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5 20:50:14
近日,記者跟隨專題調研組走進涼山州,實地探訪金融機構如何以普惠金融支持非遺傳承與鄉(xiāng)村振興。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彝繡、銀飾等。其中,昭覺縣沐恩邸社區(qū)作為四川省規(guī)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建立非遺工坊和直播間,為當地脫貧戶提供了就業(yè)機會,繡娘們實現了“守著家、抱著娃、掙著錢”的生活模式。通過一系列舉措,金融機構不僅保護了非遺文化,還促進了鄉(xiāng)村經濟振興,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每經記者 劉嘉魁 每經編輯 張益銘
八百里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讓彝繡產品、彝族銀飾、彝族漆器、會理綠陶等非遺文化綻放新彩。
非遺文化既傳遞著文明的回響,也是一方富民產業(yè)。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由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四川監(jiān)管局指導,四川省銀行業(yè)協會、四川省保險行業(yè)協會主辦的“蜀”寫新篇——四川金融業(yè)做好“五篇大文章”專題調研組走進涼山,實地探訪涼山州金融機構如何以普惠金融活水滴灌非遺傳承與煥新,潤澤田園沃野,賦能鄉(xiāng)村振興。
涼山地域廣袤,文化多彩。截至目前,涼山擁有20項國家級、138項省級和341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彝族刺繡,是穿在身上的民族文化符號。在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的今天,彝繡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涼山州薇穆嘎扎非遺工坊繡娘正在制作彝繡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嘉魁 攝
“現在我們在家就能掙錢了,有訂單、手快一些的話,收入還是不錯的。”在涼山州昭覺縣沐恩邸社區(qū)活動中心,彝族繡娘阿吉莫土里正在一邊繡著手里的彝繡,一邊跟記者聊著天。在她身側,一群彝族繡娘圍坐在一起,手里繡針翻飛。她們身處的“薇穆嘎扎非遺工坊直播間”,是這項傳統非遺文化在時代背景下的展示窗口。
沐恩邸社區(qū)位于昭覺縣城北鎮(zhèn)普提村,距離縣城2公里,是四川省規(guī)模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始建于2019年4月,于2020年5月啟用入住。社區(qū)建設總投資約4億元,占地面積207畝,總建筑面積13.34萬平方米。共有50棟居民樓、111個單元,共接納來自18個鄉(xiāng)鎮(zhèn)87個村的搬遷戶共1456戶6744人。
該社區(qū)打造了三個扶貧車間,并設立了彝繡培訓班。據了解,目前共有60余名繡娘在受訓中。2023年,涼山州婦聯川字號“彝家繡娘”勞務品牌工作站在該社區(qū)彝繡工坊正式掛牌。
“守著家、抱著娃、掙著錢”,這是昭覺縣沐恩邸彝繡工坊為解決脫貧戶就業(yè)而新建的具有濃厚彝族特色工作室,通過純手工制作的擦爾瓦、圍巾、襪子等彝族服飾已遠銷全國各地,有的還可以作為工藝品收藏。
“在這里工作的彝族繡娘,如果是熟練工,每月收入能達到4000多元,新手每月也有2000多元收入,不僅解決了脫貧戶收入來源問題,還解決了照顧家里孩子上學等問題,兩全其美。”據負責人介紹,該工坊已累計吸納220名彝族婦女在此就業(yè)。
目前,農行昭覺縣支行在工坊布放了移動pos收款機、聚合碼等支付設備,并在沐恩邸社區(qū)內打造了與外圍彝式建筑相融合的空白鄉(xiāng)鎮(zhèn)網點,成為首家入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金融機構。
涼山州昭覺縣沐恩邸社區(q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嘉魁 攝
近年來,昭覺支行已累計向沐恩邸社區(qū)農戶128戶,投放貸款647.6萬元,其中繡娘10戶,14.8萬元。
記者來到昭覺縣民族文化步行街,這里聚集了眾多彝繡、彝族服飾商戶。
據農行昭覺縣支行黨委書記、行長蘭海波介紹,針對民族特色產業(yè)商戶融資信息不對稱、融資門檻高等問題,該行推出“惠農e貸+經營e貸”、“惠農e貸+抵押e貸”,為該類商戶提供了便捷的融資需求,持續(xù)為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發(fā)展注入金融“活水”,累計投放普惠貸款547戶、34500萬元。截至目前,有余額351戶、19400萬元,較年初新增6600萬元。
例如,農行為昭覺縣伍呷彝族服飾店投放了“惠農e貸—經營”貸款29.9萬元、商戶e貸10萬元。店主阿洛伍呷及其姐姐、母親均有10年以上彝繡功底。
果幾機哈木經營的昭覺縣金金彝族服飾店已經滿10年了,店鋪由原來的35平方米擴大到200多平方米,主要以銷售彝族金銀飾品為主。因客戶擴大經營需求,農行采用“惠農e貸+抵押e貸”融資方式,向該客戶投放貸款600萬元。
“我的生活在彝繡上,夢想也在彝繡上,快樂也在彝繡上。”在西昌市石塔街,涼山州賈佳彝族傳統服飾生產有限公司(下稱“賈佳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賈巴子則如是說。在這里,有200多位彝繡制品的生產者。
創(chuàng)業(yè)初始,賈巴子則在西昌市石塔街租了一個10余平方米左右的小單間作為門市,母子三人吃、住、做生意都在那里。
漸漸地,賈巴子則制作的彝族服裝因其制作工藝精良,紋飾端莊,大氣,在涼山有了名氣。2010年,涼山州成立了彝族服飾文化研究會,賈巴子則擔任首任會長。2012年,賈巴子則成立賈佳公司,除了在涼山發(fā)展,公司在云南、貴州等地也有十余家批發(fā)代理銷售商。
