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5 23:04:59
吳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F(xiàn)ossill在2016年年初完成對Missfit的全資收購,前后斥資共計3億美元。被收購后,Misfit開始為Fossil生產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
每經編輯 江然
每經記者 江然
6月24日,Misfit副總裁吳燭現(xiàn)身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交易會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專訪。Misfit是一家以運動手環(huán)起家硅谷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度接受小米的投資,引發(fā)了業(yè)界關于其與小米合作的猜測。2015年末,時尚集團、皮具生產商Fossill集團(NASDAQ:FOSL)宣布斥資2.6億美元收購Misfit,令外界十分錯愕。
吳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F(xiàn)ossill在2016年年初完成對Missfit的全資收購,前后斥資共計3億美元。被收購后,Misfit開始為Fossil生產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
“Misfit與Fossil文化更像”
作為硅谷一家主打智能穿戴的科技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Misfit最終投入了傳統(tǒng)時尚品牌Fossil麾下,令人費解。
吳燭坦言,并不知道Misfit是否接到過其它公司的收購邀請,選擇Fossil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家公司文化很像。他表示,Misfit在硅谷是一家有點“特殊”的公司,更加注重設計和外觀。“在Misfit,產品屬性按重要度排名分別是外觀、電池能耗及功能。”他告訴記者。
“舉個例子,Misfit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推出可以測試心率的可穿戴設備。”他說。實際上,早在2014年,Misfit就推出了產品床上外設Beddit,該產品可以記錄心率。但因外觀能耗等因素,該功能一直沒有被加入可穿戴設備。在吳燭看來,這就是Misfit對時尚追求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也解釋了一個硅谷公司屢屢接受科技類公司投資,卻被時尚集團收購的原因。
這場收購也會給Misfit帶來可期的利潤。“Fossil每年的出貨量較大,其中手表就有3500萬支,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手表智能化,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規(guī)模。”吳燭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穆迪下調Fossil評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次收購則暗藏著時尚巨頭、第三大腕表生產商Fossil的“轉型”考量。
公開資料顯示,F(xiàn)ossil對當前二季度的EPS 預期僅為0-0.15美元,遠低于期望的0.59美元;2016財年全年銷售額預計比2015財年的32.288億美元下降5%至1.5%,而此前預計會增長-3.5%至1%。
近期,Moody's(穆迪)分析師Mike Zuccaro在報告中下調Fossil集團展望評級至負面。報告同時指出,智能手表給傳統(tǒng)手表行業(yè)帶來沖擊。
或許Fossil早已有所預料。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4年Fossil推出一款智能腕帶設備;2015年,F(xiàn)ossil又聯(lián)手英特爾推出了Fossil Q系列智能手環(huán)和智能手表,正式宣布進軍智能可穿戴市場。
然而,對可穿戴設備生產商Misfit的收購能不能幫Fossil挽回一局,還有待觀察。今年4月,并購后Misfit推出新品Ray,后者的基礎功能為監(jiān)測睡眠和運動狀態(tài),此外還有一鍵自拍、燈光調節(jié)、遙控音樂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手環(huán)依然不具備查看時間的功能。吳燭對記者表示,技術上還無法達到6個月內不充電、卻依舊能夠隨時查看時間的功能,“現(xiàn)在我們說物聯(lián)網,但真正連接起來的東西是很少的,市場的潛力也很巨大。”
(實習生段倩倩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