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聚焦“好房子” | 頭部房企帶頭踐行“好房子”理念,能否重塑樓市銷售格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0 15:28:46

◎“好房子”概念正受到廣泛關注。今年以來,北京、杭州、江門等多個城市已發(fā)布相關政策文件,保利發(fā)展、越秀地產等頭部房企也在積極踐行“好房子”理念。

◎專家指出,“好房子”不僅需硬件優(yōu)良,還需在配套和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以真正滿足居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好房子”已然成為當下樓市的熱門詞匯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入2025年以來,北京、山西、杭州等多地已發(fā)布關于“好房子”建設指引的相關文件。而近期,包括保利發(fā)展、招商蛇口、龍湖集團、越秀地產等在內的多家房企,均在推廣項目過程中著重突出“好房子”概念。

3月19日上午,華南區(qū)域一位房企營銷人士向每經記者表示:“所謂‘好房子’,本質上是激勵行業(yè)回歸正向循環(huán)的具體手段。如今全國各地陸續(xù)放寬對好房子的設計標準,部分城市層高能夠達到3米以上,贈送挑空、陽臺、入戶花園等面積也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好房子’旨在鼓勵開發(fā)商打造優(yōu)質產品,吸引購房者,進而促進市場止跌回暖。”

頭部房企率先踐行“好房子”理念

對于“好房子”,房企是如何踐行的?又有哪些創(chuàng)新嘗試呢?

每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同開發(fā)商對“好房子”的實踐存在一定差異,但多數企業(yè)將關注點聚焦在建筑設計、產品標準化與創(chuàng)新、社區(qū)規(guī)劃與配套等方面。

3月19日,龍湖集團相關人士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稱,在部分項目打造過程中,設計創(chuàng)新已成為打造“好產品”“好品質”的關鍵手段。在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中,包括北京觀萃項目在內的7個產品榮獲一等獎。這些方案在規(guī)劃設計時,采用了BIM分析、智能化、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等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北京中關村觀萃項目實景 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設計層面,通過突破居住建筑常規(guī)形式的建筑立面設計,采用錯落有致的開敞陽臺設計,線條流暢,立面簡潔現代且富有變化。此外,住宅組團中心部分住宅建筑采用首層架空結合景觀設計,與戶外空間相互滲透,形成抽屜式的公共空間拓展,打造出全齡共享的服務與交往功能區(qū)域,這是一種有益嘗試。在戶型設計時,采用全生命周期的靈活可變戶型設計,更契合大眾的居住追求。”上述龍湖集團相關人士補充道。

據悉,因為觀萃項目的設計理念和定位與公司既有產品線有明顯區(qū)別,產品創(chuàng)新突破點比較多,龍湖又地將個性提煉為共性,從而形成了一條新產品線“觀萃”。

相對而言,越秀地產對“好房子”的設計,更傾向于朝著“數字化”“智能化” 和 “低碳化”三個維度發(fā)力。

越秀地產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數字化層面,我們主要利用物聯網、5G 等新技術構建智慧空間與社區(qū)。在智能家居方面,通過與華為合作提升住宅的科技屬性,例如琶洲南TOD項目落地華為全屋智能系統(tǒng),讓生活更加便捷。智慧運維則通過 EBA 系統(tǒng)智慧大腦等技術,使物業(yè)運行更加安全智能。此外,在低碳化領域,越秀制定‘雙碳’戰(zhàn)略行動方案,堅持綠色健康建筑,發(fā)展工業(yè)化建筑產業(yè),打造低能耗建筑,并且在裝修上實現近零污染,從多個維度發(fā)力踐行‘好產品’理念。”

此外,一些典型房企還在社區(qū)配套方面發(fā)力,通過提升公共區(qū)域配套來增強人們對“好房子”的實際感受。

保利發(fā)展相關人士告訴每經記者:“好房子不僅需要優(yōu)質配置,還需要良好的社區(qū)體驗。通過設置相關配套,讓業(yè)主在小區(qū)內就能體驗到豐富多樣的社區(qū)功能。”

“以保利在蘇州開發(fā)的保利星湖項目為例,該項目體量較小,僅有264戶,但通過充分利用1100平方米的架空層,設置兒童學習、健身瑜伽、社區(qū)會客等多項深受業(yè)主喜愛的社區(qū)功能,同時結合室外場地及景觀,設置運動場地、活動場地、兒童游戲、健身步道等公共活動場地,極大地提升了業(yè)主的居住體驗。”上述保利發(fā)展相關人士說道。

“好房子”成多家樓盤新賣點

記者注意到,除北京、杭州已發(fā)布“好房子”相關標準外,去年5月發(fā)布的2024版《深圳市建筑設計規(guī)則》,其修訂內容就包含備受市民關注的減少住宅公攤面積、有效提高得房率等方面。

例如,修訂內容增加了“計一半面積的陽臺進深不超過2.4m,超過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應全部計入規(guī)定建筑面積”的規(guī)定。在滿足條件下可不計入建筑面積的凸窗,修訂后進深由0.6m增加至0.8m,“飄窗”面積得以加大。此外,過去計入 “公攤”面積的兩大部分,修訂后將避難層、機房等公共空間列為“不計容面積”。這意味著,住宅的公攤面積將減少,得房率能夠有效提高。

3月19日上午,深圳當地房產中介小劉告訴每經記者:“在深圳市場,目前一個較為顯著的表現是,計容新規(guī)實施后的不少新盤,實際得房率基本能達到90%以上。而在計容新規(guī)發(fā)布前,深圳市場的普遍得房率在70%至80%。” 小劉介紹,目前在深圳,包括中海云啟、中建鵬宸云筑、中洲迎璽三期等樓盤項目的實際得房率都達到90%以上。

據小劉介紹,他平時并非主動帶看這些樓盤,但一般來說,當樓盤項目的實際得房率和品質提高后,對購房者的吸引力更強,客戶的成交意愿相較于以前的存量房更高。

東莞濱海灣某樓盤置業(yè)顧問向記者展示的不同窗戶工藝差距 每經記者 陳榮浩攝

此外,記者實地走訪深圳多個樓盤項目發(fā)現,不少置業(yè)顧問在向購房者介紹項目時,除了習慣性地介紹項目的區(qū)位、配套等因素外,也開始著重講解項目的一些新賣點,比如產品工藝、戶型設計等細節(jié)。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好房子”不應僅僅是硬件設施優(yōu)良,單純硬件好只是好產品。房子具有社會屬性、公共品屬性,還需在配套、性能、服務等方面都表現出色,才能真正打造出好房子。“近年來,凡是配套完善、功能齊全、戶型設計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有新型材料投入的項目,都受到市場歡迎,而舊模式下的產品,去化卻較為困難。”

事實上,隨著居住需求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追求,“好房子”的內涵早已突破物理空間的限制。易居研究院分析指出:“在一些改善型住房需求中,購房者越來越注重房屋的空間感,相關設計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同時,部分新房功能迭代靈活,適老化衛(wèi)浴、可變隔墻成為改善型產品的標配。”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好房子 設計 綠色建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