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嚴躍進:金融杠桿應聚焦居住福利改善

2014-07-01 00:53:20

◎嚴躍進

“以房養(yǎng)老”政策終于迎來試點。該政策的實施,市場認可程度并沒有預期高。既然是試點,就沒有必要對此類政策吹毛求疵。當前需要思考的是,此類政策終極目標是什么?從“保險”、“反向抵押”、“老年人住房”等字眼就能看出,這其實就是關于“用金融杠桿改善居住福利”的問題。

居住福利是什么?聯(lián)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認為,“……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shù)纳钏疁?,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并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居住福利的第一層面就是擁有足夠的住房空間。而第二層面就是能夠在居住空間中 “不斷改進生活條件”。真正的居住福利,應該是從“居者有其屋”跳躍到“住有所居”層面,進而步入“居者有幸福感”的層面。

過去中國是如何解決此類居住福利的?很顯然,主要工具是財政杠桿手段。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住房分配體系中,國家承擔了住房的投資、建設、分配等所有義務。此類模式下,老百姓的住房支出非常少,幸福指數(shù)比較高。這種住房福利改善計劃,在1998年退出市場,為商品房制度取代。根本原因是國家財政對住房福利改善的扶持沒有可持續(xù)性,甚至要以征收高額稅負為前提。

在商品房時代,金融杠桿取代了財政杠桿模式。金融杠桿在改善住房問題、增進居住福利上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此類方式也存在各類問題和矛盾。

按揭貸款的方式進入老百姓購房市場,對于老百姓快速實現(xiàn)住房夢有直接作用。此類金融制度的優(yōu)勢在于,能極大地改善購房者的財務支出狀況,大大降低當前的支付壓力。不過此類模式依然需要以首付為前提,對于很多購房者來說還是一筆很大開銷。不僅如此,類似“房奴”的詞語也揭示了此類制度的弊端。

住房公積金制度下,工作單位和購房者一起繳納住房公積金,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購房者按揭貸款的壓力。在公積金水池里,此類資金能真正流向住房困難戶手中。但現(xiàn)實中,此類制度并沒有完全發(fā)揮作用,部分群體用住房公積金買了多套住房,而部分住房困難戶卻在公積金使用方面屢屢碰壁。

這兩類模式是典型的金融手段改善居住福利的例子,雖然有瑕疵,但也確實解決了很多人的住房問題。其作用方向是從“無房”到“有房”,相應的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yè)銀行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以房養(yǎng)老”制度推行之后,倒按揭的理念開始進入該市場,相應的金融機構則為保險公司。通過將住房做抵押,進而換取相應資金且充當養(yǎng)老金的功能。合同終止,此類房產歸屬保險公司。這樣一種模式,方向是從“有房”到“無房”,最大優(yōu)勢就是將不動產轉變?yōu)榱鲃有再Y產,并且能夠在當期實現(xiàn)變現(xiàn)。這個是過去很多金融杠桿所不能發(fā)揮的效應。

金融杠桿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救濟方式,實現(xiàn)細水長流的資產變現(xiàn)狀況,進而增進居住福利。從變現(xiàn)的角度看,該制度確實做到了。但從“居者有幸福感”的層面看,該制度的實施,依然難以解決“福利斷供”的問題。

代際補償?shù)男廊淮嬖凇!暗娣酱绲兀襞c子孫耕”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盡管從老年人的角度看,居住福利有所增加,但某種程度上卻損害了后續(xù)子孫繼承房產的福利。所以站在傳統(tǒng)觀念看,老年人自然不敢揮霍房產價值的貼現(xiàn)金額。

此類模式雖然提供了穩(wěn)固的、持續(xù)的養(yǎng)老收入,但如果老年人遇到各類疾病、或在情感上需要精神慰藉,那么可能就缺乏各類保障。這顯然不是此類金融杠桿所能涉及的領域。相反,傳統(tǒng)模式下,雖然鰥寡孤獨,但至少可以有一套住房能讓此類群體心中稍許踏實些。

金融杠桿若要真正增進居住福利,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不過,在今天看來,這三個條件依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未來制度的推行中需要密切關注此類因素。

第一是金融機構的穩(wěn)健運行。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穩(wěn)健運行,是此類制度推進的最基本前提。如果保險公司都倒閉了,那么所謂的承諾和服務就無法兌現(xiàn),進而使得此類制度面臨曇花一現(xiàn)的尷尬。

第二是具備扎實的定價能力。金融杠桿觸碰房地產資產,本身就需要對房產進行價值評估。過去房產持續(xù)看漲,很多保險公司有信心從事此類金融創(chuàng)新,但今年以來整個市場比較低迷,在這個節(jié)點推出政策,自然會擔心房產估值遇冷。

第三是該制度需具備可持續(xù)性或可調整的余地。如果缺乏可持續(xù)性,那么容易對居住者的住房福利改善產生干擾。試想,如果以房養(yǎng)老試點沒幾年就戛然而止,那么此類居住者的養(yǎng)老計劃勢必被打亂。即便此類制度確實有調整的需要,那么也應該具備調整的余地。

真正的金融杠桿,應該是能夠為居住者注入各類高福利:有合適的住房、無過高的財務壓力、有高度的居家幸福感,也即體現(xiàn)為“少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的特征。如果市場抵觸或厭惡此類杠桿,那么就說明其在改善居住福利上還不到位、還不貼心,也即需要進行杠桿策略的改進。未來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金融創(chuàng)新工具的增加、人們既有觀念的變革,金融杠桿將愈發(fā)聚焦“居住福利”這樣一個關鍵詞,并體現(xiàn)真正的價值。

(作者為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