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名山出好茶 茶中上品竹葉青

2012-03-27 01:11:51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句,表明了峨眉山在中國名山大川中的顯赫地位。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峨眉山以其雄秀奇幽的自然景觀、豐富瑰麗的人文內涵,備受世人贊譽和推崇。

名山自古出好茶。峨眉山名茶歷史源遠流長,晉代就已聲名在外,唐時《文選注》中有“峨眉多藥草,茶尤好,異于天下”。從唐代開始,峨眉山茶已被列為貢茶。宋代大文豪蘇軾曾寫下“分無玉碗捧峨眉”的佳句懷念峨眉山茶。明太祖朱元璋御賜峨眉山萬年寺茶園,種茶萬株,采制入貢,此制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峨眉山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茶葉產區(qū),與其所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無關系。竹葉青,恰是峨眉山茶葉的典型代表。

高山為什么能出好茶?

古往今來,我國歷代貢茶、傳統(tǒng)名茶,大多出自山巒重疊、佳木蔥郁、云海飄渺的名山大岳。諸如黃山毛峰、武夷巖茶、峨眉竹葉青等,都列為茶中上品。高山為什么能出好茶呢?這還得從其生態(tài)環(huán)境、氣候條件說起。

高山出好茶的奧妙,首先就在于其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山高林茂、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正好滿足了茶樹對生長的需要。

同時,高山植被繁茂,土壤疏松肥沃、結構良好,有機質豐富,茶樹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齊全。茶樹喜歡生長在高山多霧的環(huán)境中,通常日照時間短、相對濕度大,長年飽受霧露的滋潤,這對茶葉的色澤、香氣、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別是對綠茶品質的改善十分有利。

另外,高山上的氣溫要比平地更低、晝夜溫差大。而溫度決定了茶樹中酶的活性,溫度越低,茶多酚的含量會減少,茶葉的濃澀味減輕;而茶葉中的氨基酸和芳香物卻會隨氣溫降低而增加,從而能讓茶葉更香、更鮮爽。

由此可見,高山出好茶,乃是環(huán)境與氣候綜合作用的結果。處在這樣優(yōu)越的生態(tài)條件下,茶樹自然芽葉肥壯嫩軟,為綠茶的優(yōu)良品質提供了物質基礎。

但是,所謂高山出好茶,并非海拔越高越好。以峨眉山特殊的地質和環(huán)境而言,800~1500米是最適宜海拔,也是茶樹與陽光、空氣、云霧接觸最完美的高度。低于800米,茶樹會因日照、溫度等影響到茶葉生長與營養(yǎng)成分的形成;超過1500米,氣溫過低會導致茶樹生長發(fā)育緩慢,易發(fā)生白星病等危害。

構建完美茶葉產區(qū)

按照茶樹生長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在消費者熟悉的名茶中,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屬平原茶,黃山毛峰、峨眉竹葉青等則屬高山茶。以竹葉青為例,其主要產自四川峨眉山的高山特定生態(tài)茶區(qū)。

茶葉專家指出,峨眉山作為歷史上著名的產茶地,與其地理位置不無關系。尤其是峨眉半山雨量充沛、濕潤多霧,一年不足950個小時日照,被聯合國專家稱為世界上同緯度生物、植被保護最好的地區(qū),這種環(huán)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

名山出好茶,竹葉青產區(qū)尤為講究,為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的高山特定茶區(qū)。這里群山環(huán)抱,終年云霧繚繞,森林茂盛,茶樹接受光照時間短,強度低,漫色光多,有利于茶樹中葉綠素、氨基酸含量等增加。從而使茶葉香氣高、滋味濃厚、鮮爽、品質好。

而峨眉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其風光、名勝、文化,最具代表性地向世人昭示了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相得益彰的境界。古人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來自峨眉山的竹葉青,吸仙山之靈氣,享天地之精華,一直以其自然之韻和特有的清醇淡雅,深受愛茶之人喜愛。

造就春茶上品竹葉青

眼下清明將至,正值春茶陸續(xù)上市,春茶特有的清香已彌漫開來。而茶葉的品質則成為人們購買春茶的焦點。

春茶中的“明前茶”品質尤佳。這是因為清明前的茶樹經過漫長冬季的休養(yǎng)生息,營養(yǎng)成分得到充分積累。同時,清明前病蟲害少,無須打藥殺蟲,所以茶葉不會受到污染。明前茶由于芽葉細嫩,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含量豐富,通常被視為一年中品質最佳的茶葉。

但是,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樹發(fā)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緩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非常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竹葉青全部為明前茶。為保證竹葉青的高品質,每年清明前就必須采摘完一年的原料。而清明后,隨著氣溫升高,雨水漸多,蟲害開始出現,茶葉的品質皆不及明前茶。

所以,選春茶首選肯定是明前茶。而茶的品質優(yōu)劣與否,還取決于茶葉的采摘部位。這其中,以芽心為佳。

竹葉青茶的選材正是如此。據了解,竹葉青茶僅選峨眉山清明前、凌露時分鮮嫩飽滿的茶芽,每500克竹葉青由35000~45000顆芽心組成。其形、色、氣、質俱佳,細細體味,唯覺唇齒流香,神靜氣寧,實乃茶中珍品。

記者 李偉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