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出路在于全面改革
2010-05-21 01:20:29
趙曉(經濟學家)
金融危機前5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超過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國人口的滾滾紅利,勞動力豐富且“價廉物美”支撐“世界工廠”地位一路上沖,年輕人買房置業(yè)消費狂潮支撐消費不斷增長;二是美國房地產金融泡沫導致的消費泡沫對中國出口的拉動;三是中國房地產的瘋狂對經濟的強力拉動。
然而,“三大動力”的衰減乃至喪失也正同時發(fā)生于中國,使得中國經濟面臨30年未見之大變局,搞得不好中國經濟不僅可能出現(xiàn)二次觸底,還可能陷于長期低速增長。
許多人預期,中國的樓市還將反彈,正如太陽每天必將升起一樣。然而,房地產問題的政治化,意味著政府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選擇,甚至容不得商量和猶豫。政府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依賴房地產來支撐經濟增長,必須痛下決心像戒毒一樣“quit(戒)”掉對房地產的依賴。因此,本輪樓市的鐵腕調控只能算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接下來,政府應該盡最大的努力避免重演以往“調控-放松-再調控-再放松”的怪圈。
如何防止樓市再度反彈甚至是報復性反彈,如何鞏固樓市調控來之不易的成果,特別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中國經濟因“三大動力”消失而步入增長的黃昏呢?筆者以為,中國政府必須有極大的改革緊迫感,趁著經濟正從金融危機的衰退走向反彈的寶貴機會,從樓市調控走向全面改革,以改革來穩(wěn)固房地產調控成果,并通過改革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從而取代對房地產的依賴,實現(xiàn)中國經濟的再次騰飛。
改革意味著利益分配邊界的調整。很顯然的是,政府必須重建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首先,要痛下決心讓住房回歸居住本質,為此要堅決抑制炒房行為,同時大力發(fā)展住房保障,讓老百姓的購買力從住房上釋放出來。其次,必須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財權與事權關系,樓市調控的重拳出擊是不夠的,中央政府還必須給土地財政型的地方政府解套,為此要考慮啟動地方發(fā)債權,更重要的是,在農村土地的流轉以及耕地調劑等方面尋求突破,使得級差地租得以按市場方式重新配置,由此既平抑房價又增加百姓收入,從中設法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納稅點。再次,要堅決中止“國進民退”的倒行逆施現(xiàn)象,讓財富從壟斷領域更多地進入到一般競爭性領域,并通過改革塑造新的增長點,既引領民間資本的新流向,又為中國新一輪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