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0 13:42:43
4月8日,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與媒體交流,介紹公司第二個十年戰(zhàn)略等情況。作為光啟技術主營產品,“超材料”是指通過人工材料編輯技術,制作出天然材料無法實現(xiàn)的,在電磁、聲、熱、力等領域具備超常物理性質的復合材料,即材料領域中的“基因編輯”技術。由于該技術常用于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長期以來對其了解甚少,也流傳著不少誤解。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陳俊杰
4月8日,光啟技術(SZ002625,股價38.43元,市值828.01億元)董事長劉若鵬準時踏入會議室,與《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開展交流。劉若鵬向在場記者描述了公司第二個十年戰(zhàn)略和超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突破等情況,這也是公司隨后將在發(fā)布會上詳細講解的內容。
作為光啟技術主營產品,“超材料”是指通過人工材料編輯技術,制作出天然材料無法實現(xiàn)的,在電磁、聲、熱、力等領域具備超常物理性質的復合材料,即材料領域中的“基因編輯”技術。由于該技術常用于國防、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長期以來對其了解甚少,也流傳著不少誤解。
在交流中,劉若鵬多次向記者表示,市場普遍認為超材料目前只應用在小眾市場,這種說法他并不認同,目前超材料已成為新一代航天航空復雜功能結構的核心技術,這一領域市場空間較大。因此,光啟技術會持續(xù)深耕航空航天裝備市場賽道,不會“主次顛倒”。
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左一)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劉若鵬在交流中表示,傳統(tǒng)航空航天裝備主要是用傳統(tǒng)鋁合金、復材力學結構設計和制造,新一代航天航空裝備要求具備高性能電磁調制、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全新電子對抗、全新組網能力,增加了大量復雜裝備結構。
正因如此,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面臨著多項挑戰(zhàn)。劉若鵬稱,如果用傳統(tǒng)的先進復合材料技術制造復雜功能結構,產品良率最高只能達到20%,幾乎無法完成設計、制造和量產。而超材料的“功能結構一體化”特性,讓復雜功能結構可以在保證輕量化的同時實現(xiàn)高強度和寬頻段電磁調制性能,超材料就成為了新一代航天航空裝備的必然需求。
根據各家相關上市公司報告,在新一代航空航天領域,2024年美國先進飛機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諾斯羅普•格魯曼和波音公司國防部分合計收入達到1萬億元,當年累計積壓訂單價值3.31萬億元。而中國多家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廠商的年收入為1610億元。
“超材料領域未來的核心就是在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中國市場將會快速成長。”劉若鵬表示,為了實現(xiàn)超材料量產,公司設計定制了4641套超材料專用設備,定制8646套特種專用工藝裝備,開發(fā)161款特種功能材料,某產品實現(xiàn)復雜功能結構幾十大類功能、上千項性能指標。至今,光啟技術已構建起超材料復雜功能結構全流程生產體系,產品整體良品率高達97.51%。
在新一代航天航空裝備之外,光啟技術也在探索超材料的新興應用領域。
2024年11月,在第十五屆珠海航展上,光啟技術發(fā)布了全球首款全機身超材料無人機。今年,該產品將在公司株洲905基地1期開始小批量交付,滿產設計產能為1萬架/月。
在4月8日的交流中,劉若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先進無人機未來會向高性能發(fā)展,第二個關鍵特征是低成本。“低成本意味著同樣價格能形成數量級優(yōu)勢,將無人機的電磁干擾、電子偵察等功能分散到網絡化集群中,等于說形成了分工。從原來的中心節(jié)點變成了分布式的網絡化節(jié)點來進行,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超材料無人機搭載了綜合航電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自組網、抗電磁干擾等能力。部分航程上千公里的無人機價格為數千萬元,而公司搭建了超材料的全產業(yè)鏈,使得超材料無人機成本降到了數十萬元。該款無人機研制進展整體較順利,即將進入高密度試飛環(huán)節(jié)。”劉若鵬續(xù)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