目前市值近4億元。
投資方式普遍多樣化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這些上市公司證券投資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除了傳統(tǒng)的二級市場買賣、購買基金理財產品外,還積極參與打新、國債交易等。不少公司是炒股、理財雙管齊下。
如中國武夷去年證券投資最大收益來自于持有的股票存貨。公司減持持有的惠泉啤酒股票獲益過億。同時,公司申購步長制藥、華安證券各1000股,投資6.23萬元,收益8.53萬元。其還買賣建發(fā)股份、興業(yè)證券、福能股份等福建本地股票。此外,中國武夷甚至還利用證券賬戶閑置資金進行國債回購交易,累計獲得投資收益為6.48萬元。
而吉林敖東是港股、A股、基金、打新全方位參與。根據公司披露,其根據市場行情已經開始網下申購新股業(yè)務,截至目前,共中簽166支新股。公司堪稱是超級幸運兒。東莞控股的證券投資則沒有直接涉及A股股票,公司主要投向銀行、信托理財產品,并購買證券公司次級債。
深康佳A在2016年曾持有5只股票,其中3只為打新所得,一只源于上市前入股,一只因參與公開增發(fā)入股。但公司“炒股”損益只有43.86萬元。公司“證券投資”盈利大頭來自于理財獲得的8400萬元收益。而華西股份的證券投資也涉及理財、基金、股票等。
北京文化2016年持有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投資損益328.96萬元,還比不上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獲得收益1559.04萬元。公司甚至表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收回全部本金及收益,將不再開展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