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3 04:44:18
每經記者 熊曉輝 發(fā)自上海
昨日(12月22日)上午,上海地鐵發(fā)生運營16年以來最嚴重的事故。號稱中國客運量最大的地鐵線路——上海地鐵1號線,在突發(fā)電路故障后,又遭遇兩輛列車碰撞,造成全線運營“癱瘓”長達4小時以上。停運造成地鐵車內乘客被困及各站點的乘客大量滯留,所幸沒有重大傷亡。
至昨日12:15,上海地鐵方面發(fā)布最新消息稱,1號線全線運營已恢復正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事故發(fā)生以后,申通地鐵集團組織了近千名干部員工緊張施救,上海市交通港口局也迅速啟動了緊急預案,出動應急車輛,及時趕赴指定站點疏運滯留乘客。昨日下午16:00,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辦公室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市建設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申通集團和相關專家將組成事故調查組,對此次停運事件展開調查。”
不過,此事件并未對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申通地鐵 (600834,SH)的股價造成影響。昨日(12月22日)申通地鐵股價在大盤暴跌的背景下仍上漲3.94%,報收于10.81元。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申通地鐵近期的上漲可能與重組有關,大股東申通集團可能會將目前運營和在建的17條地鐵線路分批注入,從而實現申通集團整體上市。
現場:
兩起意外導致一號線停運4小時
12月22日早晨,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連續(xù)發(fā)生兩起意外。官方公布的消息稱,5:50,軌道交通1號線陜西南路至人民廣場區(qū)間突發(fā)供電觸網跳閘故障,造成該區(qū)列車停駛,經初步檢查,為隧道頂部的碳纖維脫落造成短路;在運營調整恢復中,7:00左右,中山北路至火車站區(qū)間又發(fā)生兩車側面碰撞,導致運營中斷情況加劇,所幸并無重大傷亡。
由于事故發(fā)生適逢上班早高峰時間,造成了各站點的乘客大量滯留。昨日上午10:40,記者乘8號線趕到人民廣場站,車站廣播不停地播放:“地鐵1號線發(fā)生故障,請轉乘的乘客改選擇其他線路。”
在中轉大廳,記者看到通往1、2號線的卷閘門已經拉上,但是因為沒有提示,仍有少量乘客聚在門前等待。通往2號線的通道臨時安排在兩側的刷卡機旁邊,各有一名工作人員進行疏導,不少乘客由于不清楚事故情況向其咨詢。但工作人員僅僅表示:“1號線發(fā)生故障停運。”對具體事故情況和何時恢復運營并不清楚。
直到12:15,1號線全線運營恢復,至此,上海地鐵1號線在停運超過4小時后恢復正常。
反應:
迅速成立事故調查組
地鐵1號線是上海運營最早、客流量也最為集中的軌道交通線路。據申通地鐵方面提供的數據,自2000年至2008年上半年,1號線日均客流量從30萬人次增長到87萬人次,年平均增長率達10%以上。在早晚高峰客流已飽和的情況下,據預測,2009年日均客流量還將超過90萬人次,客流量仍呈現持續(xù)增長的趨勢。
按停運4個小時的時長來計算,受昨日(12月22日)的地鐵停運事件影響人數可能接近25萬人次。盡管在事故發(fā)生后,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緊急出動應急車輛疏運滯留乘客,但是從各方反饋來看,疏散效果仍然有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人民廣場看到,雖有部分新增的應急車輛,但各公交站點前仍有許多乘客。一些以往搭地鐵上班的人士忍不住抱怨,“昨天2號線出事,今天1號線又停運,這樣天天遲到,讓我怎么和公司交代?”
當地知名的軌道交通論壇也成為網友們交換最新消息的地方,短短一個上午,關于1號線事故的討論已經有幾十個帖子,兩千多個回復。由于公開信息有限,許多網友發(fā)帖打聽和交流最新的消息。
昨日下午16:00,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辦公室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緊急啟動了公交配套預案,增調了105輛公交車,疏散乘客。”
市場:
申通地鐵股價逆市上漲
上海地鐵1號線全線“癱瘓”4小時,但并未對其背后的上市公司申通地鐵的股價造成影響。昨日(12月22日)申通地鐵股價仍延續(xù)前日的上漲行情,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94%。
申通地鐵是目前滬深兩市唯一一家從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上市公司,上海地鐵1號線是其僅有的資產。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公司目前擁有上海地鐵1號線28列電動客車、售檢票系統(tǒng)等資產的所有權和自2001年開始10年內的經營權,并受申通集團委托,管理1號線的其他非上市資產。
德邦證券交通運輸行業(yè)分析師鄭慶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上海投入運營的城市軌道線路中,1號線是其中投入運營最早、經濟效益最好的一條黃金線路,可能也是唯一一條盈利的線路。”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申通地鐵近期的上漲可能與重組有關,大股東申通集團可能會將目前運營和在建的17條地鐵線路分批注入申通地鐵,從而實現申通集團整體上市。2006年申通地鐵也曾有過嘗試,擬通過定向增發(fā)收購1號線的機電設備和車站等資產,但未獲通過。
不過,鄭慶平對這一說法并不完全贊同。雖然這次上海國資整合中有一個趨勢,即公用事業(yè)注入上市公司,但是地鐵運營成本壓力大,多數都處于虧損階段,需要依靠政府補貼。“1號線賺錢,別的線路未必能賺錢,2號線、3號線能不能賺錢都很難說,而新投入運營的線路肯定虧本。這可能也是政府遲遲不考慮將其他線路注入上市公司的原因。”
記者查閱申通地鐵2008年年報發(fā)現,地鐵1號線是其全部營收來源,2008年申通地鐵全年營收8.8億元,比上年增加1.36%;凈利潤7908萬元,比上年減少35.66%。利潤減少的原因是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的分流和票價優(yōu)惠政策的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地鐵雖然擁有28列電動客車、售檢票系統(tǒng)等資產的所有權和自2001年始10年的經營權,但并不直接參與運營,而是委托地鐵運營公司經營管理。申通地鐵也不擁有地鐵1號線隧道、軌道、車站和機電設備等資產,而需要向大股東申通集團租借。2008年,申通地鐵向上述兩家公司支付的管理費用和資產使用費累計高達4.5億元,占了全年營收的五成以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