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在路上

每經網首頁 > 記者在路上 > 正文

不管緊縮還是寬松 私募股權投資都得益

每經網 2011-06-27 13:10:38

  喻春來/文

  貨幣緊縮還是寬松會各經濟生活各方面帶來不同的影響,房地產和中小企業(yè)怕緊縮,政府調控房價怕寬松……是否有行業(yè)不管緊縮還是寬松都得益呢?

  在日前的“2011中國股權投資基金發(fā)展論壇”上,全國社?;鹄硎聲崩硎麻L王忠民給出的答案,貨幣市場的兩個極端----極度緊縮和極度寬松都催生、催長私募股權投資。

  為何會這樣呢?原來,當貨幣政策極度收緊的時候,企業(yè)在獲得流動性的支持當中顯得困困重重,貸款利率急劇升高。那么企業(yè)這個時候尋找什么?當然是錢。此時的風險投資不是它去找別人,而是企業(yè)主動來找私募股權投資,希望這些投資能幫企業(yè)渡過寒冬。

  所以,股權投資在這個時候面臨不是10倍市盈率的問題,而是10倍以下的市盈率可以選擇更好的投資。從這個邏輯角度來延伸,緊縮的貨幣政策催長私募股權投資。

  看看現在一些最大的上市公司和最能夠對貨幣流動性敏感的銀行,連續(xù)多年來的緊縮環(huán)境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向權益市場獲得最大量的支持,要么去增發(fā),要么去做次級債,要么出讓股權。

  當國有企業(yè)也面臨流動性壓力,國有企業(yè)進行股權改革和放松自己,股權控制在自己手中力度就會放松,民營企業(yè)是受流動性沖擊最強的,但是它唯一可以解救自己的是出讓股權,讓更多股權投資可以在這個時候解救自己。

  從一季度看,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熱情仍然不減。共有54支投資中國大陸地區(qū)的基金完成募集,募集總額是122.82億美金,其中人民幣基金占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從投資角度看,一季度共完成投資交易307起,其中披露金額投資交易總量近40億美金。從退出看,一季度已經實現上百筆的IPO退出,投資集中的行業(yè)主要包括機械制造、電子及光電設備、互聯網、生物技術、醫(yī)療及清潔技術等等。

  反之,在寬松的貨幣流動性條件下,以回顧一下過去20多年來貨幣高發(fā)行時代,超過GDP七八個百分點的成長,貨幣總量達到七十五六萬億總量的時候。為什么今天感覺到是CPI壓力,而不是其他方面了。

  假定所有超發(fā)貨幣速度和總量都壓在CPI當中,CPI不是今天的結果,是誰吸引走了這么大的貨幣流量?可以明顯的看到,一是中國的房地產,二是中國的股市。

  如果沒有今天房地產這么大的股權容量,如果沒有今天將近20多萬億的股票市值,這樣一個貨幣流動性,個人再高收入,恐怕也不行。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在貨幣寬松時期,私募股權投恰好是能夠控制通貨膨脹,既開放了權益類市場,又催生了股權類市場,既給整個經濟環(huán)境帶來了寬松,也使生活性的CPI不具有流動性的極大壓力。

  王忠民預測,國內貨幣政策不可能長久緊縮,還將可能導入寬松,那個時候私募股權投資將會肩負者中國改革和提供更多的權益類投資的通道和可能性,以保證中國權益類市場蓬勃發(fā)展,CPI保持在合理范圍的這樣一個角色。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