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在即 美元在博弈的漩渦中震蕩
2009-04-01 02:19:28
每經(jīng)記者 鄭步春
美國在印鈔上有所收斂,國債購買數(shù)量低于市場預期,美元博弈中進退維谷,G20會議召開在即,操作上宜回避不確定性風險。
美元上周五起連漲,周一美聯(lián)儲公布的公債收購量少于預期,加上通用汽車麻煩不斷也助漲避險情緒。周一美元指數(shù)漲0.89%,周二16時暫跌0.56%至85.384。因原油及有色金屬等大跌,商品幣種周一大幅回落,周二則有所反彈,其中澳元周一跌1.84%,周二暫漲1.1%,并未扳回跌幅。日元走勢反復,總體偏弱,匯率接近數(shù)月低點。本周G20會議一般會引發(fā)匯市不測波動,且極難把握,操作中宜暫時觀望,等待不確定性風險解除。
美國債購買量低于預期
近期中國、俄羅斯甚至歐洲等均對美國印鈔有所施壓,這使美國不得不有所顧忌。近期金價跌、原油跌、美元漲等現(xiàn)象均不排除部分人為操縱可能,雖然人們并無直接證據(jù)。上述品種走向無疑減緩了通脹預期,這必然也能同時減緩各國對美國的壓力,其時機之巧,頗值得懷疑。
在各國壓力之下,也不知是湊巧還是確實不需要發(fā)行過多債券,周一美聯(lián)儲公開市場收購的國債僅24.99億美元,低于人們預期,也低于上周收購量。該舉措于周一推高了國債收益率,債價則出現(xiàn)下跌。WrightsonICAPLLC和摩根士丹利依照上周的情況,原本預期美聯(lián)儲周一收購的國債總額將介于40到50億美元之間,誰也沒想到真正發(fā)行的只有25億。
美國對印鈔有所顧忌
另有一些事件也多少在暗示美國不像人們想的那樣無限提供流動性,這就是近期最受關注的美國汽車風潮,美國當局似乎變得不愿過多出錢資助。從救市本質來看,雖然出資額不一定直接來自印鈔,但歸根結底最終一定會轉化為印鈔壓力,說白了就是美國當局根本就沒錢救助這么多企業(yè),因此如果美國救助汽車業(yè),最終依然是全球共同負擔。
美國政府和央行迄今共借出或擔保金額達12.8萬億美元,美國總人口不過3億,人均負擔4.2萬美元,或相當于去年GDP(美國2008年GDP為14.2萬億美元)。
當前全球博弈激烈程度更甚于金融危機之前,有關美國巧取他國財富會在相當長一段日子內成為博弈焦點,當壓力減緩時美國或重新考慮加大印鈔來盤剝他國,當壓力一時增大時美國又可能稍加收斂,各國極可能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間。另一博弈焦點是和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及貿易保護,該因素必然會對外匯市場產(chǎn)生不測的影響。
歐元承壓助漲美元
歐元壓力頗多,這是美元上漲原因之一,因歐元在美元指數(shù)中權重過半。本周歐洲央行的利率會議若不出意外,會調低其基準利率50個基點至1.00%,而接下來人們就有理由預期歐元區(qū)再降一、兩次利率后或也可能采用量化寬松手法,這對歐元有絕對利空。
從常理來看,歐元區(qū)對通脹傳統(tǒng)上更為看重,這使其采用量化寬松動能少于美國。另一方面,歐元區(qū)債券分屬各國財政部,當歐洲央行收購債券時一定會引發(fā)扯皮,所以操作上麻煩也有許多,所以該因素也使歐元區(qū)采用量化寬松可能下降。不過近期一些歐元區(qū)官員在講話中不斷提到收購債券,雖然未說如何解決具體操作中困難,但已在匯市中壓制了歐元。
持有商品幣種相對安全
假如經(jīng)濟危機接一步惡化,屆時也不能排除歐元區(qū)加入印鈔大軍的可能性。如果真發(fā)生這種情況,美元兌歐元未必會跌,說不定還能上漲,這也為美元長線走勢帶來些不確定性。當全球多數(shù)國家印鈔時,更能確定的是黃金、資源漲價,比如屆時無論美元漲與不漲,黃金均可能上漲。如果是純操作外匯卻因種種原因不參于資產(chǎn)多樣化操作,那么屆時持有商品幣種相對安全,澳元應是其中確定性最強品種。迄今為止,市場對澳大利亞央行采用量化寬松政策預期極低,該因素中長線應有利于澳元走勢。
美元指數(shù)中權重排除第二的日元走勢不振,這也助升美元。和多數(shù)國家不同,日本的經(jīng)濟未露出絲毫轉好跡象,反而不斷惡化。周二上午日本公布的2月失業(yè)率4.4%,高于預測的4.3%,也高于1月的4.1%;住宅動工量減24.9%,預測是減17.7%。周一日本公布的2月工業(yè)產(chǎn)值連續(xù)第五個月下降,其降幅為9.4%,預測是降9.1%。日元當前避險功能已喪失許多,所以必會受不利經(jīng)濟指標壓制。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jīng)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jīng)訂報電話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