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6 16:08:53
3月26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上,博鰲亞洲論壇官方雜志《博鰲觀察》舉辦了媒體討論會上,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教授指出,在疲弱的經濟周期中,為應對經濟下滑,積極的財政政策比寬松的貨幣政策更可取。
林毅夫認為,政府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不僅要照顧到弱勢群體的就業(yè)問題,更要利用當下勞動力閑置、利率水平比較低的機遇,為經濟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恰當的基礎設施投資,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這么做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大量就業(yè),還能補上過去制約經濟增長的短板,消除瓶頸,為未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打下基礎。相反,由于對未來的不確定,社會資本投資實體產業(yè)的愿望很低,在這種情況下推行寬松貨幣政策,很容易讓資本流向股市、樓市等投資或投機領域,造成經濟“脫實向虛”,引發(fā)更大的泡沫。(證券時報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