公司發(fā)展起來了,賈巴子則也想幫更多的彝族婦女居家就業(yè)。涼山州很多婦女都和賈巴子則一樣,要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無法外出務工,但有瑣碎的空余時間。這些時間如果利用起來做彝繡,既能貼補家用,又能多一門手藝。同時,為了更好的推廣彝繡文化,賈巴子則決定在大涼山民族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開設新門店,但購買教學設備、門店裝修等費用支出讓公司陷入了資金周轉不足的困境。
涼山州賈佳彝族傳統服飾生產有限公司展示的彝繡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嘉魁 攝
建行涼山分行了解到客戶的需求后,立即安排專人走訪調研,從資質、抵質押物等多個角度綜合評估、精準授信,為賈佳公司量身定制快捷、優(yōu)質、高效的一攬子金融服務,助力公司發(fā)展。截至目前,建行涼山分行已為公司累計授信49萬元。
建行涼山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遵循“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精神,確立普惠金融為“三大戰(zhàn)略”之首,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推出“互聯網獲客+全線上操作”的業(yè)務新模式,客戶在手機上即可實現從測額到放款的全流程操作,“從申請到放款最快只需10分鐘。”
以布為紙、以針做筆、以線當墨,在彝繡非遺傳承人的帶動下,眾多繡娘們用雙手繡出絢麗多彩的大千世界,也繡出了一條條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自1998年就開始教學彝繡,目前教授學生上萬人的賈巴子則,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服飾傳承人、四川省婦聯三八紅旗手、涼山州脫貧致富帶頭人。
“希望帶動更多的彝繡愛好者,讓彝繡走出涼山、走出四川、走出中國……”賈巴子則由衷地表示。
記者來到普格縣涼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艾王生物”)廠區(qū),工人們正在將從農戶手中收購來的艾草卸車入庫。車間里的“艾草山”艾香彌漫,蔚為壯觀。
普格縣涼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車間的艾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嘉魁 攝
“這是四川省重點農業(yè)及托底幫扶項目,主要以大涼山高原艾草產業(yè)為核心,聚焦涼山州普格縣高原艾草特色資源,依托普格縣高原艾草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區(qū),在普格縣建設融合種植、加工、農旅、康養(yǎng)的核心示范基地,打造高原生態(tài)艾草三產融合樣板工程。未來將在全州推廣種植大涼山高原艾草優(yōu)質品種,形成大涼山高原艾草的鄉(xiāng)村振興名片。”涼山高原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阿約克布介紹。
今年10月,浦發(fā)銀行涼山分行了解到艾王生物存在資金困難,由行長帶領客戶經理駐守企業(yè)廠區(qū)及艾草種植區(qū)進行貸前盡調及數據收集,了解客戶的堵點痛點,撰寫調查報告,向上級行授信部申請綠色通道加急進行貸款審批。全流程僅用不到三周時間,及時向客戶發(fā)放了貸款,用于向農戶支付艾草收購款,并達成為近百戶艾草種植農戶提供配套普惠金融服務的意向。
據了解,2024年,浦發(fā)銀行涼山分行新增投放普惠貸款3筆,金額2800萬元,累計新增涉農貸款12筆,金額超6億元,新增綠色信貸超1億元。
坐落于涼山州德昌縣白鶴溝輕紡食品工業(yè)園區(qū)的德昌縣唯益農業(yè)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唯益農業(yè)”),主要從事農產品的收購、加工、冷藏及銷售。公司成立以來,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陸續(xù)在當地建了草莓生產基地1500畝、桑葚基地1000畝、芒果基地700畝,通過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優(yōu)質種苗、農資農技服務、包銷采購服務。
2017年以來,浙商銀行涼山分行在“銀行+龍頭企業(yè)+貧困戶”的產業(yè)精準扶貧模式基礎上,持續(xù)為唯益農業(yè)投放信貸資金,幫助企業(yè)擴產增收。2024年為該公司授信1860萬元,其中160萬元為新增授信。浙商銀行涼山分行還通過唯益農業(yè)下屬的德昌唯益?;ü叻N植專業(yè)合作社,為與合作社有供應關系的36戶農戶提供371萬元貸款,支持農戶特色產業(yè)發(fā)展。2018年至2023年,連續(xù)6年通過該模式累計發(fā)放農戶貸款2324萬元。
保護非遺之美,賦能鄉(xiāng)村振興。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四川省金融機構充分挖掘非遺文化的傳統底蘊,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以普惠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已成為非遺傳承與鄉(xiāng)村振興的堅實后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金融為民”的深刻內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